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二仙对酌弹棋图

题二仙对酌弹棋图

明代 释函是

有酒须当醉,乾坤黑白中。行行十九度,谁异复谁同。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古诗十九首 其十二

明代 释函是

衰草曾几何,盼盼春已绿。百草向人欣,黄莺啭深谷。

会当秾李期,士女争相逐。晨朝行泥中,日夕贮金屋。

恩遇亦靡常,君情多反覆。絺绤不可风,古人其何赎。

音响非不谐,悽惋托丝竹。弦断伫遥夜,沉吟空踯躅。

秋水照颜鬓,忧多损冰玉。回忆春燕归,感化成衰辱。

不如未嫁时,素裳聊以服。

岁晏怀姜山

明代 释函是

东风吹雨下长干,又见梅花带雪残。夏杪一传庐岳信,秋来几听路声寒。

艰难客路谁能久,冷煖人情我已安。闻道开年定入越,轻舟应过子陵滩。

忆昔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忆昔鸾溪头,门掩寒山雪。侧闻飞瀑下,法雷振岩穴。

冠盖列松杉,杖笠相颃颉。主人貌婴儿,真似谁优劣。

犹争法秋毫,不与稗贩埒。今见尽虎皮,云深山路绝。

撺迹远海隅,攒眸长捲舌。

来机禅人五十一

明代 释函是

寸丝不挂袈裟旧,放过玄机此再来。五十还教更五十,莲花岁岁腊前开。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屈支有明王,崇道事黄发。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

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

立秋夜望月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云开山月入潭静,照见千山山月清。潭月照山山照水,不分明处最分明。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梅花寒更韵,霜气晓来清。山高常背日,暴药当午晴。

中食饱粗粝,隐几困以瞑。悄然入胜地,高阳徒有名。

倦起呼酪奴,习习清风生。抠衣下石门,远近观冬耕。

收种然春泽,千亩皆植粳。斜日沉西江,返照摇云根。

石壁挂松影,已见蟾蜍升。缓步谣归途,寒灯悬茅庭。

小僧接笠杖,大僧擎紫英。此中有真意,醉人安足聆。

流光过石火,真成抛青春。

雷峰华严长期

明代 释函是

宝镜重重帝网新,交参主伴有来因。隆兴拄杖炽然说,为寄华严会上人。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

明代 释函是

秋深落叶埋芳径,避乱人多向远山。送客未尝过谷口,蹇驴时见到云间。

户外西风欺病骨,篱边新月照颓颜。一辞院事閒如许,又听鼙声早闭关。

三肴

明代 释函是

千山寒落荫重茅,拟作明珠误水泡。一任晓风惊复息,不教残冻挂空梢。

杂诗七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夕竟出东门,蟾兔起遥岑。初照不至地,空水白粼粼。

郁勃昏经涂,先后声相凭。崇楼耸睥睨,已过越王城。

人影怯松风,腐草流青萤。湍流渐寒响,石梁月微横。

搴芳藉颓轨,慷慨论生平。敛皓繁霜满,屯云蔽前林。

厓巘隐漭沆,明没见秋灯。蹑足端所向,入树宿鸟惊。

茅屋沉雾中,扣门如无人。长老烹旅葵,晨餐才五更。

饱粟坐磐石,灌木摇高岑。虑澹匪忽物,俗简情易亲。

虎狼不在山,遨游随浅深。回顾今何时,空忆吕稽名。

山阳无旧居,何以赋予情。

秋杪夜坐

明代 释函是

滚滚江流无尽期,关关林鸟欲何为。馀生总是艰难日,胜事难追少壮时。

赖有黄花留岁月,无劳萱草解忧疑。遐心一往凭谁问,坐落寒更山月移。

佛山遇严玉寰提督奉召入京却赠

明代 释函是

百粤如今海不扬,相江一战敌宵亡。始知事久论终定,足见功成能逾光。

石勒岂能窥晋室,张巡全未失睢阳。臣心如水天心鉴,万里星驰入帝乡。

题画雁四首 其一 春

明代 释函是

濛濛烟雨醉春光,桃李花开归计忙。芦苇岂分南北岸,旧时遗泽未应忘。

示法液何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江门一滴自曹溪,认得随流亦不迷。法液至今清碧碧,月明光浃海天齐。

孤吟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不是无心为后昆,都缘惭负昔时闻。羚羊挂角无踪迹,一簇金羁向白云。

莫厌贫十二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崇基临荒泽,松柏生其间。讵以霜露零,孤根移岁寒。

晚穫收良田,幽香迟秋兰。时物良有然,吾将乐考槃。

汉祚久已易,此世无彭韩。隆替还乘除,运去身名閒。

原始物厥终,吾生岂漫漫。见闻如逝波,心知不可还。

昏觉当为谁,悠悠须自观。

关中吟十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久拚身心奉刹尘,一生悲智自疏亲。百城烟水迢迢道,回首城东犹昔人。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智绝真空,体应群物。物岂他物,有感斯通。空非顽空,无远弗届。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苦乐如梦,觉迷一致。秖此深慈,弗休弗憩。

是故稽首,观音大士。

十一真

明代 释函是

皎皎轻飘桂叶春,影娥池畔趁芳辰。凌空更上无栖处,却笑人间醉玉尘。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