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德洪
湘西雪连日,荒寒发明鲜。谁持华藏界,堕我宴坐边。
遥知毗耶老,薝卜开满前。想见散华女,笑颊微涡旋。
不受禅律缚,尚遭富贵缠。游戏翰墨中,骨清耸诗肩。
白灰红麒麟,玉液黄金然。醉眼艳秋水,落笔驱云烟。
放意吐秀句,与雪争清妍。我诗出寒饿,苦语秋蛩煎。
定作笑拊掌,望空须一掀。
和人春日三首 其三
揽衣欲起还眠,杜宇一声春晓。家童走报新事,山茶昨夜开了。
瑀上人求诗
道人江南来,快作临川语。立谈当夕照,乡闾问安否。
坐令十年心,想见西津渡。少年游诸方,乃欲追佛祖。
清韵不可摹,髣髴见眉宇。岂止义中龙,当作文中虎。
西风健行李,暂会还径去。我如社后燕,并立理归羽。
□□□□云,风约聊复住。勿长应深溪,当作人间雨。
出山寄诠上人
孤筇冒雨出山去,应与道人增笑声。永愧萧萧碧岩下,衲衣清散自经行。
石头志庵主赞
自住石头,老无气力。一回上山,一回气急。禅流相见问宗风,一日两度钵盂湿。
赠周廷秀
周郎南州俊,毛骨特英拔。结发翰墨场,声光先逸发。
上书论国事,人危泰山压。居然窜南陬,风埃到须发。
平生拙生事,寒饥坐旷达。相逢湘水湄,清甚等苕霅。
书近庾西台,诗如王右辖。解寻磨衲禅,仍领凌波袜。
春露试晴窗,舌颊增脱活。浇公刚直胸,搜搅医国法。
气当宿玉堂,丝絇八砖踏。当分买山钱,放□痛一掐。
蔡元中真赞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
视夫子之胸次,若蝼蚁其侯王。方罾缴而去之,登千仞而翱翔。
与夫苍颜槁项论博南,策未央者,殆各梦而同床乎。
送端上人入黄龙
一个面如楪子大,眼耳鼻舌分疆界。髑髅里面都不言,听渠外边争捏怪。
日用经行坐卧中,一段光明没遮盖。端上人,会不会,会与不会俱窒碍。
如见灵源瞌睡翁,石火光中著精彩。
送不伐赴天府仪曹
长沙解岭海,浩壤冠南楚。岂止风物冠,山水亦清富。
然以余观之,两者未足数。虽曰大藩地,要以多贤故。
元侯汝颍奇,家世工酌古。朅来簿书中,见此廊庙具。
三年令小邑,野鹤剪翎羽。侧脑望云汉,奋跃思远举。
忽闻除书至,当得赞天府。婢仆想京华,一室哗儿女。
便觉驼铎声,吹帽黄尘路。举首望绛阙,金碧碍云雨。
富贵来自天,车马气成雾。遥知念旧游,笑与同僚语。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一
一尾掣电去,万蹄让雄长。迩来随磨驴,驱逐付厮养。
顿尘忽骄嘶,逸韵发奇想。公眼如支遁,神骏蒙击赏。
次韵雪中过武冈
今年湘山三尺雪,大松夜倒苍崖冽。晓惊谁推华藏界,堕我坐前光不灭。
驼裘石丞鄣泥马,壮士甲趋花洒铁。空斋夜对故人榻,妙语霏霏如锯屑。
窗寒雾暗日生东,恍疑珥笔明光宫。蹁跹欲点朱蓝袂,一声云斧山玲珑。
明年麦秋歌岁丰,夜香横目祠上穹。太平无象天有道,塞尘蛮雨长濛濛。
归来笑卧北窗下,侍儿簇花闹清夜。老寻清境几成癖,一觥满引酬讥骂。
应思和月踏层冰,快意暗惊梦犹怕。诗成字字如贯珠,乞与人间不知价。
次韵方夏日五首时渠在禹溪余乃居福严 其五
我忆西湖山水清,君诗说尽欲归情。何时京口同烟艇,柔橹咿哑短作程。
定身岩赞
淮山深处,容我卓锡。树下经行,岩间宴寂。六十馀年,胁不至席。
天子三诏,掉头不应。知不可致,南向加敬。山摇海惊,天空地迥。
后代儿孙,则反于是。如乳中虫,贪嗜世味。我寻其迹,为陨涕泪。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
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毛氏所蓄岩主赞
此像为谁,天中之尊。道传云门,为四尊孙。白帽蒙首,须髯绕颊。
见之清凉,洗烦恼热。以偈为檄,指撝造化。诗乃办两,出于咄嗟。
以境惟心,往复无间。是故死时,亦生之旦。怒猊乳虎,亦生敬虔。
何以致之,真慈则然。南率古□,形如侧磬。稽首定光,千江月影。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六
朅来民讼少,槐影覆閒庭。看山久成癖,诗眼耐空青。
长怜谢安石,个中著娉婷。
靖安胡氏所蓄观音赞
稽首净智甘露门,稽首无碍悲愿海。稽首紫金光聚山,稽首心精遗闻地。
愿赐威光加被我,摧灭一切夙障山。令我一切刹尘中,见此百福如月面。
菩萨常念诸众生,譬如慈母忆怜子。子若昼夜常念母,母子百劫必相见。
如针之契诸磁石,如雷之文于象牙。皆即自然如是应,非诸心识可思量。
鹰巢现形蚌中出,化为画女并鱼师。皆随众生心所变,一一成办无遗馀。
妙哉三十二应身,一十四种无畏力。愿于一念净心现,譬如秋月现止水。
一切众生见者闻,皆入圆通三昧海。
运禅人求偈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翛然无事僧,来此时枕臂。
无求即无忧,有身还有累。永怀彭尊宿,一席曾遁世。
天子不得臣,公卿不敢致。高风不可攀,百世犹兴起。
运禅佳少年,杖锡成戾止。偶从城郭来,衣裓满空翠。
觅归如子规,掉头须去耳。山林与聚落,蜜无中边味。
子心有分别,动息若差异。录以赠其行,不语开笑齿。
楞伽端介然见访余以病未及谢先此寄之
楞伽剧谈喜高笑,一钵安巢在云杪。我游庐山二十年,闻名常多识面少。
道林过我古南台,路逢泥软手提□。台舆瓦合今果尔,更呼邻僧相与来。
宗上人求偈之江南
川舌一从尝虏馔,山衣三载湿湘云。挑包又过江南去,鶗鴂遥知半路闻。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寒亭
欲问春消息,苍茫嫩日斜。茅檐聚喧雀,栗林栖暮鸦。
絮袍裹足坐,得句往往佳。忽起步微月,呵手拗梅花。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读龙胜尊者语
灯禅师出蜀住此十十年为作南食且约同住作此以赠
阎资钦提举生辰
二月大雨江涨晚晴作三首 其二
次韵余庆长春梦
次韵兀翁
死心禅师舍利赞
山居四首 其三
戏呈师川驹父之阿牛三首 其三
与黄六雷三
义牯
示禅者二首 其二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
仙庐同巽中阿祐忠禅山行
陈大夫见和春日三首用韵酬之 其一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十
破灶堕和尚赞
书寂音堂壁
赠净上人
彦周见和复答
赠癞可
四偈 其二
和人夜坐三首 其一
涟水观音像赞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 其一
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
再和复答
宣律师赞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二那迦犀那尊者
次韵张敏叔画桃梅二首 其二
巴川衲子求诗
喜会李公弱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五 崇山堂
洪玉父赴官颍川会余金陵
南昌重会汪彦章
题通判学士适轩
扶杖而东渡五位桥曲折而北松下逢道人贤公喜为之诗曰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
会福严慈觉大师
余日
送子美友
沩山轼禅师赞
题清芬轩
送彦周
送珠上人重修五宗语要
馈岁次东坡韵寄思禹兄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四
复次蔡元中韵
宝公画像赞
芙蓉楷禅师赞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三因羯陀尊者
僧从事文字禅三首 其二
解空居士赞
赠许邦基
次韵李太白
十六夜示超然
李端叔诞辰
五祖慈觉赞
和游南台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