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儒释虽云异,天涯放逐同。五车开道路,一棒击虚空。
梅州惭妙喜,蜀国失文翁。敢谓天将丧,应知吾道穷。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
言亦不可甚,行亦不可极。行极无馀地,言甚无馀旨。
大人处世间,常留不尽意。
同傅陈二子看喜哥
绝漠无芳草,王孙那得归。最怜双眼泪,不识为谁挥。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一
忆昔相逢古佛家,今朝何意共天涯。莫将辽海三冬雪,去比江南二月花。
经言
朝出见歌舞,暮归见黄土。此事未足奇,所奇在何处。
朝出见歌舞,暮归见歌舞。
译鸟言七章 其四 鹊
鹊惜惜,多少新民不得食。
重送阿字
送送还牵老衲衣,故山终恨不同归。好从瀑水投寒句,又向梅花觅破扉。
冰雪已多曾彻骨,蕨薇虽采未忘饥。关门不禁南来雁,何日凌空锡更飞。
真乘师临行口占
君去何须恨,还如未到时。相看无一语,那得送行诗。
赠净如师
何须看教与参禅,运水搬柴傲昔贤。万行尽从勤处满,西方曾有自生莲。
夜雨怀傅陈二子二首 其二
无雨无风愁寂寂,大风大雨益凄其。不知绝塞如何好,便使同床泪亦披。
桃源词二首 其一
当年鬼哭便应焚,灰冷难招坑底魂。先世为儒知不免,桃花那得到儿孙。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一
古人有良规,不可去斯须。隐微密自烛,非为外貌拘。
束己若不足,束人贵有馀。苟非大圣心,恶能从勿踰。
岂不闻哲言,水清则无鱼。
九日左公招郭北登高
篱边不见菊花开,门外时闻慧远来。万里风沙愁黯黯,相携莫上望乡台。
春夜怀耳叔弟
梦去长不到,梦来应更难。相逢愁愈惨,不为隔重关。
谢诸檀越
龙藏多年始一开,菩提无种大家栽。应知此会非今日,共向灵山付嘱来。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
自来不肯常安住,但有茅遮便暂栖。鸟突寒烟寻别树,风吹残雪度前溪。
沙弥欢跃面多垢,耆旧威仪首尽低。最爱近村好兄弟,松花和蜜贱如泥。
山路
山下溪横截行路,半冰半水马不渡。山人难见声难闻,日暮微钟出白云。
即事十首 其八
微贱胜于鬼,妇子亦閒閒。始知情与操,惟存一饱间。
喜作么迎师入山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酬恩莫过茅三把,尽孝惟须水一杯。
衰老久应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况兼咫尺予同病,晓夕还同笑口开。
送藏主师游长安二首 其二
长安箫鼓闹声喧,料得君游自晏然。一见故人便回首,旧山明月待君圆。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四 法帖
谩传欈李千金值,燕市相逢识者希。今日风流无晋代,更搜残墨换鹅归。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六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 其二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不寐作
示老马十首 其六
沈城即事
寄一指
雪中怀阿字
赠汤官师
还山忆旧十首 其九
戏似阿字
对与治怀莞羊诸同志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十
寄与公三首 其三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七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六
题作么茆屋
即事有寄二首 其一
戴子卖衣买粟
中秋夜独坐
忆故山梅
忆钟山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五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三
寄答曰庐诸子
赠天鉴师时将还孤竹省墓
雪十二首 其二
答育侍者
卧月
重和堡中八咏 其二 夹河
秋月四首 其二
雪十二首 其四
病腹
示老马十首 其五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借书四首 其一
哭绳海先生
闻作么子坠冰河中戏似
枯鱼过河泣 其一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二
闻李苗两道友有唱酬篇什虽未得读知非凡响遥有此和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五
月夜雪斋同诸子赋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三 招青草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二
龙牙寄大公
寄澹归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四
寒夜作
忆曹溪
和栖贤送阿字出塞诗
同澹心咏介子庭中蜡梅
古别离二首 其一
开经日遥祝檀那卢太翁太夫人双寿
普济寺
高寒还叔侄复至
遥哭润季兄同二见六在诸侄
树中草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五
遥哭千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