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于谦
琅玕深处翠阴凉,绿树人家水绕墙。宿雨润含畦麦秀,南风吹送野花香。
行人指顾青山远,驻马徘徊白昼长。景物虽同民俗异,不胜三叹忆吾乡。
除夕夜坐感怀
秉烛焚香坐不眠,夜长难到五更天。怀人此际隔千里,为客明朝是十年。
远道风霜嗟老矣,故园梅柳想依然。椒盘献岁知谁共,独把金杯对影传。
除夜太原寒甚
漫题屋壁
卜得幽居好,秋来景倍佳。堂虚先得月,城近每闻笳。
雨洗苍梧叶,风吹白藕花。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
夜寒不成寐起坐观书
寒夜迢迢恼客眠,更从镫火理残编。关情乡国五千里,屈指光阴四十年。
缥缈帝都红日下,依稀亲舍白云边。永怀忠孝何能尽,默默安能守太玄。
偶题三首 其二
倦鸟投林处,斜阳在树枝。薄云收未尽,山雨乍晴时。
送王太守宇之任
皂盖朱轓出凤城,西风荡漾马蹄轻。新除明府声华重,旧说郎官玉雪清。
城郭月中无犬吠,山田雨后有人耕。四方太守皆如子,海宇何忧不治平。
汝宁怀古
鹅鸭池荒蔓草生,沙河如带绕孤城。平淮事业谁能继,抚景令人恨不平。
春圃生意图
膏粱难近腹中书,赖有群蔬荐客厨。不独澹然忘世味,更存生意满寰区。
夏日即事
密密榆槐散绿云,萧萧亭馆绝纤尘。林莺巧语如留客,梁燕低飞不避人。
岁月无情催暮景,江湖何处是通津。数茎白发笼纱帽,深愧渊明漉酒巾。
暮春小雨
初度日
年年马上度生辰,老景偏攻客里身。白发无能酬圣主,清宵有梦觐双亲。
仙家漫说延龄术,尘世应无不死人。脩短荣枯天赋予,一官随分乐清贫。
春日客中谩兴
客怀虽寂寞,春意自堪怜。草色翠如织,花枝红欲燃。
鸣鸠疏雨后,啼鴂暖风前。翘首天涯路,韶光又一年。
徐州戏马台
落日遥登戏马台,怀乡吊古独徘徊。关河千里雁频断,风雨一天愁不开。
霸业尽销人已去,山形依旧我重来。何须细问兴亡事,自是当初少用才。
咏煤炭
秋意
池上秋风起,池中秋水凉。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
题李景昌竹间书舍图
万玉萧森绕四檐,坐来惟觉雨纤纤。小窗展卷循环诵,古雨焚香取次添。
爽籁随风来净几,清阴和月度疏帘。应知此地藏脩者,蚤晚蜚声不久淹。
慈训堂诗
君不见孟轲称大贤,道学冠今古。陶侃惜分阴,乃心忠典午。
当年造就赖慈亲,剪发断机良独苦。君家阿母贞且贤,与古列女相比肩。
孀居节操凛冰雪,诸孤在膝皆髫年。谆谆训诲不辍口,愿汝成立报所天。
为言汝家素阀阅,累叶簪组相蝉联。而翁受命宰百里,奉法循理人共传。
一朝奄弃遗尔辈,我故未忍归重泉。属纩言犹在吾耳,令我慇勤教诸子。
汝曹力学能有成,尔父虽死犹不死。言之痛心恐未足,大书日新扁华屋。
诸郎感奋思立身,恒若汤盘警心目。明师益友资讨论,暮史朝经勤讲读。
一朝昆季俱登庸,万里云霄快鸿鹄。伯也绣衣霄汉立,季也芳名题桂籍。
子能若此亲何忧,笑引诸孙饷梨栗。满庭慈竹布清阴,绕砌萱花丽迟日。
送吴绣衣还朝
平明走马入京畿,杨柳飞花点绣衣。山外有山频入望,客中送客转思归。
红云高拱天门邃,绿树深藏驿路微。渡却黄河知己少,临岐杯酒莫相违。
入塞
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凯歌驰入玉门关,邑屋参差认乡土。
弟兄亲戚远相迎,拥道拦街不得行。喜极成悲还堕泪,共言此会是更生。
将军令严不得住,羽书催入京城去。朝廷受赏却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
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不须更奏边笳曲,请君听我入塞歌。
太行途中杂咏
碗子城边路,年来几度过。山川认行色,花鸟熟鸣珂。
恋阙情何限,瞻云思转多。壮怀成激烈,弹剑欲高歌。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夜闻鹤唳有感
客途春阴
豫让桥怀古
处世若醉梦
秋兴用陈绣衣韵
汴城八景 其三 开宝晨钟
夏日忆故乡风景
汴城八景 其四 夷山夕照
春寒病中自慰
列石挽窦鸣犊
秋兴四首 其四
夏夜步月
夏日公馀
题壁间画
村舍耕夫
村舍桃花
连日大风至十八日午后乃止喜赋
欲登楼未果先赋一律以见意
并州北门城楼
忆璚英
并州元夕
宿徐沟
和高佥宪杂咏
见白发偶题
秋闺
嗽疾达旦不寐
晚凉书怀
春日客怀
元日述怀
春日怀京师风景
题孟浩然踏雪寻梅
秋峰
登楼感怀
栖霞亭卷二首 其一
春寒喜和暖
送张御史还京
过荥阳
雨后夜坐玩月
除夕
送御史莫资本还南京
春寒
宿仁义驿
栖霞亭卷二首 其二
春阴感怀
黄河舟中 其一
王大参以春景诸作见遗赋此以答
再用前韵答陈绣衣
秋光
闻蝉声
马上郎
从军五更转 其二
薇垣春晓为山西王大参赋
雨后散步
送赵参议之浙江
池边散步
谷日喜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