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周象贤赴襄国左史

送周象贤赴襄国左史

明代 沈明臣

送君芳草路,落日且徘徊。
倚相元官楚,襄王故爱才。
地当巫峡尽,天入汉江回。
莫学长沙傅,湘累吊不回。

诗人沈明臣的古诗

前溪曲五首

明代 沈明臣

林塘何处好,独有前溪路。
笑语隔花闻,歌声连水度。

访金二子坤

明代 沈明臣

茅屋萧萧晚,秋阳照土墙。
豆花初带荚,杞子未经霜。
原宪非君病,琴张是我狂。
相逢只长揖,一笑据胡床。

至日马子乔宅分来字邦宪病不与

明代 沈明臣

百年能几聚,至日且衔杯。
江郭连深雾,庭花见小梅。
书云词客坐,添线美人来。
却忆同心病,难将笑口开。

送王博士之括苍

明代 沈明臣

握手送王郎,之官向括苍。
青山连闽路,流水下钱唐。
春叶迷衙舍,秋猿杂讲堂。
坐看岚气滴,日出浣衣裳。

过文长故业作

明代 沈明臣

水莲巷口夕阳斜,细雨东风湿杏花。
酬字堂前双燕子,不知今日属谁家。

登明州郡城楼

明代 沈明臣

缥渺高楼倚日曛,万山寒色大江分。
横天中断疑为雨,截海东来半是云。
老尉亭侵龙女庙,官奴城对鲍郎坟。
登临细数前朝事,谓有黄晟领冠军。

夏宫乐

明代 沈明臣

卧起丹绡昼漏迟,传宣又作纳凉期。
微风桂树千秋殿,明月荷花百子池。

劝君杯

明代 沈明臣

玳瑁钗头金凤低,浅黄衫子剪银泥。
浅玉寒香方二八,倚市招郎两相{?亶}。
逢花采之须及新,莫待花残空怨春。
人生有酒不肯醉,醒者何曾独千岁。
劝君堂上且衔杯,春去一年才得回。

张二吉父袁九龄秀才携酒至吴山馆

明代 沈明臣

桂馆诸峰上,兰樽二妙来。
大江开夕照,阴磴积秋苔。
蝉响流风急,虫声隐月哀。
所嗟人散后,乡梦只东回。

武陵庄

明代 沈明臣

青精作饭紫莼羹,饱后微吟水上行。
不道空山曾有寺,隔溪风送午钟声。

从大司马胡公过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长记室

明代 沈明臣

孤城全在翠微间,九叠屏风绕郡环。
红树作花欹粉堞,白云如画写青山。
戴村人共秋空远,严濑潮随暮雨还。
自笑无才趋幕府,也从车骑得乘闲。

中秋夕梦中得句醒而足之

明代 沈明臣

无端秋思枕前滋,梦落青溪白石祠。
去路似从桃叶渡,和歌多是《竹枝词》。
藓碑字蚀无人读,废井铭存有客知。
幽事最多难记得,绿波深处美人期。

西湖采莼曲二首

明代 沈明臣

西湖莼菜胜东吴,三月春波绿满湖。
新样越罗裁窄袖,着来人说似罗敷。

虎丘看月行

明代 沈明臣

中秋看月何处好,除却十洲与三岛。
东南胜事说苏州,最好从来是虎丘。
虎丘十里遥连郭,错落青山尽楼阁。
千年霸气剑池寒,一片清光水晶薄。
通国如狂歌舞来,木兰载酒笙镛作。
男女杂坐生夜光,香风舄履吹交错。
歌吹香风真可怜,三三五五各成筵。
千人坐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
月华未冷罗衣湿,白露如珠白莲泣。
《白皦歌》终《子夜》兴,《乌栖曲》缓《乌啼》急。
姣童似玉紫英悲,艳女如花韩重思。
千秋死魄还生气,一夜香魂枯骨知。
香魂死魄知何处,明月在天人在地。
天上人间一种情,桂花合结相思树。
嫦娥亦是独眠人,牛女年年一问津。
谁家少妇今宵里,捣尽寒砧秋复春?

何处

明代 沈明臣

何处放船好,水深云欲低。
流澌莎草上,落日布帆西。
雨脚只在树,鸥飞不过溪。
买鱼炊白饭,醉听岭猿啼。

长卿明府具楼船泛泖登塔同开之吉士履善长史

明代 沈明臣

中流歌吹蔼纷纷,水底鱼龙不敢闻。
笛里梅先明月落,帆前山与夕阳分。
溪苕昼湿空江雨,寺柳晴摇别殿云。
谐谑不妨沉醉后,曲终错唤小冯君。

大树村刘氏少妇打虎行

明代 沈明臣

润州城南山簇簇,四月麦黄桑柘绿。
大树村头刘氏居,短墙幽院参差屋。
晓炊未罢日始高,卒地猛虎来咆哮。
老小出门尽惊走,犬亦吠虎声嗥嗥。
虎闻犬声急转步,一口毙之如搏兔。
欲从虎口夺狗还,老妪抱孙逢虎怒。
刘家少妇夺老姑,气猛视虎如匹雏。
手提钢叉刺虎目,虎血溅面红模糊。
昨从大树村前走,少妇涤场犹髽首。
弱体孱然花不如,徐家女子刘松妇。

凯歌

明代 沈明臣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报恩人二首

明代 沈明臣

泥书才报白头亲,又向黄沙作逐臣。
身未拜官先上疏,如君真是报恩人。

采莲曲六首

明代 沈明臣

生长江南惯采莲,棹歌声里斗婵娟。
十三十四年相亚,覆额低眉各可怜。
沈明臣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