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沈守正
雪光落盏白如银,西涧流澌几日春。西叹穷途同阮籍,何须潭水忆汪伦。
凤仪暂戢无妨达,鹤口新添未便贫。故里故山谁好事,书来细写似鱼鳞。
赠吴符远并谢其借书末章及之 其三
摇笔将吞楚,抡才巳大吴。朱霞半天绮,白鹤一□孤。
秋老溯浙水,花明又圣湖。三年劳顾盻,惭愧未新吾。
秋日山居 其六
一片三生石,圆公不复来。行人寻古迹,野菊满山开。
留别黄岩东郊诸胜 其四
宝阁崔嵬接汉开,朝岚夕霭更奇哉。惜乎未畅跻攀乐,为爱龙湫当再来。
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其二
念子能迂阔,谋生拙似予。老亲须禄养,游子莫居诸。
世态浮云似,高名画饼虚。无言扬得意,方始识相如。
答曹能始示蜀草
蜀道由来万里赊,缄书惊喜自天涯。缄行玄草锦江色,一段奇缘汶岭夸。
熊节何年开两浙,鱼笺计日到三巴。因风欲问君平卜,世上悠悠鬓巳华。
小病 其一
碌碌苦长日,微疴似放闲。不梳蓬白发,对几设青山。
驯鹿依人惯,寒皋学语艰。因便谢俗客,幽意自相关。
署中怀人十绝 其二 编修钱受之谦益虞山人迹潜誉远是将出矣
破龙山下惜居诸,子厌承明退著书。莫似茂陵常病渴,明光视草待相如。
哭沈君接 其一
十年坎壈半同尝,溪月松云亦屡将。我尚比君多一岁,展书不禁泪千行。
放灯至二十日止
昔闻赵寿阳,人日赐餔觞。茂宰广斯意,华灯续焰长。
笙歌隘广陌,烟火媚前行。士女倾城出,皆云乐未央。
依隐精舍次修能韵
依隐亦何为,爱此精庐癖。青山若围带,斜连城数尺。
插柳虽未成,有竹摇寒碧。篱落隔沟塍,牛行不见脊。
风翻杮叶黄,云系山腰白。遥见林薄间,先霜数点赤。
不记几枰棋,山鸟忽焉夕。我亦客中主,况子客中客。
共谋一日欢,安问来与昔。幸无俗人嬲,惬此清言适。
霜降前一日怀休仲
去年今日浮黄河,今日今年山之阿。白露瀼瀼惊作客,红林䬃䬃竞辞柯。
节近重阳多慷慨,天高落日满烟萝。美人不来三径暮,明月如弓愁奈何。
岣嵝山房
求仙胜事巳尘埃,卜筑岿然驾壑开。绝涧翠深惊鹿起,虚廊云满误禽来。
塳间似识丹砂气,林外时招白足陪。泉响松声长在耳,信非丝竹自悠哉。
登方山绝顶
卷舌唾东海,扬裾蹴塔巅。云争生客坐,日隔下方烟。
问水来何远,乘潮不辨天。孤城千百户,广野一蜗蜒。
赠萍踪过访示集
耳熟诗名久,何期促膝看。道从无字得,僧以不禅难。
三复烟霞句,弥嗟岛可寒。闻将迁谷口,来日喜能宽。
中秋大雨感旧 其二
曾闻不见高城句,今日城中人若何。只恐虎丘池畔月,歌喉还似昔年多。
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其一
一官何拓落,又送子长征。雨湿袍襟重,秋随马足轻。
别离多感槩,疆场兜戈兵。稳坐莲花幕,凌烟在笔耕。
饮涧西桥同谷王贞伯子山闻持树
石桥碧涧又斜晖,人有高情寄翠微。入坐秋声催叶下,当杯宿鸟乱云归。
僧无俗韵供排笑,酒散凉风恣指挥。昏赤穿林灯影细,草头零露遍濡衣。
梦长蘅
故人踪迹在何处,一簟凉生冉冉来。暖送问寒如昨日,不堪秋色满高台。
初度 其二
采蓬传旧俗,生我值兹时。怡悦桃花面,棓櫑杨柳枝。
笑当迎富日,偏咏送穷诗。短发今如此,浮沉任所之。
留别黄岩东郊诸胜 其三
面面青山尽有情,回看如送复如迎。九峰更欲私相语,忍不婆娑藤下行。
沈守正
(1572—1623)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175篇诗文
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 其一
从吴司李乞江瑶柱答诗索和用韵 其二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 其一
到云影院自此下甚险
赠湖州康半刺 其二
送畲氏兄弟 其一
将入都 其一
赋得眠鬟压鬓花
新得听昄亭喜述 其三
寄怀沈君接 其一
邸舍立秋 其二
过听泉亭有感 其二
赠柴云倩 其二
和长蘅画柳扇诗
送吴司李拂衣 其一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四
留别王甥元建
借鹤 其一
借鹤 其二
岁暮舟行
送王宣佩归祁门 其二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 其二
赠吴符远并谢其借书末章及之 其一
寄哭赵文度 其三
送朱修能 其四
署中怀人十绝 其十 山人赵文度左华亭人小笔之美擅乎东南
送吴公子自天台归阳羡
黄岩怀古二首 其二 壕头
八月十二夜月
夜泊松陵 其一
新得听昄亭喜述 其四
和弥生晓行作限韵
过金山不登感旧
登北高峰顶
秋日邸舍
赋得月出梧桐高
过宝应
秋送吴景先归休阳 其一
署中怀人十绝 其七 郡守沈千秋圣岐乌程人病废往日风流都尽
题画怀柴式谷
和张尔唯九日招饮同弥生尚之大白洛生绸生用韵兼有所感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其二
过快雪堂
答献叔折杏花见赠是日予初度
重至黄岩署中 其二
赠吴符远并谢其借书末章及之 其二
喜凌巨先同两儿至
赠李孝子
邻家榆树
灯夜咏所见 其二
挽许葵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