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减字木兰花·琴心和止

减字木兰花·琴心和止

宋代 沈瀛

琴心和止。姹女与君相对喜。窗牖藏风。每唤其名应即通。玉英金酒。更唤黄婆同饮寿。莫讳人何。见说婴儿屋里多。

诗人沈瀛的古诗

减字木兰花(杨梅)

宋代 沈瀛

渴心先止。惟有杨家梅可喜。争笑梅风。空怨楼头角数通。
甜浆酿酒。紫气结成千日寿。不奈人何。化作飞星处处多。

减字木兰花(好恶)

宋代 沈瀛

瞻乌爱止。不是檐前闻鹊喜。上下鸣前。以类相从自感通。
嫌茶爱酒。恶彼芝焚夸柏寿。说汝言何。一切人言口众多。

减字木兰花(荣辱)

宋代 沈瀛

贪荣肯止。结绶弹冠王贡喜。稍借天风。便说今年运大通。
华亭别酒。安得思如亭鹤寿。贵若从何。只恐来生折本多。

念奴娇·梧桐响雨

宋代 沈瀛

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姮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减字木兰花(谢人和词)

宋代 沈瀛

必恭敬止。老子甚为桑梓喜。骏马争风。诗卷人人数百通。
斗杓挹酒。齐祝乡人箕翼寿。天若言何。更乞文星下照多。

减字木兰花·定而後止

宋代 沈瀛

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
鱼跃鸢时。此理照然上下通。
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
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减字木兰花(成败)

宋代 沈瀛

纠缠弗止。成是败非生戚喜。既灭灾非。否极还须有泰通。
祸常因酒。酒亦令人能介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是多。

减字木兰花 其二十二

宋代 沈瀛

琴心和止。姹女与君相对喜。窗牖藏风。每唤其名应即通。

玉英金酒。更唤黄婆同饮寿。莫讳人何。见说婴儿屋里多。

减字木兰花·圣经五止

宋代 沈瀛

圣经五止。止向丘隅黄鸟喜。广大儒隅。一贯三才万类通。太羹玄酒。圣域能跻民域寿。支派从何。关内濂溪洛涧多。

减字木兰花(头劝)

宋代 沈瀛

酒巡未止。先说一些儿事喜。别调吹风。佛曲由来自普通|<梁武年号>|。
长鲸吸酒。面对沈香山刻寿|<坡有寿子由沈香山子赋>|。吸尽如何。吸了西江说甚多。

减字木兰花·人无常止

宋代 沈瀛

人无常止。暮四朝三时怒喜。怪雨嫌风。高耳皇天下听通。刚而使酒。骂坐灌夫忘客寿。魋若予何。夫子雍容语不多。

减字木兰花(同前)

宋代 沈瀛

锦囊送止。拆看篇篇珠玉喜。大胜鱼风。韶_宫商角徵通。
醉而强酒。有愧多闻张子寿。其哂由何。刻画无盐已甚多。

减字木兰花(六劝)

宋代 沈瀛

酒巡未止。鼓吹六经为公喜。也没《回风》。只有村中鼓数通。
长须把酒。自当长头杯捧寿贾长头。问得穷何。一坐靴皮笑面多。

减字木兰花·气开气止

宋代 沈瀛

气升气止。引得丹元童子喜。
耳里闻风。知是泥丸一窍通。
危楼宴酒。不觉黄芽生蕊寿。
芽长如何。只觉金花罩体多。

减字木兰花(简沈都仓)

宋代 沈瀛

玉人来止。见说冰翁心甚喜。好个家风。举案齐眉胜敬通。
华堂举酒。簇簇亲姻相祝寿。善颂言何。桂树鸾鸣子姓多。

念奴娇·赏心佳处

宋代 沈瀛

赏心佳处,登临地、千古人人都说。何况江天来雪望,添得十分奇绝。倚遍栏干,下窥寒镜,照我容颜拙。举头惊笑,问今天是何节。天外矗矗琼山,溶溶银海,上下光相接。年去岁来频览为,何事今朝浑别。坐蹴云茵,横牵绡幕,玉女来铺设。公馀多暇,正堪同此风月。

水调歌头·岁月如奔箭

宋代 沈瀛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容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迥故棹,寻旧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

减字木兰花(三劝)

宋代 沈瀛

酒巡未止。更号三般杨氏喜|<杨子拜司业,两子登科,号杨三喜>|。上苑春风。宝带灵犀点点通。
听歌侑酒。富贵两全添个寿。人少兼何。彭祖人言只寿多。

朝中措(生日生双竹)

宋代 沈瀛

论兵齿颊带霜寒。清似碧琅玕。好是天然风韵,琳宫瑶馆清闲。
华筵初启,小蛮二八,对影朱颜。便好添筹索笑,双枝原应双鬟。

驻马听

宋代 沈瀛

人都道四者难并。也由在人心。烦恼欢喜元无定。奸峭底自能称停。你待前面怎那,且随任咱分。自家有后自未奔。枉劳人方寸。眼前推辞怎。那知他人也心闷。
沈瀛

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