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已近予生日,弥天大雪飞。年年惟抱病,泪湿破僧衣。
咏古二首 其一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二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十年抱志今方遂,多少须眉得似君。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七
八月摘山梨,九月摘山菊。菊芳可代飧,梨酸可克腹。
软枣紫葡萄,牵蔓亦簇簇。莫取献王公,聊可缀幽谷。
谭家庵
何处山门八字开,城西咫尺白云堆。但逢楖栗横担者,定是谭家庵里来。
忆暮春同阿字诸子游千山
到处青山尽有名,大家抖却旧乡情。溪边觅路花千树,驴背迎人鸟一声。
石顶松风凭管领,峰头诗句任交横。于今竹杖萧萧去,又向何山踏雪行。
树中草
微贱一茎草,寄生枯木中。客土本无多,安敢望丰茸。
孤根藉纤露,暂此朝夕荣。不择栋梁材,秪贵空能容。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三 砚
一片寒岩袖不离,云霞隐隐旧家遗。马肝食尽愁鸲鹆,拾得残砖写旧诗。
朱溪臣临行再被价窃作此奉慰并以言别
两年飘泊石城东,垂死怜君病复同。穷鬼憎人寒不彻,黑貂诲盗数仍空。
家乡路远心逾苦,海角天倾恨未终。旧社梅花看欲发,一枝惆怅老西风。
闻我存得仲氏馈贻
抖擞曾无一寸毡,只将双眼看残年。邻翁斗粟浑閒事,续得寒儒命一线。
雪花歌
天上纷纷雪,山中树树花。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梅花开必著梅树,雪花下来随所寓。不择高低长短枝,有风即去无风住。
纵使风吹树尽空,在地还与在树同。本来清白谁能污,一任飘飘无定踪。
梅花虽好能几日,开落荣枯情不一。君不见罗浮山下梅花村,师雄卧处生荆棘。
怀大翁
诗满奚囊麦满篝,别才几日忽惊秋。只疑弟劝兄酬处,白水山花一片愁。
千山二首 其二
天与空岩养病身,衲衣无复惹红尘。故山久已荆榛遍,谁料桃源却在秦。
暮钟二首 其一
壁灯燄短冷飕飕,独坐无人未觉愁。忽听山钟檐际落,一声声直到心头。
寒夜作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摇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魂魄茫茫收不得。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月光一点来。
偪仄行
偪仄复偪仄,大地不容膝。乌飞翼折高踰尺,冈上梧桐化作棘,薜荔昼呼何时息。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六
老人莫自伤,白发抵黄金。请看台下土,尽是少年心。
晓起若有待,晚来何处寻。
千山杂咏五首 其二
空传玉匣自神京,大石泉流骨亦清。鸟篆残碑风雨后,依稀犹认雪庵名。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十 招镇君
聪明正直亦前因,五戒曾闻授岳神。我到冀营君是主,净除庭雪待风轮。
重和堡中八咏 其七 菜蕨
半生勋业醉醒间,到此方知稼穑艰。薇蕨幸留堪缓死,莫将饥饿怨西山。
夜坐偶成二首 其二
圣道非一端,祇贵审其真。杀身有时易,所难在成仁。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九日大风
怀岭南
借书四首 其三
冬日偶成十首 其十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一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一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六
寄讯堡中吴子
寒梦
三官庙
贺藏主师新筑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一
神谣
古别离二首 其二
二十七日虎至厨门
静夜吟 其一
赠曹居士
秋月四首 其二
山谣
闻柱江将至
赠了望师
赠大茎师
千山二首 其一
丽大师寄梅花诗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一
借书四首 其二
赠藏主师
蜚声
古别离二首 其一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一
寄戴三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五
示老马十首 其五
礼雪庵祖师塔
秋思新泪
寄山木师
赠戴三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五
寄华首旧住诸僧
寄与田
借书四首 其一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一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一 招不二先生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
忆古松堂
云间钱钟二子至
赠心庵师
寄寿大公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四
重和堡中八咏 其二 夹河
梅溪雪中相访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二
桃源词二首 其二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四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九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二
冬日偶成十首 其四
闻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