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破衲萧萧自一峰,思君斜倚最高松。为留一片松间月,间叠溪桥候短筇。
送戴三
半揖鞭梢雪载途,怀中一幅流民图。金鸡计日传边海,肯逊缇萦却丈夫。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四
吁嗟复吁嗟,谁是无父母。守栅供庖厨,入林禦豺虎。
得生亦暂时,尽死安足数。新眼看旧人,自然成粪土。
豆叶
匡山有豆叶,因以名其坪。岂知大漠间,豆叶乱纵横。
物遇各有时,感兹双涕零。中原易见知,芳洁荐神明。
何为弃道途,隐没众草并。幸未馨群类,庶可遂其生。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三十
子规啼不息,中情谅无极。鲜血流树枝,入地深一尺。
去去复何云,月来山寂寂。
冯兄来言龙公入城同木公心公寓时心公得子口占
客言星聚塞烟微,青琐花砖共土围。夜半呱呱惊梦醒,却疑白板旧黄扉。
寄阿谁
谁与天涯作比邻,题诗先问白头人。燕支久已无颜色,好写青山置我身。
宿西寺
破寺背城郭,开门对巑岏。流云时入席,看斗独凭栏。
松落子堪拾,菊荒英可餐。偶行出篱外,閒眺入林端。
意静鸟俱息,身微叶共残。更无人问讯,自与月相干。
池瘦荷衣碎,径斜鹤影单。疏髭先雪白,贱骨抵风寒。
扶杖返虚阁,吹灯卧草团。人生苦不足,得此良已难。
海岸送人歌
水荡荡兮归路长,圣人出兮波不扬。我送子兮蛟龙肠,安得从子归兮天苍苍。
千山杂咏五首 其三
枯藤为幕月为阶,半卷莲经伴古崖。甲子坐穷寒未了,扫将残雪葬枯骸。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八
含泪题诗不敢悲,春风应见雁参差。山河异昔休轻问,梦里曾经汝自知。
示学人三十首 其八
我从物则奴,物从我则主。物我本无分,茫茫失所据。
反照识独尊,混然在一处。虽与物去来,不共物来去。
留别王子京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一
几年无复听乡音,一听乡音泪更深。收拾乡音担去尽,不教细碎动予心。
答
一卧荒丘不记年,眼看田海变朝烟。老僧何事劳相问,未必君心似我坚。
戊戌元旦
一茎白发荷皇仁,况值年年帝里春。千顶曙光云外出,二陵王气雪边新。
放流久已成乡土,老大无拘只病身。是处有山容我住,桃花翻笑洞中人。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八
参叶聊当茗,无人自一杯。门前屐齿响,定是老僧来。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一
长夜鸡声迥不闻,寂寥古塔与平分。却嫌窗外晨钟动,犹带寒风闹白云。
雨窗读诗娱
此日闭门惟伏枕,枕边一手把残编。谁言绝塞无朋友,纸上相逢百十年。
怀陈子
十日不来凉又到,预愁衣薄不禁秋。风吹禾黍人行处,疑尔相随老比丘。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四 招子规
乾坤千古总糊涂,何事年年带血呼。只有莲花归处好,凤凰山上亦荒芜。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一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五
题且过庵二首 其一
怀戴公
赠寿光三公子
千山二首 其二
闻宗尉为戴子直冤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三
和栖贤山居韵 其五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六
呈骡
腊月一日大雪病中口占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二
真乘师临行口占
暮过苏筑斋留题
赠曹居士
和栖贤送阿字出塞诗
寄答禅人二偈 其一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怀旧有感八首 其五
贺孝公被挞二首 其二
古别离二首 其二
访陈子二首 其一
九日左公招郭北登高
俗讴
还山忆旧十首 其六
和心公雪中见怀韵
我存晓过
允中老僧入山过冬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怀大翁
寄仙裳
读未央与莂公宅师谈金轮旧事诗有感用原韵
重过山寺看芍药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一
雪十二首 其八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三
寄一轮
还山忆旧十首 其四
山雪三首 其三
月下怀赤公
闻黄石斋至
示定原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八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一
枯鱼过河泣 其一
寄寿大公
闻阿字诸子改从海舶还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三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一 琴
不寐作
寄答禅人二偈 其二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译鸟言七章 其三 寒号
喜陈子罢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