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至日马子乔宅分来字邦宪病不与

至日马子乔宅分来字邦宪病不与

明代 沈明臣

百年能几聚,至日且衔杯。
江郭连深雾,庭花见小梅。
书云词客坐,添线美人来。
却忆同心病,难将笑口开。

诗人沈明臣的古诗

木客谣

明代 沈明臣

月黑山精啸,林深木客哀。
圣人常御宇,土木未为灾。
卜洛安元鼎,居中控八垓。
农窥王室起,士识帝宫巍。
阿殿凋秦力,章华浚楚才。
涤阳蒿作柱,崿谷树搜材。
锦柏葱峦出,香琼暗海来。
鬼工输大巧,神力逞奇才。
木理雕龙制,梁文紫凤裁。
壁珰风自触,帘锦燕空猜。
复道山河尽,觚棱日月回。
铃声闻百里,塔影挂三台。
井幹天为半,昆明海欲回。
游宫宵避月,飞殿昼行雷。
浴散胭脂水,香飘宝屑埃。
池荷夜舒发,室镜火齐开。
不道越兵至,谁怜楚炬灰。
高明鬼自阚,绮丽祸先媒。
勿亟为灵沼,中人罢露台。
尧椽元不斫,禹室固卑哉。

送王博士之括苍

明代 沈明臣

握手送王郎,之官向括苍。
青山连闽路,流水下钱唐。
春叶迷衙舍,秋猿杂讲堂。
坐看岚气滴,日出浣衣裳。

虎丘看月行

明代 沈明臣

中秋看月何处好,除却十洲与三岛。
东南胜事说苏州,最好从来是虎丘。
虎丘十里遥连郭,错落青山尽楼阁。
千年霸气剑池寒,一片清光水晶薄。
通国如狂歌舞来,木兰载酒笙镛作。
男女杂坐生夜光,香风舄履吹交错。
歌吹香风真可怜,三三五五各成筵。
千人坐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
月华未冷罗衣湿,白露如珠白莲泣。
《白皦歌》终《子夜》兴,《乌栖曲》缓《乌啼》急。
姣童似玉紫英悲,艳女如花韩重思。
千秋死魄还生气,一夜香魂枯骨知。
香魂死魄知何处,明月在天人在地。
天上人间一种情,桂花合结相思树。
嫦娥亦是独眠人,牛女年年一问津。
谁家少妇今宵里,捣尽寒砧秋复春?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 其三

明代 沈明臣

田小三郎唱得工,七姊妹花开欲红。林静三更鹧鸪月,溪腥一阵鸬鹚风。

宿福山港候发

明代 沈明臣

戈船一片压江流,候晓乘风怏远游。
古戍荻花千浦月,荒城杨柳数家秋。
伤心战地风前草,极目飞鸿海上洲。
何处笛声当夜起,军中行乐似边州。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

明代 沈明臣

门前竹大笋成笆,江上潮来草没沙。
村童探緌绿杨树,野艇捞鱼紫楝花。

送周象贤赴襄国左史

明代 沈明臣

送君芳草路,落日且徘徊。
倚相元官楚,襄王故爱才。
地当巫峡尽,天入汉江回。
莫学长沙傅,湘累吊不回。

夜坐怀顾益卿按察

明代 沈明臣

高云南去夜郎低,万里秋风过五溪。
玉笛不吹江水绿,美人犹在月明西。

过昆山

明代 沈明臣

桃花杨柳共西湾,曾唱菱歌带月还。
春色茫茫今莫问,满城烟雨过昆山。

顾仲方园中留别同张玄超莫云卿殷无美分冬字

明代 沈明臣

片帆东去水溶溶,敝尽春袍忆旧冬。
知己天涯几行泪,邻僧江上数声钟。
到家杨柳当三月,别处芙蓉是九峰。
为汝相留犹未发,烛花今夜故重重。

夏夜曲

明代 沈明臣

月白金铺水阁开,夜凉星汉在瑶台。
佳人自度《前溪曲》,声入荷花风里来。

寄题长干美人赵昭阳之作

明代 沈明臣

轻盈掌上艳阳新,再睹昭阳殿里人。
谁说六朝金粉尽,一身当得秣陵春。

曹氏姑

明代 沈明臣

尊前相见重咨嗟,江上芙蓉几度花。
记得春风吹绿鬓,小桃篱畔是君家。

绿衣

明代 沈明臣

绿衣公子莫惊猜,挟弹惊过戏马台。
寄语东风休著力,琼花依旧不曾开。

江曙

明代 沈明臣

曙光初破水,穆穆见江波。
小艇穿花入,因知浦溆多。

兹游

明代 沈明臣

山水平生愿,兹游亦偶逢。
溪清石五色,山转路千重。
片雨孤峰入,余霞众壑浓。
滩声风浩浩,花气草茸茸。
波动将崩石,云浮不尽松。
濑船牵月上,水碓杂云舂。
宿傍鱼龙窟,行随虎豹踪。
同行携郑老,日遣画芙蓉。

除夕从子箕仲自燕回有作

明代 沈明臣

岁自今宵尽,人从万里归。
凄凉存旧业,呜邑对春晖。
雨似添残泪,风将浣故衣。
相看吾与汝,悲喜数年违。

送张丞赴睦下邑

明代 沈明臣

君向严陵去,云移画舫低。
驿程疏雨外,山色大江西。
讼简知花落,官闲听鸟啼。
却忘身是吏,随意坐青溪。

梁王台

明代 沈明臣

日落梁王台,台空映江水。
江水流不流,只在钟声里。

从大司马胡公过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长记室

明代 沈明臣

孤城全在翠微间,九叠屏风绕郡环。
红树作花欹粉堞,白云如画写青山。
戴村人共秋空远,严濑潮随暮雨还。
自笑无才趋幕府,也从车骑得乘闲。
沈明臣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