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孜迁善石菖蒲

孜迁善石菖蒲

宋代 释德洪

溪毛数叶一寸碧,风姿底事能清癯。戏将红玉旋螺石,共置雪色花磁盂。

沙泉甘滑见毛发,时时酌以浇根须。

苍然棐几明窗下,五月秋色磨肌肤。已忘身世在南岳,勿觉梦寐游西湖。

遥知夏木午阴静,篆畦半破烟舒徐。莫翁睡足百事懒,相看微笑依圆蒲。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回雁峰前醉眼醒,卧看波影蘸空青。起来一笛春风晚,万里无云月满汀。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四可亭

宋代 释德洪

四注开野亭,面面可人意。我来俯危栏,蹇傲成纵倚。

应接迷向背,转顾风掠耳。邻寺一声钟,墟落孤烟起。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六跋陀罗尊者

宋代 释德洪

两鬼投书,与僧聚语。师窃闻之,抱膝回顾。我心均平,等视诸趣。

一念舍心,即离五怖。

会性之山中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江山千里笑谈中,暖热寒泉出伏龙。却看秋容能拂掠,夕阳无语敛眉峰。

登控鲤亭望孤山

宋代 释德洪

水面微开笑靥,山形故作横陈。彭泽诗中图画,为君点出精神。

古鼎

宋代 释德洪

器分三足真神物,具体而微有旨哉。我识地灵先献瑞,知公才业足盐梅。

洞山祖超然生辰

宋代 释德洪

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

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

但忻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君才一筹胜却我,胡为包腰反随后。

人生嗜好调自殊,海上旧闻人逐臭。江南长忆好云泉,今日云泉长入手。

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理毫聊为试冰华,小字明窗看挥肘。

出檀衣赞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此出檀衣,慈母授我。不敢手扑,矧敢覆卧。五十馀年,俨临清众。

寒暑不易,尽形受用。师后当知,商那和老。于母腹中,披九枝草。

福岩寺梦访廓然于龙山路中见之

宋代 释德洪

山高夜气催烦暑,竹风为作南轩雨。梦随柔橹到西兴,舣舟步入龙山坞。

萧萧松下逢睿郎,问信远来亦良苦。觉来但记谈笑欢,不省欢时竟何语。

卧看篝灯一点明,岭海茫茫隔吴楚。安得却如清梦中,杖履追随长尔汝。

治中吴傅朋母夫人王逢原之女也傅朋作堂名养志乞诗为作此

宋代 释德洪

少节暮年名太重,诏书致之坚不动。当年捧檄良为亲,安知坐中有张奉。

茅容避雨依树丛,旁人夷踞渠独恭。朝来杀鸡本供母,从教床下拜林宗。

两翁高行今谁继,吴侯作堂深措置。镜中勋业姑置之,自广其心养其志。

传闻绝似广陵公,从来孟陶风味同。

未能侯门烦倒屐,想见窗户开青红。夫人年高视听捷,扶持不用如华妾。

十分金叶寿千龄,笑看醉红潮玉颊。

送子美友

宋代 释德洪

晓痕翠浪行将遍,掠面柔风初剪剪。梅颊欺寒底死香,柳眼窥烟皱未展。

相看感此故意长,欲别忍看春尚浅。离情恼人深造次,撩我小诗弄清婉。

肠断江头无语中,谢郎匹马嘶风远。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 ...

宋代 释德洪

东风忽作羊角转,坐看波面纤罗卷。坐脚明边白岛横,江势吞空客帆远。

倚栏心绪风丝乱,苍茫初见疑凫雁。渐觉危樯隐映来,此时增损凭诗眼。

佛鉴兴修天宁而大檀越辐凑六月初吉有双莲开殿庭之西池作此

宋代 释德洪

露井银床照碧苔,地灵献瑞亦奇哉。将成万寿千楹搆,故遣双莲一夜开。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八

宋代 释德洪

雨过清流走白沙,隔篱红杏一枝斜。可堪风日浓于酒,更爱君诗丽似花。

赠道法师

宋代 释德洪

道公胆大过身躯,敢逆龙鳞上谏书。独欲袒肩担佛法,故甘引颈受诛锄。

三年窜逐心无愧,万里归来貌不枯。他日教门纲纪者,近闻靴笏趁朝趋。

次韵陈倅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霜清已高揭,水清见游鱼。橘洲颓晚照,属玉行烱如。

我穷世不要,老并湘江居。君独念故旧,时时容借书。

我亦循陈迹,驱莽如磨驴。诗成辄自省,壁月挂清虚。

陈莹中居合浦余在湘山三首寄之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心在青牛城下,身行白鹤泉西。何日相逢一笑,看君饱食蛤蜊。

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闲里虽无白业,笑中自有丹沙。啜我同游蓬岛,个中枣大如爪。

临平慧禅师赞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钉空露痕迹,补云留罅隙。目机铢两中,思虑所不及。

象王卓立回旋,师子翻身跳踯。眼光常盖人天,对面识与不识。

识则火外有热,不识则水中无湿。劈破云门一字关,个中乾燥如琼液。

心上座余故人慧廓然之嗣而规方外之犹子也过予于湘上夜语有怀廓然 ...

宋代 释德洪

十年不得吴中耗,凋尽耆年付等閒。闻道瘦规颜愈少,独馀此老殿湖山。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