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史鉴
水阁风多酒思凉,仙郎一曲和沧浪。祗今正是贤劳日,莫为鲈鱼恋故乡。
游冶城山 其二
东望钟山王气生,祖龙曾此费经营。太平天子于今应,赢得秦淮绕凤城。
图茔致思四首
群山巃嵷,孕厥灵兮。维石林林,粲列星兮。水泉交流,树罗生兮。
匪无谷城,可以藏兮。不如此之,安且臧兮。公孙独贤,行四方兮。
谁捍牧采,无毁伤兮。瞻望弗及,涕泗滂兮。
与刘佥宪珏沈启南周沈继南召紫阳庵联句
山为春城媚,鳌峰更可观。便当轻五老,何待觅三韩。
灵气知深郁,奇形惜太剜。俯身穿石罅,侧足上厓端。
岚重行衣湿,苔深步屧乾。小庵幽处缚,重殿卸边攒。
日近关常暖,霞封洞不寒。梦龛仙骨蜕,木象古真刊。
声宿鸣琴室,香馀拜斗坛。把芝呼白鹿,种竹引青鸾。
屡憩纯阳子,时游靖长官。曲阑凭玛瑙,横管执琅玕。
沆瀣非凡食,芙蓉是道冠。龙犹围故鼎,鸟解啄遗丹。
逸迹追何及,长生学不难。挥杯送双目,随鹤过江干。
游飞来峰
久图山泽游,苦为风雨款。惊雷破重阴,及晨光已显。
逶迤入幽深,厉揭度清浅。灵山传飞来,合涧互回转。
萝垂手可扪,松高盖惟偃。阳厓丹霞凝,阴洞苍雪满。
秀色如可揽,绝巘竟谁栈。众窍因风号,群芳迟春衍。
追念平生欢,历历犹在眼。匪无新相知,已少旧游伴。
老僧久见招,相携集閒馆。解衣任盘礴,览物适萧散。
形忘虑则消,情至心莫展。寄言同怀人,对酒歌勿缓。
登狮子山游卢龙观
玉辇宸游事已遥,尚遗台观在山椒。长江自古为天堑,王气于今属圣朝。
四海乂安兵久息,千年豪杰恨应消。徘徊忽动西游兴,欲借东风驾晚潮。
来阳楼八咏分题四首 其四 茶烟榻
定起茶初熟,烟生风更吹。村翁欲相候,惭愧鬓成丝。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七 杏村夕照
斜日章台下,杏花犹自红。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
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三 经上海县
岸崩桥易圮,水阔渡难招。浦溆遥通海,舟航半趁潮。
市声先旦集,野树未霜凋。明月如相识,依依伴寂寥。
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 其二
诏许推贤送上天,此行真不异登仙。郡中岂独闻三异,囊底何登受一钱。
已解铜章辞外补,定持霜简拜新迁。长洲苑里甘棠树,留与吴民说往年。
送邹师孔游维扬
怜君失意向天涯,雨歇虹亭日已斜。对酒不须嗟往事,渡江知是客谁家。
孤城犹系扬州郡,四海空传后主花。莫过雷塘吊陈迹,只今残柳尚啼鸦。
送严宗诚还金陵
送杨宗周归维扬
江亭酒尽客登舟,落木纷纷下未休。南路风波偏觉险,北方裘未正宜秋。
天垂迥野山横接,潮入平川海倒流。二十四桥行乐处,月明歌吹在层楼。
菩萨蛮 赠妓
柳腰清减花容瘦。眼波凝绿眉山皱。春去已多时。不堪听子规。
山逢时话旧。泪湿罗衫袖。对酒莫高歌。闻歌愁更多。
荻溪道中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八 青湖夜月
水月原同气,高卑特异形。运行常不息,流动亦无停。
象纬昭天阙,容光小洞庭。浮槎失南北,隐隐数峰青。
题僧扇二首 其一
湖水泠泠山日低,上方台殿古城西。春游记得前年事,醉卧竹房听鸟啼。
蓬壶道人
登高望瀛海,弱水何茫茫。巨鳌戴三山,屹立水中央。
金银为宫阙,玉树森成行。微风振其柯,泠然奏琳琅。
中有遗世士,餐霞仍
饮乌步顾氏村居有作
题沈启南画
营邱骨冷瘗青山,逸驾遥遥信莫攀。近说东阳得三昩,寒林今复见人间。
墓田八咏 其三 表柱秋风
华表揭新阡,峨峨奠荆楚。上有鹤飞归,时能作人语。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澄上人房紫牡丹开觞予以酒因诗以记
寄许克大
哨遍 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
玉蝴蝶 赠歌妓解愁儿
吊内阁陈某
沙溪夜泊柬沈启南
游三茅观
西园八咏 其三 松苍轩
送吴泽民归梅堰
答沈彦祥贺生孙作
西郭
听鹤
寄杭州友人
澉浦杨将军歌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八
题扇寄阎尚温
临江仙 赠余浩
十二月古中静以扇索诗
夜宿奉先寺洪上人房
送胡景明归
锡山道中闻子规
游宝石山有怀旧游诸友 其五
长相思 无题
慈节吟
兰陵王 与张子静李贞伯朱岐凤汝其通赏芍药
和张东海韵
许克大分教桐城道成余家留诗见柬赋以谢之
晚次丁堰 其一
墓田八咏 其五 镜池蟾影
寿司马三原王公七十
寄陜西干布政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六
南山道中
观海云院百丈泉
夜宿嘉兴漏泽寺宁庆山房
遗橘吴铁峰
久客无碍方丈赠觉源讲师
褚公庙乐章二首 其二 送神
赠汝其通
神乐观送沈启南
龟田
夜逾虎跑兰若
灵芝歌
云松辞
天目山
雨天即事
山中采菖蒲寿安晚老仙
送张世鸿还杭州
鹤舟
之通州与吴永年饮别于垂虹亭
广州督
图茔致思四首 其二 象山操
丰城篇
乌啼曲
暮春访沈启南道中作
金菊对芙蓉 雁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