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日三首 其三

夏日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掩卷高眠客去,望云乞食僧归。秋近柳阴低瘦,年高瘴发能稀。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山居四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鍊尽人间机巧,却能随处安闲。云深旧迷归路,木落今见他山。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八阇罗弗多罗尊者

宋代 释德洪

坐依胡床,手把筇竹。偏袒右肩,而收一足。小僧涤器,师视而笑。

主伴则殊,日用同妙。

筠溪晚望

宋代 释德洪

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

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软红间。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六

宋代 释德洪

火风肆怒嗔,万物遭荡焚。起止甚自若,不受冤债吞。

六情具三毒,安得有罪愆。异哉根与境,乃得此理存。

春词五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春到梅梢雪未知,横斜初见过墙枝。暗香愁绝无人问,一再风前月上时。

分韵得风字

宋代 释德洪

鸥寒争浴暮雨,舟闲放纵江风。一幅花光平远,谁藏觉范诗中。

赠诚上人四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煴火扶持清境,篝灯点破黄昏。冻耳欣闻软语,冷斋忽变春温。

鲁直弟稚川作屋峰顶名云巢

宋代 释德洪

只今海上青石牛,曾卧天子黄金屋。下看朱紫如堵墙,上前诸公遭牴触。

眼高四海镜面空,潜山归来巾一幅。惭愧君家小冯君,自是河东真鸑鷟。

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人间不识但闻名,水非醴泉石非玉。

江南一峰独高寒,时时笑语云间宿。弟兄出处两相高,故作云巢对山谷。

余过山谷时方睡觉且以所梦告余命赋诗因拟长吉作密梦谣

宋代 释德洪

芭蕉莫寒心欲折,密烛华光清夜白。密风吹梦正扶摇,□高堕落银蟾穴。

青鸾睡稳云委地,桂叶初齐香不□。千门万户金碧开,时时忽见如花妾。

心清别殿闻□□,觉来殷枕哀怨声。月廊花影无人问,金鸭香消风□□。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庐山觉未老,俨然旧风姿。树石亦仙骨,逢春更华滋。

爪分烟翠层,千丈垂白霓。贪看让争席,舍者尔为谁。

宝月偶值报慈坐中走笔

宋代 释德洪

十年尘土中,厥状浸成俗。坐令眠云衣,化作征人服。

此行欲买舟,寻我旧山谷。识君御水傍,笑齿璨明玉。

肃静鹙子仪,脩拔孝基目。殷勤抚道义,祖道欲倾覆。

赖子今妙年,真风跬可续。闻之厚自愧,所趣在幽独。

君言如不欺,是亦含生福。须臾读君诗,气韵丽可掬。

心胸何玲珑,多能吾所伏。春流日夜急,归心难管束。

良会故已述,妙谈何日复。吴山嘉有馀,为君置茅屋。

头白早归来,暮云无使瞩。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四 妙观庵

宋代 释德洪

闲来禅室倚蒲团,幻影浮花入正观。江月松风藏不得,大千俱在一毫端。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昨夜一岁除,今朝一岁长。如人暗书空,点画自想像。

春风依旧寒,底处有来往。居士亦赤穷,眉毛在眼上。

英大师年二十馀工文作诗勉之

宋代 释德洪

英公南海来,眉宇静而渊。少年辞海山,脚力生云烟。

已能弄翰墨,句好自可传。君看嵩仲灵,□瘦耸清坚。

平生护教心,光与星斗悬。化去四十载,凛然长在前。

文章一技耳,几不减市廛。要求出世法,道眼照人天。

吾言激后生,君俊无忽焉。千峰开宿雨,蒙头作深禅。

古人亦何远,何必羡遗编。

送朱泮英随从事公西上

宋代 释德洪

文如水行川,气如春在花。挟书随乃春,千里游京华。

人生少年乐,于子何以加。上庠阅英俊,过目知等差。

君才固逸群,如金浑泥沙。明年对殿陛,落笔翻龙蛇。

遥怜绿槐阴,绛帐张红霞。金门看跃马,芦鞭作横斜。

滔滔九衢中,欢情浩无涯。驭吏亦傲睨,隐语相嘲誇。

红妆莺燕语,拭目兴叹嗟。知谁乞佳句,骏墨字如鸦。

别岁

宋代 释德洪

新岁压已至,旧岁去不迟。我尚留不住,石火那能追。

不知岁所在,凫雏喧水涯。父老相邀迓,年年知此时。

梅花只落尽,又见春水肥。我本无欣喜,何尝有戚悲。

想见君饮酣,一举时一辞。春容尚能老,此身那不衰。

悼山谷五首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平昔驭风骑气,如今夜雨荒丘。欲动西州华屋,空馀南浦渔舟。

次韵思禹兄见怀

宋代 释德洪

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湘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