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四首 其四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四首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饱霜毛颖泛松煤,窗底鱼笺自在开。琢得小诗清似玉,步筇时绕紫莓苔。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送充上人谒南山源禅师

宋代 释德洪

老源缚屋矶山侧,庐山对门江水隔。庐丁住山二十年,一等栽田博饭吃。

诸方说禅如纺车,我口钝迟无气力。屋头枯木自安禅,生铁脊梁钉椿直。

我昔东游曾见之,两颊温然笑涡出。到今持梦渡杨澜,浪花漫天浩无极。

纷纷衲子饱眠卧,面如栀子衣领白。年年江北与江南,谁肯端来寻此客。

爱君今人肺肠古,毛骨含秋眼睛碧。能知此老端往寻,处处好山留不得。

作诗赠君终自愧,君去我留空叹惜。

登洪崖桥与通端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行尽几重添秀,雷奔响落晴空。散坐煮茶为别,云间一径微通。

答庆上人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连日颠风断渡,一番花信催春。残夜华鲸吼粥,梦回窗月窥人。

次韵周达道运句

宋代 释德洪

大泽深壑间,难藏舟与山。此身唾雾中,安得长朱颜。

讲公如夙昔,娄永尝追攀。定作瓮中画,磨衲映青纶。

大方寺送祖超然见道林方等禅师

宋代 释德洪

道林一身浑是德,别来遥知颔髭白。尚记山房夜语时,睡笑诃讥尽秋色。

黄龙开二甘露门,灵源方等真弟昆。道林真珠撒罗帐,昭默雾豹方埋文。

鹅王自应能择乳,飞黄颔得王良驭。东风吹散岳山云,道人明日当归去。

故人若问老垂垂,为言肘骨露麻衣。赤头已作齐眉雪,自提风帽海山归。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二 信美亭

宋代 释德洪

小停与客登临处,閒暇江山又故丘。最爱名花每含笑,更怜幽草解忘忧。

送觉先归大梁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闲人忙事莫参差,各梦同床暗发嗟。相值一欢难把玩,摩头输子看京华。

过沩山陪空印禅师夜话

宋代 释德洪

浓翠湿衣三十里,渡溪知背几重云。忽惊宝构从空堕,便觉风光与世分。

夜久天香凝错莫,庭闲花雨自缤纷。他生曾伴安禅地,此夕楼钟复共闻。

寄道夫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昭默老禅最高遁,孤风闻说不容攀。烦君倒用彭泽印,折简招之应出山。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

宋代 释德洪

苍髯紫鳞,上有悬锡。玉像金瓶,层置立石。蛮王跪看,炉烟上直。

手搯珠轮,心境俱寂。

送悟上人归沩山礼觐

宋代 释德洪

乱峰踼卓不容数,宝构翔空盘万础。沩源水作青莲香,攧雷溅雪出烟雨。

住山老如大雄虎,暗谷行藏文彩露。说禅不费丝毫力,以空为印印诸祖。

道人乃是小于菟,气已食牛难共语。悠然踪迹似孤云,羡侬先我山中去。

会当出钵螺顶间,见此颀然秀眉宇。

陪张廓然教授游山分题得山字

宋代 释德洪

先生如梁鸿,德耀亦爱山。湘西十日亦,笑语烟云间。

弄泉石梅坞,唤舟青蘋湾。藉草饮松下,松风当吹弹。

二妙生清妍,山花插云鬟。粲然起为寿,舞袖相翩翻。

先生堕帻醉,颇觉天地宽。醉语忽成诗,为题苍壁颜。

城郭遥相望,但见千峰寒。

游西湖北山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幽草青青绕竹扉,雨馀人在杏园西。无端黄鸟惊春梦,正向绿萝深处啼。

戏呈师川驹父之阿牛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胜宗武不袜,犹作添丁画鸦。

三月二十三日心禅饷余新面白蜜作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老俨年来百不忺,最嫌苦淡不嫌甜。蜜中有味中边绝,莫笑山居世味添。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宝塔当烦妙语传,要令此地福人天。个中已有全身见,何用分身遍大千。

游石台寺

宋代 释德洪

岁晏身心无一事,江山信美又吾乡。去年今日黄河北,夜趁明驼上太行。

次韵游水帘洞

宋代 释德洪

清夜读君诗,思豁神亦倾。岂惟折幔幢,要已倒降旌。

重哦水帘句,纤秾开画屏。想见落笔时,绕纸走风霆。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宋代 释德洪

夜清成水宿,月出波滟滟。那知是中秋,老眼欲凄眩。

此生天地间,飘泊如蓬转。朅来泊湘濒,此月凡七见。

冰轮上天衢,万里不知远。夜深度明河,轮侧明河浅。

西楼欲吹笛,馀声落哀怨。魂清到月胁,寒露纷满面。

林光泼流泉,天大微云卷。阿崇具纸笔,橘亦磨破砚。

诗成月华清,幼妇与黄绢。

王仲诚舒啸堂

宋代 释德洪

隔岸暮山秋翠重,少焉月作冰轮涌。少披白帢登此堂,绛阙神清气深稳。

齿应衔环舌卷桂,两鬓西风心一寸。此中不著丝竹耳,但觉清圆林叶动。

馀韵夫须百里闻,风露清冥人跨凤。恐君夜残亦仙去,弃米叫云空目送。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