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高方伯钦如入山

高方伯钦如入山

明代 释函是

远客登山谈往事,无端并起刹尘心。水中有树还荣落,镜里无人非古今。

万里长空过雁影,千年画壁卧龙吟。凭君高著云霄眼,莫向浮生枉尺寻。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寄示沈南宫税课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谁云在俗难修道,何肉周妻总旧因。且看目前生计足,黄金重种法庭春。

寄海幢监院解虎

明代 释函是

一心内外绝纤尘,更欲从人问主宾。千里寄声无别语,秋风江上浪如银。

题观音大士像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一泓水树横秋色,半枕松风归鹤声。个里未能忘宿习,因人幻出百千情。

彭飞云刺史入海云偶谈往事感而成诗即以为赠

明代 释函是

尽是湖山去住人,闻名何似乍相亲。论心输我栖云老,问世还他居士身。

万古兴衰花上露,两朝形迹镜中春。酸辛话到沅湘事,四十年来梦转新。

摘茶八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示翁子郑居士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治生产业不相违,湖海江山直捷时。尽道长安风物盛,不知身已在皇畿。

米顾二使者入山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天使光临满院春,入门便是个中人。三生石上藤萝月,万劫难忘此日因。

示黎体大居士

明代 释函是

儒门澹薄难收拾,还归释氏达人论。爱君入路超闻见,大道无门却有门。

顿修三决之镇江寄候月鹭兼促止言澹归诸子回山

明代 释函是

闻君在京口,我已到匡庐。信息凭诸衲,寒温懒作书。

风烟平溆浦,人物乱樵渔。空谷待归客,白云横太虚。

甲子九日

明代 释函是

今年登眺昔年人,九日溪山气转新。病后岂教超有力,定中不信散无身。

风吹云散碧霄净,日照霜明万象真。无影树栖鸿雁尽,芦花寒水自粼粼。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康狄肇作醪,大禹戒亡国。牛饮竟丧朝,虎酣乃败德。

中山过一斗,玄石葬千日。摄生且勿计,岁月良堪恤。

人生一百年,谁道更媮逸。一醉忘百忧,醒后岂不忆。

不知未醉时,身世齐得失。避影而处阴,重为君子惑。

题石琉璃与尘异

明代 释函是

谁将新月影,来挂寝堂中。会见圆明极,高悬碧汉空。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七

明代 释函是

居山三十年,蔬食不过午。腾腾无所不,于世复何补。

一食已足多,岂敢更奢取。年迈愧躬耕,赖有同道侣。

兀坐尝思过,勉此安心处。惺惺尚不堪,悠然见前古。

尚都统宜芾入山时将搆梵殿叨承净檀赋赠并谢

明代 释函是

久嘱灵山绍祖风,先王行业与心同。精忠已泐天潢上,法辅长留波岳中。

旧沐恩波归鹤荫,新承祇布壮龙宫。无穷感慨成今昔,干舞尧阶忻共逢。

妙峰禅人住静潭山乞诗示此

明代 释函是

一茅缚就放身眠,万事从他在目前。须信隔垣人有耳,莫教长啸白云边。

示法液何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江门一滴自曹溪,认得随流亦不迷。法液至今清碧碧,月明光浃海天齐。

哲乔禅人之殁也欲吊不果诗以哀之

明代 释函是

云烟缥渺暗双林,一望踟踌泪满襟。我也不曾道生死,终教难免扣门心。

春佃六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幽谷逢春至,蔼然鬯予情。江流日以长,山鸟时一鸣。

重云蔽群木,冥蒙遂所生。斯人独不然,耳目馀聪明。

万物纷其前,安得返无名。役役百年中,毁誉争虚声。

何不乘青阳,优游同耦耕。旷观古与今,贤智多无成。

惜此荷锄人,来往空生平。

九日病起登双镜楼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重阳再见此登临,久病翻怜少壮心。黄叶已寻幽涧落,白云犹闭菊峰深。

多餐篱菊宁辞老,细看茱萸又到今。寂寞湖山窗里尽,秋风高顶几成吟。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一

明代 释函是

我有一枝藤,尝拄海蠃巅。东南抗巨灵,北与楚云连。

目不接千里,江山常现前。青嶂皆崒嵂,排叠成蜿蜒。

桐椅昼森森,灵鷟翔翩翩。幽谷产奇葩,临厓喷飞泉。

中有凌霄台,登高望神仙。驾鸿乘空来,上下生紫烟。

此岂梦中事,亦非意云然。太白醉一斗,酒中无百篇。

我无太白才,宁当醉时诠。愿听予一曲,长谣叹无缘。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