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卧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
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
茅檐分首才信宿,佳句俄惊照云谷。两翁諠阒姑置之,银钩勒出鬼神哭。
识君笔力回春工,妙语天成绝雕斸。是时秋阴泼庭户,微月珑璁隔寒竹。
便觉玉川照映人,譬如六月失三伏。深云开轩亦不恶,窗户青红照林麓。
方欣杖履日追随,渐喜并崖村路熟。平生与山寔神会,戏语嘲词杂山绿。
要当终副此轩名,绝境于君岂宜独。悬想青灯夜对床,香火净缘期昔夙。
此诗烦寄谪仙看,要使轩渠笑捧腹。
西湖睿郎最高道,思之不已令人老。道人相逢吴楚间,闻说绝与睿郎好。
年来学富身转贫,岂特诗胆大于身。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
霜威折绵寒入颊,长廊无人风卷叶。寒窗诵读夏日吟,和气坐令寒妥贴。
笔端解语敏于口,网笺时作龙蛇走。烦君清哦当少休,万象乞怜争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