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德洪
诗轴来寻寂寞滨,把看字字蜕埃尘。江南家世休相问,陈氏文章不乏人。
岳色渡江长自好,桃花满县不胜春。克家有子如麟凤,骨相吾惊是要津。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一
辩如玄沙有边幅,韵如睦州出风骨。默然而说心自昭,八荒光明寄毛粟。
独立南荣山岳峻,临济欲倾不敢覆。笑横玉麈气如春,一堂严冷天魔哭。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四
争歌来为民父母,百里民心始安堵。外台选才第荐之,何必知贤夺而去。
当持马足卧车辙,报汝百年终有别。蹄涔不著横海鲸,簿书那容万人杰。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
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
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
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
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云庵和尚生日烧香偈
妄见往来颠倒性,智入三际刹那定。即此名言是污染,知为污染心清净。
此知不属缘非缘,一丝不挂鱼脱渊。梦幻死生藏不得,永夜清宵常现前。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六
火风肆怒嗔,万物遭荡焚。起止甚自若,不受冤债吞。
六情具三毒,安得有罪愆。异哉根与境,乃得此理存。
次韵春风
吹鬓风俱小雨来,残红扫尽露苍苔。稻畦绿锦无边幅,更欲烦君为剪裁。
济上人求偈二首 其一
圆通搥碎牢关后,古镜发光金石开。稳坐龙安今七日,从教山路滑于苔。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五诺距罗尊者
树亦求法,身当床坐。鹿有施心,供以山果。雪眉许长,舒绾在我。
默而识之,未用惊破。
送元老住清修
湘水有庐山,蜀僧有吴韵。无尘而俱清,雪月夜相映。
书痴喜借人,香癖出天性。垂涕拨黄独,粪火曾发哂。
三年我东邻,家颠开小径。一饭必招呼,嘲之终不愠。
明朝趣去我,岁逼青阳近。子已饱丛林,件件无遗恨。
赠子湘源春,山穷春不尽。
送济上人归漳南
密林影群阴,露叶光翻夕。幽人独经行,满院许秋色。
几年涉岭海,颇亦历佳席。迩来寄江寺,痴坐室生白。
吾家在漳南,万顷苍玉璧。何当附舶归,重拂林下石。
此生一梦耳,梦觉试寻绎。倚筇作长啸,万事付鸟迹。
若有閒中吟,无惜寄飞翼。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三
怒龙斗未已,角尾相攀牵。巨石为解纷,背腹遭虬缠。
千年毒不死,槎牙带云烟。树间宜画我,乞与人间传。
夏日三首 其二
轩借谁家脩竹,簟留满眼清秋。手倦抛书枕卧,一声殿角风瓯。
读大智度论
眼不自见宁见物,去来不见宁见今。万物只今全体露,镜里有空无路寻。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 其六
蟠龙不许在层渊,一句全提赖发宣。惭愧儿孙家法在,未施声色透重玄。
巴川衲子求诗
水西南台底气象,绿疏青琐湘江上。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
卧病次彦周韵
卧便午簟袪残暑,谁令殿阁风鸥语。君来谈笑破岑寂,慰此经旬携手阻。
湘山解事不须招,数峰入座争翔舞。心知清境世不要,胜践从来数支许。
戏将平时说禅口,贬剥诸方呵佛祖。眼高丛林不见人,但许南台称法乳。
忽惊词锋乱斫伐,披靡千人如项羽。诗成相对两咨嗟,此生俯仰成今古。
破灶堕和尚赞
嵩山屋老灶有神,民争祠之日宰烹。师与门人偶经行,即而视之因叹惊。
此唯土瓦和合成,是中何从有圣灵。以杖敲之辄堕倾,须臾青衣出笑迎。
谢师为我谈无生,言讫登空如鸟轻。门人问之拜投诚,伏地但闻破堕声。
君看一体情非情,皎如朗月悬青冥。未證据者以事明,鞭草血流石吼升,涅槃门开见户庭。
老安怜儿为作名,金屑虽贵翳眼睛。
寄巽中三首 其一
屋角早梅开遍,墙阴残雪消迟。帘卷一场春梦,窗含满眼新诗。
秋晚三首 其二
碧云红树晚相间,伫立不堪游子情。划破秋空一行雁,断肠南去两三声。
戏赠刘跛子
相逢一拐大梁间,妙语时时见一斑。我欲从公蓬岛去,烂银堆里见青山。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赠珠维那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四首 其三
食菜羹示何道士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八
次韵莫翁丰年断
出檀衣赞二首 其二
赠李敬修
题草衣岩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三
和宵行
枣柏大士画像赞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第一轩
次韵彦周见寄二首 其一
别人
陪张廓然教授游山分题得山字
雨中闻端叔敦素饮作此寄之
和游福严
与朱世英夜论玄沙香严云庵宗旨三首 其一
汾阳昭禅师真赞
赠珠侍者二首 其二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 其三
悼山谷五首 其四
补东坡遗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其一 万回
孜迁善石菖蒲
守道太尉醉乡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其六 亮公
送稀上人还石门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八
初夏四首 其三
彦周见和复答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六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释迦佛
次韵周达道运句
高安会谅师出诸公所惠诗求予为赋用祖原韵
次韵游南台寺
次韵读韩柳文
春词五首 其二
六世祖师画像赞 三祖
仙庐同巽中阿祐忠禅山行
明应仲出季长近诗二首次韵寄之 其一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 ...
书资国寺壁
余将北游留海昏而馀祐禅者自靖安驰来觅诗
翠岩真禅师真赞
同敦素沈宗师登钟山酌一人泉
大雪晚睡梦李德修插琼花一枝与语甚久既觉作此诗时在洞山
同世承世英世隆三伯仲蔡定国刘达道登滕王阁
送一万回
慈明禅师真赞
佛印玙禅师赞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
靖安胡氏所蓄观音赞
道逢南岳太上人游京师戏赠其行
次韵熏堂
赠诚上人四首 其四
清侍者自长沙归云居来辞且乞偈余敛目想见清自遥田庄拄策而上将及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