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德洪
道夫飞鸟倦知还,一钵安巢又故山。无累自然增逸兴,有名终恐废长闲。
背时生计风烟上,随意园林指顾间。应笑市朝争夺者,暗惊清镜失朱颜。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五诺距罗尊者
树亦求法,身当床坐。鹿有施心,供以山果。雪眉许长,舒绾在我。
默而识之,未用惊破。
四偈 其一
妒忌之火,焚烧善根。增恶果报,坏好名闻。以著我故,见慢增胜。
瞋所盖缠,心不清净。大则坏国,小则杀身。从古至今,数如沙尘。
既会爱憎,当衣慈忍。如是进者,名真随顺。
宗上人求偈之江南
川舌一从尝虏馔,山衣三载湿湘云。挑包又过江南去,鶗鴂遥知半路闻。
送王彦龄承务还河内
武陵王郎高韵度,鞍马四方在定住。眼随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玑不计数。
我亦悠悠事不羁,浪萍风梗随安之。少室山前石兰若,邂逅便与同襟期。
兴来岸帻一长啸,清声激越穿云峤。竹林故事独未泯,人物如君独高调。
秋风猎猎促鸣蝉,归路千山入马鞭。白袍乌袖宜图画,不羡襄阳孟浩然。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九
夜凉静话欣同榻,春晚分题喜共窗。解笑疏狂才莫敌,诗禅美誉旧传双。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 其九
大沩愿力有谁同,贯日精神吐白虹。我酌轼公泉叹息,此源有尽水无穷。
忠子移居
忠子壁观永皇暇,移居自提双不借。借车祭灶非我事,可听夜舂响西舍。
人言渠侬大类我,试手作诗便声价。我词勿学郊岛寒,谪仙笔端能造化。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鉴止轩
小轩临止水,一泓湛寒碧。瞭然见眉须,洞彻尘不隔。
夫子作止观,泾渭不相入。跏趺学僧禅,谛视鼻端白。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 其一
山舟不肯留,白发日夜益。晓窥青铜光,乃觉朱颜失。
故人半凋零,行吟百忧集。旧山天尽头,岁晏衰眼力。
高枕此山泉,比兴复何日。百年暗相惊,奔忙如瞬息。
乔松亦已尘,仙术无烦乞。
李道夫真赞
眼盖九州,韵高一世。俨玉山富贵之豪,洗士林寒乞之气。
挫万化于笔端,置八荒于胸次。迈往不屑,不可犯干。
意轻邴吉,情追谢安。轩特秀发,乃尔秃巾椹褐。婆娑步趋,合在玉堂金銮。
山泽不可窥测,所以纳垢污。麒麟不可系羁,所以异犬羊。
正恐横风月之笛,披云锦之裳。骑元气之背,而游无何有之乡。
寄蔡子因
平生阅诗如阅马,自怜双眼如支遁。子因句法马群空,爽气横秋太神骏。
上苑花光缠肺肠,西湖霜晓磨风韵。较君年少翰墨场,贾生仲舒觉寒窘。
醉中逃禅亦不恶,况复机锋类庞蕴。奉身一饭聊自珍,富贵功名苦寻趁。
凤巢定生五色雏,文章从来论种性。嗟余索寞卧空山,多生垢习消磨尽。
但馀欲识天下英,毙蛇脊尾犹一振。岁月去人江浪翻,何时仰此摩天峻。
次韵云居寺
行尽崇冈与峻岭,今朝又入缘云径。今尘已觉蜕埃轻,道心遂作燖鸡净。
小轩容膝俯千里,磨钱作镜江山映。平生林壑竟成癖,南来独觉兹游胜。
佛印玙禅师赞
临济正宗,有杨歧会。化四十年,丛林精彩。唯端精神,辩博无碍。
克肖其家,沩仰犹在。后出舒勤,骨面气槩。始自太平,遂游智海。
如法中龙,游戏三昧。玙也其后,斫额前辈。要识当年栗棘蓬,白藕火中香不改。
送圆监寺持钵之邵阳
丛林职似惊群雁,供给情如反哺乌。梅蕊犯寒持钵去,山茶出屋得归无。
送瑫上人奔母丧
黄梅为法去,睦州缘母归。两事世难兼,二老其敢违。
君看去留意,日月争光辉。子方童牙中,已喜家翠微。
既长游四方,万里孤云飞。方将追新丰,冰雪横锋机。
讣音辄僵卧,声吞泪沾衣。平生哺乌情,栖风无定枝。
大江浪如山,飞棹不可追。要当济安流,龙神严真威。
一杯春露香,仰荐天地慈。更期办白业,慰此罔极悲。
清凉大法眼禅师真赞
非风幡动,非风铃语。见闻起灭,了无处所。何以明之,俱寂静故。
此光明藏,平等显露。由本无明,爱欲悭妒。如隔日疟,痛自遮护。
有能了者,即同本悟。索尔虚闲,随缘静住。一切仍旧,自无染污。
为物作则,崄崖之句。不可犯干,如大火聚。
汪履道家观所蓄烟雨芦雁图
西湖漠漠生烟雨,浦浦圆沙凫雁聚。浦日高堂素壁间,忽见西湖最西浦。
翩翻两雁方欲下,数只飘然掠波去。独馀一只方稳眠,有梦不成亦惊顾。
萧梢碧芦秋叶赤,青沙白石纷无数。我本江湖不系舟,尔辈况亦江湖侣。
令人便欲寻睿郎,呼船深入龙山坞。
和人春日三首 其一
冰缺涓涓嫩水,柳涡剪剪柔风。滓色尽情澄晓,游丝放意垂空。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三
传闻岭外雪,压倒千年树。老儿拍手笑,有眼未曾睹。
故应润物材,一洗瘴江雾。寄语牧牛人,莫教头角露。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二
苍石大如屋,古木出虬枝。四注阴其下,地坐黄冠师。
山行倦日永,聚话遂忘疲。行看洞中境,都是寂音诗。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送先上人亲潜庵
道林枯木成禅师赞
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 其一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 其二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 ...
华光仁老作墨梅甚妙为赋此
道中二首 其二
曾逢原待制真赞
赠胡子显八首 其八
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三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五 崇山堂
饶德操营中客世与渊才友善有诗送之予偶读想见其为人时闻已薙发出 ...
福唐秀上人相见圆通
寄道夫三首 其一
大圆庵主以九祖画像遗作此谢之
僧求晓披晚清二轩诗二首 其二
次韵余庆长春梦
次韵彦周见寄二首 其一
次韵陈倅二首 其二
东流阻风
喜文首座至
次韵彭子长刘园见花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一
乃相与濯足于落涧泉语笑不相闻于是听其声于习观亭为之诗曰
潭州东明石观音赞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五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二
余方登列岫爱西山思欲一游时皋上人来觅诗作此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 ...
予与故人别因得寄诗三十韵走笔答之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空印见和用韵答之
次韵张敏叔画桃梅二首 其二
次韵平无等岁暮有怀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五
十六夜示超然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四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 其一
谷山沙弥求诗
题延福寺壁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十
己卯岁除夜大醉
贤上人觅偈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三
次韵游南台寺
重会大方禅师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第一轩
再送之
赠胡子显八首 其四
夏日陪杨邦基彭思禹访德庄烹茶分韵得嘉字
次韵超然春日湘上二首 其二
山居四首 其三
卧病次彦周韵
石霜普照珂禅师赞
惠侍者清梦轩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四
会广南因上人
吴子薪重庆堂
超然在东华作此招之
同游云盖分题得云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