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饮涧西桥同谷王贞伯子山闻持树

饮涧西桥同谷王贞伯子山闻持树

明代 沈守正

石桥碧涧又斜晖,人有高情寄翠微。入坐秋声催叶下,当杯宿鸟乱云归。

僧无俗韵供排笑,酒散凉风恣指挥。昏赤穿林灯影细,草头零露遍濡衣。

诗人沈守正的古诗

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 其三

明代 沈守正

委羽日以远,回看可奈何。何须孙赋合,只似米山多。

赶石果奇绝,幽溪曾一过。更能迟半月,红树满岩阿。

寄哭赵文度 其二

明代 沈守正

每叹今人少,今真作古人。烟云传影像,山水失□神。

洒笔千秋在,横身一木贫。世情君久谙,穗帐几多亲。

留别黄岩东郊诸胜 其一

明代 沈守正

曲室朱栏映碧蓠,麦寒禾暖最相宜。青山似画云如带,可有闲人来奕棋。

山阴逢朱晋明

明代 沈守正

山阴十月政秋冬,短鬓萧萧叹尔同。詶对三人俱苜蓿,别离八载总飘蓬。

禹陵突兀名山古,大海苍茫灏气通。鸿雁两行俱旧好,可怜踪迹亦西东。

七支庵遇无穷

明代 沈守正

为爱水关水,因便到七支。老僧映户立,惊是囊时师。

十载不相见,何缘得在兹。当时同游侣,各各东西驰。

亦有先归者,北邙生茅茨。白下前朝寺,荒芜半不治。

何当变陵谷,弹指巳若斯。言罢长太息,握手怜鬓丝。

相期共销夏,劳劳安所之。

王献叔招饮绣球花下

明代 沈守正

昔年快阁曾看雪,今日花开当雪看。乍似解颜迎客笑,折来催酒向唇干。

尚分杨柳毵毵绿,亦怯春风颤颤寒。可惜海棠零落尽,暂邀肥婢与盘桓。

中秋大雨感旧 其二

明代 沈守正

曾闻不见高城句,今日城中人若何。只恐虎丘池畔月,歌喉还似昔年多。

署中怀人十绝 其四 大参曹能始学佺侯官人由蜀入庐有终焉之志令 ...

明代 沈守正

无缘共听巴江雨,怀袖常存蜀道书。闻说庐山有新筑,虎溪远近定何如。

邸舍立秋 其二

明代 沈守正

盻盻望秋至,今宵梦亦秋。鹊衔蝉噪急,云带汉光流。

有酒难独醉,无人堪说愁。如何不归去,闲老荻花洲。

梦长蘅

明代 沈守正

故人踪迹在何处,一簟凉生冉冉来。暖送问寒如昨日,不堪秋色满高台。

喜凌巨先同两儿至

明代 沈守正

马蹄尚及七分春,眉带双岚尘满巾。眉别江于俄四月,同来鹤外益三人。

海鱼似婢皆云美,越酒如银竞入唇。夹座快谭乡国事,不知匏系不知颦。

灯夜咏所见 其一

明代 沈守正

小术接高衢,星河缀火珠。沿门看舞马,人□必神鱼。

燕燕莺莺者,三三五五俱。微闻红袖底,啧啧使君殊。

和长蘅画柳扇诗

明代 沈守正

西湖十里柳如丝,爱煞轻烟暮雨时。为问风流谁得似,李郎小笔舞腰肢。

八月十二夜月

明代 沈守正

轻云如兽复如楼,吹作鱼鳞渐渐收。将念客愁连夜雨,故先三日报中秋。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三

明代 沈守正

鸣琴称妙手,岂畏楚风嚣。春日桃花满,秋江鱼枕高。

远寻钴鉧水,归问绿杨桥。清暇能如此,何嫌暂折腰。

送陆行仲南还

明代 沈守正

子忘非主今为客,使我劳人转忆家。斑马不鸣魂巳断,红亭屡到泪空奢。

慈亲白发怜衰柳,小妇青衫泛菊花。但是能归皆足羡,何须昼绣始堪夸。

送张叙伯入都补令 其一

明代 沈守正

寒风漠漠同云痴,正是双凫赴阙时。二载信州曾寘水,四愁马上好吟诗。

雄才到处□贤者,若□何人不慕之。独有辽东方转战,劝君勿作处囊□。

小病 其一

明代 沈守正

碌碌苦长日,微疴似放闲。不梳蓬白发,对几设青山。

驯鹿依人惯,寒皋学语艰。因便谢俗客,幽意自相关。

秋日感怀 其八

明代 沈守正

半生落落负贫豪,万事如空问浊醪。纵使西风吹败叶,不教独奏郁轮袍。

挽吴司李堵夫人 其一

明代 沈守正

秋入天台长簟清,安仁此夕不胜情。幽溪只是平时水,呜咽流成别样声。

沈守正

沈守正

(1572—1623)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17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