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
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
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
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
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
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锦江风晚吹征裘,幽人诗思遏不休。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
凭栏展目时一快,万山奔走趋帘钩。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
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少年读书浩江海,回春妙语生笔头。
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深山野僧拙笔语,作诗欲赠烦冥搜。
艰苦思索得个字,谨用持上君牢收。谢安昔与支遁游,及其贵也加绸缪。
高风气识正相侔,他年身退百无忧。复来把臂登此楼,轩渠一笑三千秋。
多生垢习消磨尽,一念定光空五蕴。尚能弄笔戏题诗,如钟殷床有馀韵。
南台烟霭隔重滩,城廓遥应认刹竿。湘西六月失三伏,一枕窗风午簟寒。
年来懒复嫌山浅,更欲移庵藏僻远。又思喧寂不相妨,卧念当年三语阮。
镜里朱颜岂长对,岁月去人宁少待。是身已作梦幻观,肯复经营此身外。
议郎材志堪逆鳞,笑谈解生寒谷春。会看为天作喉舌,愿听高风淮海滨。
要知未必与世合,载之诣世世不答。譬如瓶中有渑淄,虽与世混终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