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减字木兰花(好恶)

减字木兰花(好恶)

宋代 沈瀛

瞻乌爱止。不是檐前闻鹊喜。上下鸣前。以类相从自感通。
嫌茶爱酒。恶彼芝焚夸柏寿。说汝言何。一切人言口众多。

诗人沈瀛的古诗

念奴娇·阳春布暖

宋代 沈瀛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後,绿阴依旧南陌。

减字木兰花·气开气止

宋代 沈瀛

气升气止。引得丹元童子喜。
耳里闻风。知是泥丸一窍通。
危楼宴酒。不觉黄芽生蕊寿。
芽长如何。只觉金花罩体多。

减字木兰花(好恶)

宋代 沈瀛

瞻乌爱止。不是檐前闻鹊喜。上下鸣前。以类相从自感通。
嫌茶爱酒。恶彼芝焚夸柏寿。说汝言何。一切人言口众多。

水调歌头(和李守)

宋代 沈瀛

潇洒云中鹤,容与水边鸥。缑山仙客,飘然曾约此中留。更有骑鲸公子,相与翱翔八极,凛凛气横秋。明月楼头宴,樽俎好诗流。
思往事,增逸兴,唤仙舟。谁能拘束,尘埃堆里蹙昏眸。拟附星槎直上,十二玉京绛阙,高处且嬉游。回首视人世,天地一沙洲。

减字木兰花(同前)

宋代 沈瀛

锦囊送止。拆看篇篇珠玉喜。大胜鱼风。韶_宫商角徵通。
醉而强酒。有愧多闻张子寿。其哂由何。刻画无盐已甚多。

减字木兰花·陋人居止

宋代 沈瀛

陋人居止。旬一集真终日喜。先自薰真。客目轮流次第通。昔贤置酒。十老半千年纪寿。知彼由何。真处闲中日月多。

减字木兰花(成败)

宋代 沈瀛

纠缠弗止。成是败非生戚喜。既灭灾非。否极还须有泰通。
祸常因酒。酒亦令人能介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是多。

减字木兰花(十劝)

宋代 沈瀛

十巡今止。乐事要须防极喜。|<淳子髡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烛影摇风。月落参横影子通。
粗茶淡酒。五十狂歌供宴寿。敬谢来何。再得寻盟后日多。

减字木兰花(八劝)

宋代 沈瀛

八巡将止。八节四时人贺喜。汉俗成风。薛老之言贵尚通汉以至日休吏,张扶不肯休,薛宣曰:“人道尚通,宜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相笑乐。”
妻儿设酒。更得比邻相庆寿。虚度时何。只恐妻儿怪汝多。

减字木兰花(曾樊子野)

宋代 沈瀛

谁来贲止。千里得朋方切喜。汪氏门风。《大学》《中庸》正脉通。
不妨诗酒。请以还丹为荐寿。已过羊何。绍述韩门得趣多。

减字木兰花·圣经五止

宋代 沈瀛

圣经五止。止向丘隅黄鸟喜。广大儒隅。一贯三才万类通。太羹玄酒。圣域能跻民域寿。支派从何。关内濂溪洛涧多。

满江红(九日登凌敲台)

宋代 沈瀛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秋渐老、古阳天气,郊原澄碧。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
吴太守,文章伯。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减字木兰花(谢人和词)

宋代 沈瀛

必恭敬止。老子甚为桑梓喜。骏马争风。诗卷人人数百通。
斗杓挹酒。齐祝乡人箕翼寿。天若言何。更乞文星下照多。

减字木兰花(简沈都仓)

宋代 沈瀛

玉人来止。见说冰翁心甚喜。好个家风。举案齐眉胜敬通。
华堂举酒。簇簇亲姻相祝寿。善颂言何。桂树鸾鸣子姓多。

捣练子(存神词)

宋代 沈瀛

神欲出,便收来。神返心中气自回。换丹元,朝玉台。
时运水,日搬柴。寸田一点是根_。这交梨,常种栽。

减字木兰花 其二十二

宋代 沈瀛

琴心和止。姹女与君相对喜。窗牖藏风。每唤其名应即通。

玉英金酒。更唤黄婆同饮寿。莫讳人何。见说婴儿屋里多。

减字木兰花(五劝)

宋代 沈瀛

酒巡未止。更说五行人听喜。康节淳行。说道诸公运数通。
乞浆得酒岁在申酋,乞浆得酒。更检戊申前定寿。亥子推何。甲子生年四百多。

减字木兰花(以下竹斋侑酒辞)

宋代 沈瀛

竹斋陋止。坐客无毡为客喜。壁不遮毡。八达门窗更四通。
邻家觅酒。赤脚扶翁翁老寿。子曰其何。除却渠侬没事多。

减字木兰花(六劝)

宋代 沈瀛

酒巡未止。鼓吹六经为公喜。也没《回风》。只有村中鼓数通。
长须把酒。自当长头杯捧寿贾长头。问得穷何。一坐靴皮笑面多。

减字木兰花·定而後止

宋代 沈瀛

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
鱼跃鸢时。此理照然上下通。
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
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沈瀛

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