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汝其通观钱塘江

与汝其通观钱塘江

明代 史鉴

渺渺春江迥,无风亦有声。地平波动石,海接气浮城。

战马屯砂碛,潮头也世情。临流将唤渡,南向越中行。

诗人史鉴的古诗

点绛唇 闻歌

明代 史鉴

春夜厌厌,珠明玉莹双双见。惺愡言语。耳畔相思怨。

对酒娇歌,睨睆流莺啭。香风扇。花枝撩乱。月照鞦韆院。

吴元玉招赏牡丹以无都扶图呼为韵

明代 史鉴

洛阳花事久应无,胜赏今逢在旧都。春色祗缘人自惜,衰颜还藉酒相扶。

时无永叔谁重谱,座有徐熙合写图。夜静更持红烛看,满庭如昼鸟惊呼。

晤傅上人

明代 史鉴

宝石山中看雨,冷泉亭上闻猿。别后几场春梦,相逢又在祗园。

题杂画 其五

明代 史鉴

坐石看流水,晚来忘却归。鸳鸯见人影,惊起一双飞。

舟中偶成 其三

明代 史鉴

细草绿侵沙岸,野花红点青山。短棹自随流去,暮禽相与诗还。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四 东山雪霁

明代 史鉴

山峰尽奇绝,雪羃更精神。玉笋抽当震,瑶簪出奠寅。

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欲访仙庐迹,漫漫认未真。

海盐张方洲太守慰予室燬临行赋赠 其二

明代 史鉴

宿草回青柳放芽,东风随物付繁华。旧时燕子今何处,已自衔泥过别家。

送莫同知弟北归赴试

明代 史鉴

省墓才南下,辞家又北征。淮山临驿路,易水绕都城。

夜雨鸰原梦,春风雁塔名。遥知曲江畔,骑马看花行。

玩月和教谕陈启东韵

明代 史鉴

闽岭岧峣路几层,孤舟载雪兴难乘。中秋月好应同见,近海楼高不共登。

千里信音回旅雁,半生心事对寒灯。悲歌莫倚能弹铗,衣马轻肥让五陵。

图茔致思四首 其二 象山操

明代 史鉴

瞻彼象峰兮维麓陂陀,考昔早亡兮托体其阿。儿焚黄兮亲知不知,儿树未兮日益以多。

呜呼,谓天匪高兮谓地不那,生不父识兮悲其奈何。

之通州与吴永年饮别于垂虹亭

明代 史鉴

王事驰驱赋远游,野亭杯酒为君留。湖山有约怜同社,杨柳多君拂去舟。

花下歌声催越女,斗间精气解吴钩。明朝两地相思处,江北江南各倚楼。

行台燕别歌

明代 史鉴

行台老柏枝相纠,群鸟暮集声啾啾。台端吏散晚衙毕,相送使君天上游。

初筵济济月未出,满堂笙镛间琴瑟。流光迸彩天际来,上下通明若朝日。

金盘玉案相叠高,黄

慈节吟

明代 史鉴

薄命婴祸罹,良人忽摧夭。哀哉襁中忽,呱呱泣昏晓。

殉死非所难,奈此孤而藐。宗祊与族姓,所系良不小。

忍死少须臾,辛勤抚而保。盛年谢膏泽,潜身处深窈。

近市愧轲亲,延宾慕陶媪。忽成奉祠祀,春秋荐蘋藻。

身为朱氏妇,庶几以终老。荣名靡所图,节义乃常道。

悼轩公

明代 史鉴

东风吹雪沁春泥,曾倩吴僧半榻栖。惆怅重来不相见,野禽飞上曲阑啼。

剑偶

明代 史鉴

水流花落送残春,偶逐渔郎一问津。偶顶著鞭犹有迹,海滨驱石已无人。

风来野戍边声起,雨歇平原草色新。欲觅麻姑探消息,弱流清浅几扬尘。

游报恩寺

明代 史鉴

祗树阴阴辇路通,禅林遥在百花中。龙宫涌出疑天造,人力装成象鬼工。

仙梵入云闻下界,宝光浮日现虚空。长廊画壁看难遍,忽听鸣钟忆远公。

和石田自寿诗韵

明代 史鉴

流年今四纪,强半在城中。画好能名世,文成拟送穷。

趋庭欢令子,勿药喜而翁。昨夜灯前饮,清吟对阿同。

过横塘

明代 史鉴

西向横塘过,风凉天又晴。两山沿路转,一舸问津行。

野水飞云度,斜阳去鸟明。采莲人不见,遥听唱歌声。

孤山

明代 史鉴

一上孤山望,春波带夕曛。西来千嶂合,南下两湖分。

路绕前朝寺,云埋处士坟。画船归去晚,歌吹月中闻。

寄慈感寺一峰上人

明代 史鉴

能诗兰谷老,化去已多年。霅上一峰秀,灯前三昩传。

莲花滴漏水,月色照归船。记得长松下,曾参玉版禅。

史鉴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