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释函是

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厏。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除夕瞎堂梅花再放

明代 释函是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送泽萌后堂住玉川门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谁道金轮胜紫霄,溪摇松竹晚萧萧。避人别有深云路,不许时流候牧樵。

勉乐说还丹霞

明代 释函是

咫尺丹山不肯归,已看红脱荔枝矶。谁言锦石非深隐,谩说香炉待息机。

阅遍人情还老大,许同宗党莫依违。灰心赖有吾门在,古道于今岂尽非。

十灰

明代 释函是

谁催千里集瑶台,朔气萧萧映玉杯。销尽岂如随雾转,有时飘坠碧崔嵬。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七

明代 释函是

别久音问旷,不疑窗外声。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

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

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

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万事弗信缘,沉吟空复情。

七虞

明代 释函是

松根一夜拨红炉,浇尽秦灰入玉壶。万古江山只若此,琼楼歌暖漫呼卢。

关中吟十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旧事难为此日论,沉鎗锁甲暴平原。早知一箭千山定,系马垂杨沽酒村。

送梁未央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日日承恩活计长,中丞福禄任商量。出门有句为君道,雪与梅花一样香。

赠梁朴臣居士言结道缘

明代 释函是

夙世曾将今世盟,从来难弟自难兄。无生有话大家事,正好团圞洽道情。

程周量寄诗并茧紬赋此酬之

明代 释函是

十年烟水思乡客,万里王程限远岑。万念云山添老衲,情纡尘刹见高吟。

牡丹已觉时人梦,霹雳全彰隐几心。桂府一麾非久滞,庐峰还待拥牙寻。

病起谢冯介臣居士施药

明代 释函是

此身不是金刚体,有分时教却看伊。得似冯公知药忌,何妨应病与人医。

示顿修侍者

明代 释函是

让公曾亦侍卢能,十五年来面目仍。足下马驹天下踏,果然今古竞头称。

不饮酒二十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竹林阮步兵,纵酒落世事。母卒犹弹棋,二斗不足醉。

一号血数升,放达将安在。所以贵有我,此心终难昧。

哀乐循固然,岂以一醉窴。孔圣云汝安,乃以折狂蔽。

天性焉可诬,守此达礼义。出处吾自将,不醉亦何累。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冷落在人前。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释函是

徬徨守先训,焉敢欺后昆。此世无是非,同异徒相因。

吾道流为名,久已丧厥真。性澹时愈乖,安得不长贫。

孤踪岂足尚,黔娄乃无邻。矫俗非夙志,维当尊所闻。

偃鼠澹易满,促弦无缓音。去去勿复道,终焉从予心。

咏史十二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古称鸱夷子,三徙有荣名。仕越谏伐吴,会稽几危倾。

反国共忧辱,二岁乃行成。计然策十五,报吴卒以平。

横行江淮东,诸侯谁与争。功成受上将,遗书投海滨。

致产数千万,齐主闻其名。相齐曾几时,归印辞乡邻。

閒行止于陶,贸易兼躬耕。累赀复巨万,中男行杀人。

千金不死市,褐器致庄生。长男重弃财,竟以殒其身。

贵既不可久,富亦何足陈。人生若朝露,不如贱与贫。

去彼复取此,终惭头上巾。

赠吴副戎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护生福国得长寿,西竺金仙曾有言。欲进南山惭野服,敢持半偈祝军门。

岳监寺出世未及亲辞乃翁今相寻入山年适七十父子乐甚赋诗为寿二首 ...

明代 释函是

五老亭亭靠紫霄,高低群绕万峰遥。儿孙既有儿孙福,长劫还他祖父娇。

偶得辛丑八月上华首台作不觉潸然复用原韵成诗聊写怀抱时庚申七月 ...

明代 释函是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

题拄杖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我凭汝力,汝得我立。汝我兮同心,不可转兮匪石。

绝夷险以进止兮,遵先贤之遗轶。行终古而勿替兮,挈斯人以跻乎峻极。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