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熊耳峰

熊耳峰

明代 石宝

封龙山势壮,巀嶪见熊耳。高峙层霄间,下听几千里。

威深貔虎避,意拔雷电起。乃知天降灵,自与凡石异。

浮岚出晴丹,淑气凝夜紫。彷佛悬崖旁,呵护有神鬼。

我思汉三老,幽谷访遗屣。人去事亦非,荒池但秋水。

地灵应未散,烈士还继轨。遥遥白云中,何人隐高几。

诗人石宝的古诗

日圭

明代 石宝

高台郁嵯峨,苔色亦已古。无人看日圭,昼夜自子午。

卢沟经张司空华故宅三首 其二

明代 石宝

式乾初议与心违,力为匡时独未归。野雉不缘蛇蜕误,凤凰犹傍鸭阑飞。

功成白首遭萋斐,论在青编有是非。惆怅当年歌啸地,落花如血点人衣。

代夏先生题风木卷

明代 石宝

西风吹拱木,哽咽不成音。树古疑翻海,人亡莫问琴。

泪明原畔草,魂黑雨中林。日暮啼鸦急,应怜孝子心。

剑答

明代 石宝

万事吾先让,临机鬼不知。不明兼不断,安用壮夫为。

次韵荅兄云中道中诸作

明代 石宝

卢同梦破晓阴残,诗卷开封朔气寒。故事遥知骑马问,名山还欲按图看。

风云满眼游何壮,简牒关心卧未安。豪俊不惭天子使,合令诸将揖儒冠。

秋日寄兄

明代 石宝

细和陶诗到日斜,晚风吹鬓作霜华。晚中粟米聊供鹤,醉后绳床可当槎。

兴发尚思春载酒,泪流非为夜闻笳。关山千里同明月,孤负庭前郁李花。

砧声

明代 石宝

西岭无情石,东林枯木枝。如何明月夜,触手动相思。

和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五

明代 石宝

沙鸥麋鹿旧溪山,十亩瓜田苍翠间。风雨多从沧浦树,秋声来自雁门关。

相如击缶虚酬志,勾漏烧丹莫驻颜。叵耐九重恩未断,晓窗时梦集鹓班。

丁卯元夜立春后七日始雪

明代 石宝

灯火已春夕,风日亦暄妍。望雪意久倦,桂屑忽翩翩。

岂独农父喜,衔杯话丰年。疏梅老屋旁,乃见清游仙。

惊鸟踊而啄,皋禽互盘旋。白马嘶长风,摇摇载金鞭。

况闻天日开,斥邪用才贤。枯朽得吹嘘,穷谷免颠连。

暂留上冈田,愿出新丁钱。敢恨衣缕单,十口幸复全。

小臣性恻怛,听言欣且怜。更祝雨及时,呻吟变歌弦。

酌酒尽馀兴,醉下江东船。

唐宫词

明代 石宝

四月笙歌沸苑池,瑞莲花对海棠丝。昭容尚记开元日,正是宫中蚕老时。

碧窗曲

明代 石宝

银河夜悄冰蟾泣,露蕊风荷软无力。香奁半掩碧菱光,独向窗间理蝉翼。

南风挟雨江云湿,绿怨红愁满胸臆。可怜明月如青镜,不照妾心同铁石。

人生命薄空自惜,转眼风光成故迹。愿郎身与松柏坚,随意萋萋寒草碧。

东溪渔乐

明代 石宝

敲针作钩丝作纶,结绳作网纲目陈。长竿袅袅波粼粼,远风来吹头上巾。

江花野草俱可悦,海鹤嘹唳山猿嚬。畴知造物有深意,坐我寂寞之江滨。

得鱼换酒亦易致,乐与庄叟怡吾真。不须羊裘与鹤氅,矶头磊石高嶙峋。

意苟造适境亦化,不觉宇宙安有人。溪南野老相劳问,世事了不罥其唇。

但言尧舜已在上,巢许应为草莽臣。

春过亨上人院四首 其三

明代 石宝

雉堞参差锁暮云,外城春水内城闻。风尘不落高僧梦,日日看经到夜分。

闺怨十首 其十

明代 石宝

破镜分钗碎玉簪,碧山无语海沉沉。春魂只化双青鸟,飞向郎山话妾心。

和丁秀才

明代 石宝

西郊日日还芳草,安得丁郎引子来。安为驻歌犹未散,花如待客故迟开。

百年心赏逢人共,几日东风屈指回。周鼓汉碑君不见,一番晴雨换新苔。

石井送罗文学湖南考试

明代 石宝

西风匹马送君南,两岳晴开万里岚。斧桂再看游月窟,纫兰兼喜过湘潭。

气吞云梦宁论九,璧认连城岂待三。我亦怀人歌楚调,不胜蓬鬓晚毵毵。

长信秋词三首 其一

明代 石宝

白露垂珠箔,新蟾上玉钩。那知霄汉上,不为替人愁。

夜至张秋

明代 石宝

日暮出荆门,夜行复十里。半帆乘顺风,一篙得春水。

篝灯危樯末,馀映彻洲沚。远远闻犬声,渐喜近井市。

缆人相和歌,饥渴被驱使。恨无浊酒劳,毕力共王事。

三首 其二

明代 石宝

溪上一篙春水,林间几个流莺。野客半醒半醉,江南江北关情。

城南思

明代 石宝

肥累城南花满地,紫燕双飞掠香水。雕题画栋带新巢,惆怅重来阿娇死。

堂前宝瑟待新张,短扇轻衫生细凉。畴知儿女成参商,一日悲歌千断肠。

穷通寿夭不有素,小智钟情苦复苦。轻颦巧笑尚平生,骨肉分明化为土。

城头漏尽西日徂,有钱莫下黄公垆。烂醉百年何所惜,鸾凤鸱鸮等无益。

石宝

石宝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3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