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释函可

斫柴烧炭无多路,夜夜围炉尽意烘。更倾半盌山梨汁,九十老僧满面红。

诗人释函可的古诗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五

明代 释函可

无事扶筇出,远寻麋鹿游。莫行松底路,松子打人头。

接诸公札

明代 释函可

屡接城中札,长为野老忧。一从入山后,半字未曾酬。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释函可

九十老僧被破衣,独行镇日敞荆扉。遥看扶杖从桥过,知是河东乞食归。

桃源词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可

鸡犬寻常得自由,从来无喜亦无忧。眼中若见秦时代,满洞花开也是愁。

赠友人十二首 其九

明代 释函可

独有声音不改初,想当细认泪盈裾。呼儿开阁尘应满,简点当年旧著书。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三

明代 释函可

死去悲已迟,生存欢未极。悲欢共一时,速哉各努力。

寄与公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可

茆庵灯火旧来过,君自咿唔我自歌。他日乘车休下揖,但逢破笠不须呵。

次郑元白韵

明代 释函可

烟缕城头日未斜,曾来乞食到君家。于今年代非当日,始信人间有落花。

雨后每寻黄叶寺,春残惟听白门笳。临岐无住悲鸿渐,为数庭前树上鸦。

闻阿字诸子改从海舶还

明代 释函可

草鞋脱却任乾坤,日淡云黄海气昏。纵遇神仙休眷恋,乘风直向虎头门。

病腹

明代 释函可

昔有学道惟,语我护生理。未饥必先食,未饱必先止。

自从乞食来,往往饱欲死。非惟口腹贪,得饱良不易。

所以两岁前,腹病繇此起。因循直至今,祸延犹未已。

乃悟惟世间,满足神所忌。一切毋令尽,灾患胡由致。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释函可

垂垂白发坐凄凄,尽日空山听鸟啼。笑指岩松高百尺,入山时节与肩齐。

雪十二首 其三

明代 释函可

半夜披衣起,宛在梅花村。梅花开易落,白雪长到门。

秋思新泪

明代 释函可

新泪拭不乾,古泪已及趾。二仪清浊分,伤心从此起。

裸虫日汹汹,圣人凿其知。饮食藏兵戈,结绳开祸始。

黄帝学道流,剪灭神农裔。蚩尤纵无良,榆罔恶未极。

大哉夏禹功,泽流应万祀。当桀放南巢,扈从何名字。

直待采薇人,兄弟标忠义。忠义既以明,天下争一死。

荀息殉遗孤,明知是无益。蒯聩命躯车,其仆乃结辔。

画邑布衣流,悬树续齐祀。豫让行何苦,漆身乞于市。

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后世。汉祚当衰微,英雄纷举事。

臧洪据地时,陈容忽扬袂。当日同座人,胡为空太息。

卓哉巴郡守,断头心罔贰。晋惠昔蒙尘,百官皆散溃。

独有嵇侍中,衣血足捍卫。周顗急呼天,卞壶长卧地。

此外亦寥寥,閒居谈名理。唐有藩镇难,诸公何慷慨。

张兴解其尸,张巡抉其齿。杲卿更愤激,钩舌詈不已。

阿弟死希烈,自草表与志。屈强德宗朝,刘乃段秀实。

夺笏直唾面,投床遂不食。乃有孙节度,受锯无绌志。

宋代光前古,编简难尽纪。载观靖康初,十人辟和议。

第一欧阳珣,恸哭深州外。徽言閤室焚,仗剑语将士。

令峸坚执膝,终不拜犬彘。若水挝破唇,彦先刃左臂。

痛惜岳家军,十年一朝弃。淮宁向子韶,建康杨邦乂。

不作他邦臣,宁作赵氏鬼。北兵括地来,屈指数李芾。

取酒饮家人,遍刃无遗类。幕属及潭民,举族多自缢。

林满井无虚,激厉乃如此。亦有赵卯发,亦有江万里。

亦有宣抚陈,亦有少保李。节义或一双,积尸或如垒。

或赴沼自明,或指腹自誓。广王终崖门,陆张随入海。

于赫文文山,义尽仁乃至。平日读诗书,庶几可无愧。

乾坤扫荡来,圣神广栽植。烈烈复轰轰,又非宋代比。

书以白银管,藏以黄金匮。地上反奄奄,地下多生气。

我欲从头哭,泪尽东海水。白日且吞声,歌咏聊尔尔。

落花十首 其九

明代 释函可

莺啼渐急如愁别,剩蕊残枝日又昏。野老不知春去尽,犹将杯水奠花魂。

谢江南诸友寄笔墨

明代 释函可

肯怯层冰骨已残,独愁破砚泪难乾。凭君寄我如椽管,写尽天山百丈寒。

至日雪

明代 释函可

见说阳回何处觅,山山惟有雪风狂。几多束手茆檐下,又见愁添一线长。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七

明代 释函可

市迹才通便不清,深藏塞外不知名。中原无限佳山水,杂沓人来亦世情。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八

明代 释函可

巨鱼争洪波,细鳞集蹄涔。巨细虽各别,共此朝暮心。

我生复何营,空林张素琴。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二

明代 释函可

捶碎檐前钟,十年刚把手,此别更难逢。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三

明代 释函可

人尽称金塔,塔亦有虚名。以此得实祸,残毁无完形。

吁嗟复吁嗟,三匝涕泪零。

释函可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