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朱生回广陵

送朱生回广陵

明代 史谨

路出金陵向广陵,北风吹鬓晓寒增。北山自惯供吟眺,鸥鹭何曾管废兴。

汀畔系舟红叶树,水边归寺白头僧。到家未欲歌招隐,应待虞廷玉帛徵。

诗人史谨的古诗

白帝城晚眺

明代 史谨

城郭荒凉秋气深,江山如画一登临。中原自有刘文叔,应笑公孙错用心。

送魏御史

明代 史谨

北上金台去路遥,车轮齐动马萧萧。霜飞豹尾威严肃,山接乌桓影动摇。

执简夜看青塞月,入班朝侍紫宸朝。想回江左观风处,揽辔重过白下桥。

送金生丧母还乡

明代 史谨

千里家山抱恨还,落梅如雪点征鞍。慈亲异世音容远,孤子何时泪血乾。

鲤跃冰花思泽冻,乌啼宰木惨霜寒。想应去设墦间祭,石上新铭不忍看。

青溪道中

明代 史谨

路接秦淮燕尾分,落花飞絮昼纷纷。丽华妖血埋春草,卞相忠魂贯夜云。

塔耸长干当马见,鸟鸣抟黍隔溪闻。还经谢傅歌游地,古木萧萧挂夕曛。

寄助教史九韶 其一

明代 史谨

君卧湘江已十年,我今犹住五云边。溧阳分派元同谱,行李随身各旧毡。

松下长留看院鹤,客边谁送买山钱。隆兴宸翰须珍重,夜夜奎光烛九天。

元夕宴史广文宅

明代 史谨

五十年馀鹤发翁,喜逢今夕宴黉宫。喜阑月转三更后,火树花开一气中。

歌吹暗惊幽鸟梦,炉烟轻度落梅风。座中俱是天涯客,安得明年此会同。

题潇湘八景 其六 远浦归帆

明代 史谨

洞庭湖上岳阳楼,阑外波光接素秋。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和谢同知九日陪铁史宴湖亭

明代 史谨

会稽铁史谪仙才,共宴湖亭菊正开。远水接天飞白雁,好山倒影落金杯。

已同谢朓题诗毕,不见王弘送酒来。犹忆去年沈醉后,铁龙吹上越王台。

寄静学蒋院判次韵 其一

明代 史谨

白发相如兴欲飘,毫端才气接神飙。丹心捧日朝临殿,玉佩穿花午散朝。

为伴但知龙剑在,看山未惜马蹄遥。醉来或坐溪边石,唤取东坡贮月瓢。

荆州关帝庙

明代 史谨

华夏无双士,存亡镇此州。未涓庞德恨,已中吕公谋。

古径松阴合,雄刀杀气收。我来增感慨,日暮更迟留。

峡中和裴日英韵

明代 史谨

酒酣聊复岸乌纱,影堕船窗见落花。影浪堆中经万里,野猿声里过三巴。

相刘诸葛非凡器,帝蜀公孙是井蛙。我向百蛮君入楚,片时分手各天涯。

题松窗听雪卷

明代 史谨

六出随风散紫冥,庭前俄失万松青。疏帘堕影觉微响,落叶有声无此清。

万虑已空心似水,一尘不染色铺琼。晚来听罢呼童扫,要把长镵取茯苓。

题琅邪山图

明代 史谨

绿树阴阴石径斜,诸峰罗立带琅邪。云深亭观知多少,谁是庐陵太守家。

题王羽士山房壁

明代 史谨

夹道松阴晓正浓,松间倚杖立东风。静观天地元无我,不怕羲和善御龙。

万壑暗云芝草绿,一帘春雨杏花红。与君就觅陶弘景,知在三茅第几峰。

竹窝为司叔端赋

明代 史谨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

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

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

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

挽景文伟

明代 史谨

绝域归来几万程,偶婴斯疾卧延平。青骡忽报蓉城去,白鹤空依蕙帐鸣。

驿路断云随旅榇,关河落日照铭旌。今朝归葬吴山侧,泪洒鸡坛忆旧盟。

蜀山道中

明代 史谨

盘盘鸟道接峨眉,剑阁横空北斗低。羁思不堪过夜半,万山深处一猿啼。

松雪轩

明代 史谨

九龙山高倚天碧,万个长松各千尺。蒋诩巢云居上头,我来须用登山屐。

长镵卧苔斸苓罢,北风怒号云墨色。顷刻瑶花捲地来,敝裘不禁寒气袭。

松间琢白声摩空,彷佛置我琼林中。虬枝难辨护巢鹤,鸠杖或遇寻梅翁。

知君从此号松雪,兴趣颇类吴兴公。呼童禦寒列尊俎,松雪交辉映窗户。

笑谈浑在水晶宫,赋咏惟誇少陵父。醉折松枝扫松雪,石鼎烹茶待明月。

松风忽起雪凌乱,画思诗情总奇绝。为君写作双清图,挂向高堂夺炎热。

送月沧海之天界寺

明代 史谨

手策筇枝出故乡,宝花随处落天香。老夫未奉徵贤诏,开士先登选佛场。

两岸蝉声红叶树,半盂山果赤松粮。悬知到日还思我,吟倚层楼送夕阳。

题迎慈堂卷

明代 史谨

家住鄞城近海陬,忽惊风雨命如沤。母投淮甸三千里,子落蛮烟二十秋。

别后死生无处问,心中哀痛几时休。今朝喜遇钟山下,尘暗荆钗雪满头。

史谨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2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