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归心客恨渐能删,寒梦依然未许閒。病久已知身是幻,朋来方识道维艰。
欲空世界看儿女,得外形骸任往还。此去黄垆无禁令,飘魂应已度劳山。
次余澹心韵二首 其一
家本飞云白石龛,偶言来去亦优昙。遗篇青简千年事,山月蒲团一杖担。
此日晓风歌柳岸,他时高阁坐江南。摩腾翻译浑多故,身外累累贝叶函。
狗奶子
中原所不识,神农所不载。味酸性微寒,嘴尖腹渐大。
丛生缀短枝,浑疑人血捣。碎捣蜜罗澄,粉如割成块。
陈列俎豆间,明明格上帝。此物亦有时,黍稷皆下拜。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一 琴
一曲拘幽心已悲,高山流水尚相随。年来弦断桐俱爨,十指空留向子期。
问我存病
残躯何异委寒林,绛帐萧条夜雪深。独有病魔无冷煖,长边万里亦相寻。
赠寂庵师
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
乙未生日四首 其四
是我何妨白昼过,匝天花雨亦蹉跎。江河易返春无脚,乌鹊难飞雉有罗。
努力烟云兼短褐,关心天地况长戈。亦知自古林林恨,一一酬他泪点多。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六
耕田馀半亩,今岁称大熟。小罐贮三升,大瓶贮一斛。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一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翻怜冢畔青青草,不及红莲碛上生。
乐神辞三章 其一
星为马兮云为辔,生为忠兮死为厉。草有子兮山有麂,腰铁铃兮冠雉尾。
击鼓其镗兮回瞋作喜,琉璃堂兮血食斯地。
住金塔寺十四首
前年驻跸峰,去年文殊寺。到处名且过,由来无定止。
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为生已有馀,乐哉颜氏子。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四
有弟有弟字耳叔,少年多病耽幽谷。孝廉船覆青衫泥,三人惟尔守孤独。
黄沙杳杳望兄回,日暮走向荒城哭。哭声到天兮天不闻,摧胸肝兮难久全,休望收吾骨兮葬江边。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辛苦道傍井,辘轳无停时。行路日千百,若个心相知。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
诗筒闻说寄寒边,忆别今经十六年。窖底雪深埋未了,馀魂飞向玉帘泉。
圣秋寄诗并双管
一缄珍重寄辽东,诗卷仍将双管同。旧砚已焚无所用,祇应新句伴寒风。
采蜜
深山有君臣,大义不敢忘。枯木以为国,百花以为粮。
居以服其众,无毒者为王。王居必有台,众游必有方。
朝出暮乃归,一心无别肠。自谓可无患,世事固难量。
烈炬居方来,举国纷仓皇。兴亡掌一反,倏忽无遗良。
物类虽甚微,性命关上苍。区区口腹欲,无乃太惨伤。
尔蜂亦居愚,蓄积召祸殃。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
自来不肯常安住,但有茅遮便暂栖。鸟突寒烟寻别树,风吹残雪度前溪。
沙弥欢跃面多垢,耆旧威仪首尽低。最爱近村好兄弟,松花和蜜贱如泥。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 其二
似此如何得好怀,夜寒泉石亦难谐。却怜金井桥头影,定是吟诗忆海涯。
落叶二首 其二
岂不恋本枝,秋霜不可耐。明知春必来,摇落安能待。
闻黄石斋至
惊传一骑到江干,绕遍梅花泪未乾。邓禹几能扶汉室,钟仪终不改南冠。
空馀短剑龙文暗,好付残躯马革寒。岂为绨袍今哭汝,澥天风雨正漫漫。
喜陈子罢役
从此沙边好放吟,数茎白发抵黄金。相逢仙客休言药,若教还童苦不禁。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木公以闵茶寄山中感赋
访无心师
路中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道傍冢
忆双柏林
允中老僧入山过冬
莞中
往辽阳二首 其一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一
过北里读徂东集
雪十二首 其十二
寒夜偶成
遥哭一门师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
偶述二十韵
即事有寄二首 其二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五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六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三
借书四首 其三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五
怀大翁
云间钱钟二子至
赠红鸦
重留龙泉静室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二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三
开经日遥祝檀那卢太翁太夫人双寿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五 招狂封
碛中三老咏 其二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九
寒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
雪花歌
台中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三
慈航偶成二首 其二
慈航偶成二首 其一
寄山木师
题谦公寄画梅
即事十首 其二
相逢行 其一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六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 其一
刺翁来城见访
题范宽真迹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一
闻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
入山有感示诸子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八
古别离二首 其二
重过山寺看芍药
冯公冒雪入山同卧
小春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