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德洪
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湘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夏日三首 其三
掩卷高眠客去,望云乞食僧归。秋近柳阴低瘦,年高瘴发能稀。
圭粹中与超然游旧超然数言其俊雅除夕见于西兴喜而赠之
蜀客快剧谈,风味出讥诮。众中闻巴音,必往就一笑。
道人西蜀来,风度又高妙。吾家长头郎,高蹈万物表。
平生少推可,说子不知了。吾初意魁梧,一见殊短小。
篝灯款夜语,每每犯吾料。貌和华林风,气爽霜天晓。
坐令岑寂中,绝尘追騕袅。君看显与讷,出蜀亦同调。
竟如众星月,声光泼云峤。子亦当加鞭,岁月一过鸟。
次韵太学茂千之
君诗清绝若冰壶,读之六月失烦暑。我虽好吟无逸才,空有千篇俗于土。
料君肺肠饱清秋,驭风骑气无何游。投毫欲和先噪吻,诗源悭涩劳披搜。
吾庐题者遍今古,今古当以君为优。我今即死且无愧,先生未识真吾羞。
东坡画应身弥勒赞
唯老东坡,秀气如春。游戏翰墨,挝雷翻云。偶寄逸想,幻此沙门。
了无一事,荷囊如奔。憨腮皤腹,行若不闻。众生狂迷,以利欲昏。
如一器中,闹万虻蚊。吾未暇度,驼卧猿蹲。傲睨一世,随处乾坤。
东流阻风
秋叶丛边风索索,迎宾亭下水瀰瀰。蓼花深处老渔父,更把床头羌笛吹。
次韵晚起
春眠失晓殊可喜,红日曈昽闻唤起。平生嚼蜡观世间,一觉梦乡如此矣。
复次蔡元中韵
江楼为谁构,想见晴瓦碧。夜读楼中诗,终疑笔五色。
气方吞刘备,和不以口击。丽如傲梁公,正恐是花魄。
君才比西子,果识天下白。我句陋无盐,笔砚焚欲亟。
吾家大冯君,酒酣颇自适。书来誇壮观,盈纸溅醉墨。
初无万钱念,脱帽见秃笔。时时及少年,追逐寄夙昔。
诫勿效宝公,清狂挑镜尺。
再送之
出家放旷断爱缘,是心清净离盖缠。君看铁脊忠道者,妙如神鱼初脱渊。
闲行觑地一笑喜,自言拾得南台禅。东胜身洲兜一喝,惊得山河磨蚁旋。
寄南昌黄次山
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惊起荷山大字遂,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方便堂
虚空亦何有,领略四时事。君看繁盛时,中有凋零意。
然省可自观,那作明日计。当游无所还,自住三摩地。
赠癞可
可师有奇骨,吐语愕众口。秀如出盆丝,媚若春月柳。
旧咏雪梅词,便觉落渠后。抱痾亦同粲,视身一尘垢。
卧看东溪云,悬瀑激窗牖。庐山久无僧,殿阁空华构。
谁知千岩胜,竟入此郎手。我痴世不要,冷落如弊帚。
但意君可夺,独能容我不。
次后韵
平生迈往气,酝造次公狂。才高簿书缚,貌和无叹伤。
君看此风味,自是万夫望。利害方焚如,唾笑皆清凉。
颍皋旧庐在,顷稻连亩桑。时以笏拄颊,阻隔如涧冈。
少陵功名念,看镜毛发苍。长哦和秋雨,旁林更闻螀。
人生行乐耳,万事付一觞。淮南谪天厨,大言忘巽床。
吾侪本疏拙,阅世忘否臧。愿言置此喙,无咎持括囊。
桂贤供火浴,龟虚得刳肠。一蓑烟雨蜗两角,我耕南亩君开荒。
补东坡遗
青灯照华发,掩卷成嗟咨。事有世共见,而意复难知。
杀父子受封,殆非人所为。孟津观兵者,非天尚谁欺。
孔子盖周人,而为殷宗枝。欲辨则不敢,亟口称夷齐。
使彼果圣乎,古今无异词。则其罪武王,明甚无可疑。
呶呶与世辨,泛滥惊群儿。惜不经柳子,为一剖击之。
知谁千载下,击节读吾诗。
宿兴化寺
天阴连日不成雨,古寺无人鸟雀喧。立尽黄昏门半掩,缩肩裹被作猿蹲。
次韵曾伯容哭夏均父
青松傲霜雪,事误亦迍邅。或脱斧斤厄,则遭藤蔓缠。
北渠材砢礧,耸壑色芳鲜。不作千楹栋,终为万斛船。
那知过华屋,长恸摇空鞭。增击疑仙去,超摇弃我先。
但馀殷枕泪,无复对床眠。忆昨游湓浦,曾同上紫烟。
春光随杖履,笑响落云泉。尚想登临处,仍哦唱和篇。
暗惊生死隔,默数十三年。台宪登群彦,秋风吹一鹯。
诛奸志未舍,谋国疏空传。醉驭毛车度,谁推日毂旋。
岁时嗟易得,力命古难全。报施徒云尔,功名信偶然。
清忠光竹帛,英气敛山川。哭子如临敌,当勾失短鋋。
湓江宿舟中
琵琶亭下孤舟宿,夜静风清水四围。蝴蝶梦中江月白,芦花鸣笛钓船归。
会广南因上人
我昔南游跨海还,梦中常忆海边山。匡庐忽见山中客,果笑人间是梦间。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五 崇山堂
襄阳林壑精神处,此地正如眉目间。笑看弓弯弄云水,风流那减谢东山。
旃檀四十二臂观音赞
汝意有言,枯杌作鬼。我心不生,髑髅则水。乃知妄觉,一法成二。
湛然圆明,百千一耳。稽首大士,应物而形。随其小大,如谷答声。
千臂执持,千眼观照。以无心故,受用俱妙。臂如青春,藏于化身。
随其枝叶,疏密精神。唯此瑞相,四十二臂。不越径寸,庄严毕备。
清凉宝月,或慈或威。如欲举足,花轮乘之。碧螺之间,有佛俨容。
如蟭螟虫,巢蚊睫中。隐于石间,显出蚌蛤。以无碍慈,不择清浊。
我观震旦,种性猛利。由闻思入,甘露灭地。愿加被我,障尽心开。
如观世音,无碍辩才。我说此偈,万象合掌。何以无碍,敲空作响。
听道人谙公琴
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
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
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
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
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秋晚三首 其一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 其一
追和帛道猷一首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六
送悟上人归沩山礼觐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三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 其四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一
题清芬轩
次韵君武中秋月下
赠别若虚
释迦出山画像赞
四偈 称法行
空印见和用韵答之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次韵吏隐堂二首 其一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四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三
秀上人出示器之诗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四
大雪晚睡梦李德修插琼花一枝与语甚久既觉作此诗时在洞山
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 其二
南安岩主定光古佛木刻像赞
和宵行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 ...
彦周法地弟作出家庵又自为铭作此寄之
次韵方夏日五首时渠在禹溪余乃居福严 其三
次韵游衡岳
英大师年二十馀工文作诗勉之
次韵思禹题方竹
书寂音堂壁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四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
庆长出仲宣诗语意有及者作此寄之
次韵新化道中
谷山沙弥求诗
瞻张丞相画像赠宫使龙图
与超然至谷山寻崇禅师遗踪
九峰夜坐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
空生真赞
寄巽中三首 其一
和人夜坐三首 其二
谢李商老伯仲见过
空印以新茶见饷
木上人久游归宗赠之二首 其二
悼山谷五首 其三
答庆上人三首 其三
无学点茶乞诗
大雪寄许彦周宣教法弟
示禅者二首 其一
慎侄来侍求偈
赠诚上人四首 其一
与朱世英夜论玄沙香严云庵宗旨三首 其二
临平慧禅师赞二首 其一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三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三 致爽亭
济上人求偈二首 其二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