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园八咏 其二 洗砚池

西园八咏 其二 洗砚池

明代 史鉴

试携宫砚洗洄澜,渍墨淋漓最可观。龙尾蘸波玄玉净,马肝浮水紫云寒。

风飘科斗文难定,月射方诸湿未乾。头白上卿临帖罢,又书封事献金銮。

诗人史鉴的古诗

送莫同知弟北归赴试

明代 史鉴

省墓才南下,辞家又北征。淮山临驿路,易水绕都城。

夜雨鸰原梦,春风雁塔名。遥知曲江畔,骑马看花行。

送稽挥使还长安 其二

明代 史鉴

行行西迈古函关,到处莺声似故山。当代名藩推陜石,今王大雅继河间。

香凝命服趋朝罢,乐奏轩县劳使还。戚里由来居肺腑,咨询长得侍宫班。

和张子静送游金陵韵

明代 史鉴

匹马萧萧一剑持,出门长啸向京师。生平不受公孙识,慷慨思酬国士知。

海内一家天地位,江东千里帝王基。文章欲借山川助,游说羞将口舌移。

沈老著鞭殊觉早,荀君张弩未为迟。义兴取道聊从便,溧水浮槎信亦宜。

绿树莺花堪对酒,青云轩冕本无期。新亭流涕成何事,独立春风细咏诗。

哭林侍御五首 其三

明代 史鉴

解绶归田日,相呼在驿楼。共嗟临水别,真作此生休。

忽得莆中问,今为地下游。空挥两行泪,寄与海波流。

夜宿奉先寺洪上人房

明代 史鉴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地迥诸天近,楼高片月明。

炉香清作供,漏水冻消声。爱此无生说,流连过二更。

紫阳庵

明代 史鉴

玉光薰天天帝怒,敕遣天丁劈雷斧。
电扫霆驱葬海中,散落南雷把雷补。
龙血淋漓凝紫琼,玉枝瑶草交莹英。
桂影兰香泣秋色,仙妾坐花吹玉笙。
千年老鹤噤不语,萧飒蛾眉愁神妪。
东望蓬莱一水间,黄尘霏霏正如雨。

游南峰寺

明代 史鉴

扰扰浮生鬓已星,南峰此日始来经。真僧化后今无马,野鹤飞归尚有亭。

清梵消声莲漏永,夕阳鸣磬石门扃。登车欲去犹延伫,满树啼莺正好听。

题吴铁峰家假山

明代 史鉴

仲子为山处,容人得屡过。峰峦平地起,水木到门多。

欲雨生云雾,经春长薜萝。流莺如惬意,百啭杂笙歌。

风入松 会稽

明代 史鉴

会稽山水尽知名。人在镜中行。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

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

采莲越女照人明。花下只闻声。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

许我他年来否,月明何处吹笙。

送凌汉章赴秦王之招

明代 史鉴

老大辞家西入秦,灞陵原上柳条新。医和自得生斯地,扁鹊于今见后身。

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一鞭已被君先著,怅望咸阳渭水春。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八 青湖夜月

明代 史鉴

水月原同气,高卑特异形。运行常不息,流动亦无停。

象纬昭天阙,容光小洞庭。浮槎失南北,隐隐数峰青。

送鲁举人廷瞻廷对

明代 史鉴

秋风动地起,原野忽萧条。之子远行游,心旌自摇摇。

中夜视明星,鸣鸡正嘐嘐。晨兴戒徙御,四牡一何骄。

倾城此送别,张席俯西郊。杳杳即长路,依依谢故交。

故交从此别,执手未能发。向夕起重云,白日光明灭。

维兹大廷对,尽言斯效节。效节自吾分,过此非所缺。

不闻刘去华,没世名愈烈。努力景前修,徽音慰薄劣。

送梅刑部彦常

明代 史鉴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慨慷。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

老骥志千里,游子怀四方。岂知辕下驹,局促徒悲鸣。

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

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救荒岂无政,何能补流亡。

秋高胡马肥,徵师守边疆。行者犯锋镝,居者供糇粮。

遣使出监护,冠盖恒相望。未闻奏捷功,声势徒张皇。

君昔在郎署,明刑凛秋霜。仁声久洋溢,远追于与张。

兹行定高擢,指日登岩廊。愿弘济时具,拯斯昏垫民。

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丈夫得行道,离别何足伤。

广州督

明代 史鉴

广州督,行勿迟。苗獠正猖獗,攻城及湮池。广民授甲日登陴,将军呼酒赏花枝。

广民析骸还易子,将军停舟看山水。广州督,勿迟迟。

戕民命,尸者谁。

题僧扇二首 其一

明代 史鉴

湖水泠泠山日低,上方台殿古城西。春游记得前年事,醉卧竹房听鸟啼。

忆秦娥 登保叔寺湖光宝阁

明代 史鉴

湖边寺。楼台旧是春游地。春游地。千花张锦,两山横翠。

西风阑槛秋无际。青山不改朱颜异。朱颜异。断桥残柳,伴人憔悴。

西园八咏 其三 松苍轩

明代 史鉴

长松户外郁苍苍,卷幔蛟龙势欲翔。韩起曾经誉嘉树,召公今又憩甘棠。

风生隐几聊闻籁,雨后呼童试采肪。君子由来善居室,吾乡亦有岁寒堂。

送节推华公谪官

明代 史鉴

张饮春江湄,送此倦游客。冠盖何营营,临行纷赠策。

吴人感恩深,攀路随充斥。行藏固由命,但为公论惜。

楩楠弃中野,兰荪槁深泽。良时难再遇,杳然山海隔。

黄鸟嘤其鸣,青骊逝安适。浮云忽归山,霖雨不成滴。

湛湛长江水,粲粲水中石。风波汨其泥,所遇非故迹。

惟其有本性,居然自清白。勿以穷自卑,徽音慰离析。

秦淮歌送陈文振

明代 史鉴

停君金叵罗,听我秦淮歌。长江西来几千里,沿洄直入台城里。

浮青荡绿南北流,至今犹号秦淮水。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满楼。

美人捲帘垂玉钩,太白仙人清夜游,酒酣乘月往石头。

棹歌渡淮水,倒披紫绮裘。英风撼五岳,豪气溢九州。

迩来四千四百九十五甲子,无人继此移山倒海之风流。

水光依然月如故,断云零落令人愁。岂无清歌与美酒,与子碌碌诚堪羞。

我歌秦淮歌,送君秦淮去。城西酒楼在何处,主人今非旧孙楚,且须痛饮歌达曙。

达曙歌,醉方寝。笑压吴姬股为枕,满身模糊覆宫锦。

明年我亦泛秦淮,手解金龟就君饮。

曹颙若载酒过访以诗赠别

明代 史鉴

一樽相对思依依,老大空悲始愿违。华发镜中看渐短,故人天愿信全稀。

黄梅雨少河流涩,绿树阴多日影微。欲把渔竿江海上,却愁风浪湿荷衣。

史鉴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