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韩廉使奉御赞

韩廉使奉御赞

宋代 释德洪

幅巾椹衣,杳然深靖。坐藓石床,横玉靖柄。松声度曲,笑作风听。

是故有琴,弦索不整。人徒见其神和气平,颓然委顺。

至于垂绅正笏,守法奉命。则活人之色严毅劲正,特不受富贵所吞,而有山林之韵。

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盖游戏人间之出世,扶持洞上之宗风者也。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初入制院

宋代 释德洪

无所住生心,佛语祖师意。何人赏此音,空弦闲妙指。

清歌饯馀年,坚卧答万语。了知空花间,无地容生死。

木上人久游归宗赠之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携诗过我亦翛然,百孔寒光坏衲穿。日与庐山对酬酢,故应妙语嚼芳鲜。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数叠夕阳秋巘,雨馀眼力衰时。可是招要归思,故应酝造新诗。

予作海棠诗曰一株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寓居百丈春晴上南原纵 ...

宋代 释德洪

□□积雨分阴晦,林光山色生精彩。闲上南原看野棠,一川零乱红如海。

柳外一株何足道,戏语谤花今日悔。道人请我重赋诗,仓卒烦词为删改。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柏字

宋代 释德洪

沙村宿雨馀,炊烟淡寒色。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忽逢柳际门,知有道人宅。扣扉山答响,童子出迎客。

空庭竟何有,冻死千岁柏。钟鸣食时至,老僧揖就席。

香粳定宿舂,露葵应晓摘。羌饥一饭美,何啻万钱直。

风轩纳山翠,引手扪石壁。爱此玉崔嵬,岁久自崩拆。

下有洄涡泉,甘凉冰齿颊。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吾行无疾徐,住佳去亦得。欲收有声画,绝景为摹刻。

兴来勿复缓,转顾成陈迹。

山居四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读书不求甚解,偶尔会意欣然。点笔疾书窗纸,倚蒲却看垆烟。

示观上人

宋代 释德洪

观公短小精悍色,试手来参五味禅。挂起北窗都会取,湘江云水自连天。

超然携泉侍者来建康狱慰余甚喜作此

宋代 释德洪

堂堂福德相,凛凛龙泉威。天神护戒龙,山鸟曾巢衣。

弥天并舆载,清凉七帝师。其徒今日荣,渠心终笑之。

一钵游人间,不言行四时。胡为肯至此,惊定心愈疑。

乃知明月净,曾不憎污池。异哉月旁星,随逐相因依。

群囚手加额,雀息瞻梵仪。吾亦失沉痾,一笑欢解颐。

潘延之赞

宋代 释德洪

毗卢无生之藏,震旦有道之器。谈妙义借身为舌,擎大千以手为地。

机锋不减庞蕴,而解文字禅。行藏大类孺子,而值休明世。

舒王强之而不可,神考致之而不起。此天下士大夫所共闻,然公岂止于是而已乎。

题云岩筠轩

宋代 释德洪

雨叶风枝小径通,拂砧清坐有谁同。拂衣香滑秋丛瘦,泉佩丁东夜壑空。

半世已归弹指内,前途都付枕肱中。堤防老境犹多事,折脚铛炊腐颗红。

赠道法师

宋代 释德洪

道公胆大过身躯,敢逆龙鳞上谏书。独欲袒肩担佛法,故甘引颈受诛锄。

三年窜逐心无愧,万里归来貌不枯。他日教门纲纪者,近闻靴笏趁朝趋。

次韵超然春日湘上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年少无愁事业新,小诗写得楚江春。已知字字愈头痛,可是骎骎解逼人。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长松援丈萝,无事登青冥。因缘偶然尔,初非出经营。

我受气类似,抡材置勿听。翟公亦痴绝,书门议交情。

李运使赞

宋代 释德洪

风度凝远,和气如春。绿发授道,精敏绝伦。名冠缙绅,挺然忠义。

知国知兵,如唐陆贽。顷者天府,奉使江南。昼锦之荣,父老聚观。

顿节西州,盗发江浙。提师百万,荡其窟穴。凯旋而还,口不言功。

但欲使民,生于死中。重临南楚,化行郡邑。如春在花,不见痕迹。

恢躁坦夷,易亲难忘。视其胸次,山包海藏。宜宿玉堂,宜在黄阁。

跬步可待,昂霄耸壑。长沙之民,自怀其私。龛此画像,饮食必祠。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岁月走舟壑,不能老乔松。何如取尘劫,安置弹指中。

我老世不要,闭关师道踪。自欣方得计,人笑伎之穷。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锦堂闻有传夫子,马鬣仓官卧夕烟。未展玉堂挥翰手,却来从我弄云泉。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辩如玄沙有边幅,韵如睦州出风骨。默然而说心自昭,八荒光明寄毛粟。

独立南荣山岳峻,临济欲倾不敢覆。笑横玉麈气如春,一堂严冷天魔哭。

次韵亭上人长沙雪中怀古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数峰江上晓不见,指点先烦楖标条。却望苍崖寻折干,偃松梢重压龙腰。

山居四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深谷清泉白石,空斋棐几明窗。饭罢一瓯春露,梦成风雨翻江。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秀句端如我晚烟,白髭画出石门禅。未论翰墨惊流辈,只识萧郎亦自贤。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