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僧求晓披晚清二轩诗二首 其二

僧求晓披晚清二轩诗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旋螺堆空青,重叠不容数。夕阳穿贯之,浓薄自呈露。

数点没烟鸿,一声伐云斧。殷床钟未消,流萤自开户。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道逢南岳太上人游京师戏赠其行

宋代 释德洪

野外相逢一笑新,十年峰顶卧云人。却将南楚登山脚,去踏东华没马尘。

心上座余故人慧廓然之嗣而规方外之犹子也过予于湘上夜语有怀廓然 ...

宋代 释德洪

十年不得吴中耗,凋尽耆年付等閒。闻道瘦规颜愈少,独馀此老殿湖山。

大圆庵主以九祖画像遗作此谢之

宋代 释德洪

大圆庵中亦何有,但有草座枯藤枝。但来壁间亦图画,何从貌此宁馨儿。

发光抹漆肤琢玉,坐睡俛然方拄颐。当时两脚不肯举,今虽有口如当时。

知谁逸想寓此意,必也高人非画师。我遭俗瞋坐多语,坐客厌处终不疑。

兴来曳杖出门去,路穷回反无涧溪。见之心怍有愧色,君以赠我聊针之。

亦知褊心当服韦,命车何必先锋为。从今靖然痛坚捍,正恐习气时决堤。

细看忽忆孔北海,曾读曹瞒禁酒词。

和李班叔戏彩堂

宋代 释德洪

李侯何以悦其亲,戏著彩衣觅梨枣。闲骑竹马画堂前,慈颜一笑自忘老。

毛义捧檄难忘客,茆容杀鸡终得道。爱公纯孝配古人,甚欲卜邻安井灶。

季长尽室来长沙留一月乃还邵阳作是诗送之

宋代 释德洪

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

次韵陈倅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梦幻有贵贱,譬如绵与芦。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

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

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仁老以墨梅远景见寄作此谢之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数笔何处山,领略分树石。远含千里姿,间见复层出。

我本个中人,惯卧苍崖侧。借路行人间,勃土相欺得。

那知一幅中,见此晚秋色。悠然欲归去,远壑谁同陟。

旁人笑绝缨,捲卷成陈迹。

华藏寺慈氏菩萨赞

宋代 释德洪

何人寄逸想,游戏浮沤间。以如幻之力,刻此旃檀像。

坐令众妙好,秀发千花中。天冠束绀发,铢衣络华鬘。

种种妙庄严,成此功德聚。当时亿万种,感极则悲号。

楼观出谈笑,秘护百宝攒。如登睹史天,如集龙华会。

嗟哉像教末,羽嘉成百鸟。棘生薝卜林,龙神为悲恸。

王臣寔外护,异梦非意思。愿推明月轮,出此蓬勃烟。

愿回紫金山,安置清凉处。至今百福相,俨然临人天。

神力吁莫测,拜起涕汍澜。我谛观十方,实无心外境。

自然离依地,及与遍计执。即今目所见,非有亦非无。

如像现镜中,非镜亦非像。愿入此三昧,识心自然明。

于十方国土,而作大佛事。稽首大慈尊,證我如是说。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譬如分身集,全身方出现。

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

释迦出山画像赞

宋代 释德洪

遍大海味,具于一滴。尽法界身,足于纤埃。伫思则灯王之座不能入毗耶之室,敛念则弥勒之门弹指即开。

惟我鼻祖,释迦和尚。初出雪山,即示此像。以百千亿微尘数身,九十七大人之相。

顿入毫端三昧,而幻此一幅之上。垂手跣足,顶螺颔丝。

超然静深,出三界痴。如浩荡春寄于纤枝,如清凉月印于盆池。

镂冰琢雪,我作赞词。关空锁梦夫,子其牢蓄之。

用韵寄谊叟

宋代 释德洪

识君童牙中,岂止论半面。虽同万顷山,经年不相见。

平生草头露,蚌月跳珠转。永怀终夜不成眠,但见突兀游霄殿。

石霜普照珂禅师赞

宋代 释德洪

漆瞳照座,骨相巉岩。横拈麈拂,寒拥云衫。五住名刹,道振湘南。

是谁之子,亲见云庵。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寒亭

宋代 释德洪

欲问春消息,苍茫嫩日斜。茅檐聚喧雀,栗林栖暮鸦。

絮袍裹足坐,得句往往佳。忽起步微月,呵手拗梅花。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五 崇山堂

宋代 释德洪

襄阳林壑精神处,此地正如眉目间。笑看弓弯弄云水,风流那减谢东山。

次韵题兀翁瑞筠亭

宋代 释德洪

大圆镜空越数量,是中岂容男女相。风橐俱声未易分,前身后身翻覆掌。

种石王生砚出芝,人亡物在何足奇。请看襄母千里至,庭竹骈根生瑞枝。

人言亲少而子老,异事相传争绝倒。心法之妙传以粗,此理难与俗人道。

云居的孙难共语,辩如建瓴空气宇。不将双脚踏城闉,郤侯诗句能写真。

送琼大师归禅寂

宋代 释德洪

近闻禅寂似丛林,总众能为世所钦。总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盛夏入城缘厎事,扁舟湘水独相寻。

涟水观音像赞

宋代 释德洪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

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

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

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

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

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

宋代 释德洪

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花光浮县郭,麦浪涨郊原。吏散僧投谒,诗成月上轩。

何妨横麈尾,相对两忘言。

秋晚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梨杖晚经桑柘坞,园林秋尽露人家。破篱犬吠柴门掩,寒犊自归山日斜。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