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翻怜冢畔青青草,不及红莲碛上生。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一
罪夫罪夫胡不死,百千捶楚馀头趾。乡国遥遥一万里,中有蔓棘及弧矢。
骨肉丧尽不得归,远碛苍茫大风起。大风起兮沙闭天,谁非人子兮心惄然。
安得手扶白日兮,上照四塞之荒烟,下照万丈之黄泉。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一
雪天谁复赠绨袍,残卷寒灯道自高。日里市尘三万斛,梦中化作大江涛。
秋呓八首 其五
美人家住白云乡,独上高楼枉断肠。丹荔剥馀蕉正熟,素馨开遍柚初香。
人间何处寻黄鹄,梦里分明见石羊。莫向凤凰台上望,秋风秋雨正茫茫。
闻宗尉为戴子直冤
耐尽冰寒鬓已霜,春风一点到穷荒。委缣仅见方义尉,更有何人赎仲翔。
寿界系师兼约同游罗浮
身形似鹤古来稀,深谷梅花冷共支。坐破蒲团千顷月,阅穷沧海两茎眉。
閒知岁月终堪惜,老爱云山亦是痴。为嘱赵州行脚处,麻姑峰畔荔支期。
龙牙寄大公
山中何事苦相思,共是寒风君最饥。钵底分将山味苦,几年尝尽自应知。
为跃海师易号
金鳞不见自徘徊,几向洪波掷钓回。三月海门看汝跃,桃花浪里一声雷。
和栖贤山居韵 其五
出郭无多路,心空觉地偏。一从抱病后,不敢向人前。
鸲鹆留残石,素馨忆旧田。止应吾与汝,朗咏了残年。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无如此地足幽栖,满眼苍青我亦迷。何处老猿来觅得,又扶筇竹过桥西。
寄呈本师和尚
稽首华台大法王,年来孤锡指何方。不才弟子今犹在,却向关东雪瓣香。
寄界系师
少小参寻老大僧,云山历尽碧层层。关东白日寒如水,欲寄清凉照古藤。
山谣
一尺土,一寸膏。膏夜流,土生涛。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三
言别多哽咽,况我大漠中。我身如断梗,尔身亦飘蓬。
相聚虽一岁,恍惚数夕同。尔留已多恨,尔去更何穷。
秋风振高林,落叶分西东。雁飞不成队,菊开不成丛。
作书报汝师,兼上老人峰。平安复平安,把笔心正忡。
夜雨怀傅陈二子二首 其一
风雨同床定赋诗,诗中定话苦相思。老僧恨不冲泥过,只恐天晴又别之。
还山忆旧十首 其三
挟卷出相寻,往往偕风雨。从此得新题,但向松间语。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三十
子规啼不息,中情谅无极。鲜血流树枝,入地深一尺。
去去复何云,月来山寂寂。
偪仄行
偪仄复偪仄,大地不容膝。乌飞翼折高踰尺,冈上梧桐化作棘,薜荔昼呼何时息。
雀飞多
雀飞多,触纲罗,可奈何。回头语飞乌,汝母翼折待汝哺。
饥不及朝,朝不及暮。风中之烛枝上露,莫取盈仓填汝嗉。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
诗筒闻说寄寒边,忆别今经十六年。窖底雪深埋未了,馀魂飞向玉帘泉。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四
盘中堆红炭,炭热人亦聚,炭销人亦去。人去留不住,住亦无意绪。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寄讯堡中吴子
赠友人十二首 其九
答浪杖人
赠心庵师
访陈子二首 其一
山鬼四章章四句
落花十首 其五
不寐作
忆暮春同阿字诸子游千山
重和堡中八咏 其二 夹河
首山律主过访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五
张太守入山
丙申生日二首 其二
谢与乐兄赠药
陈伯玑和余留别与治诗见赠复次原韵答之
送藏主师游长安二首 其二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二
赠一真师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五
筑坟歌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采石耳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五
还山忆旧十首 其四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九
普济寺
寄寿大公
生日四首 其二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七
宿西寺
还山忆旧十首 其七
南塔即事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春夜怀耳叔弟
哭吴岸先
得柱江书并诗因怀与治伯玉季纳诸昆季
丽大师寄梅花诗
同傅陈二子看喜哥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二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三 招青草
道傍冢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
赠碧庵师
寄与田
忆曹溪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一
重送阿字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一
遥哭丁善甫梁渐子
忆钟山
海岸送人歌
雪十二首 其十二
寒夜作
步沧兄见寄韵二首 其一
千山杂咏五首 其一
山中同诸老夜话
高寒还叔侄复至
北里暮归
枝上雪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