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送阿公往朱厓

春日送阿公往朱厓

明代 释今严

共怜芳草绿空阶,为爱溪山动远怀。孤锡已曾跨紫塞,片帆今又到朱厓。

暂于此日无多事,留向他年话亦佳。早晚若逢虬髯辈,与他摩顶侍空斋。

诗人释今严的古诗

栖贤寺寄怀顿修诃衍 其一

明代 释今严

尝疑别赋销魂语,道是江淹好过情。千日离思惟有梦,十年怀抱始相应。

每从天际窥帆影,想见虚廊忆履声。吴越江山不可问,那堪重与话三生。

首春过南昌访徐巨源

明代 释今严

南州高士后,孤隐石门閒。两载期相见,方春始下山。

文章颜谢侣,风致应刘间。未得看中论,踌躇空往还。

丁酉初春登滕王阁 其五

明代 释今严

为爱江楼日再寻,江蓠初绿雁归心。新看画栋珠帘起,暗忆鸣銮佩玉临。

边马频嘶沙月晓,清笳一奏渚云深。閒情似我亦惆怅,微雨潇潇共苦吟。

伐木吟四首 其四 怀破公

明代 释今严

窗虚月影暗,微雨响疏疏。不觉伤留滞,翻然念起居。

道心知日损,瘦骨近何如。江上几惆怅,都为欲寄书。

观春燕有作 其三

明代 释今严

帘外呢喃若感恩,黑衣憔悴意空存。正伤东府非王谢,肯向昭阳托梦魂。

松径易衔新草色,粉墙难叠旧巢痕。微生暂寄曾何定,一夜秋风归海门。

舟过飞来寺

明代 释今严

乱峰历尽见荒岑,胜事当年不可寻。古佛有光随日转,石幢孤影向江深。

未秋高树先摇落,薄暮疏蝉空好音。身似萍蓬何所感,忽然又作越人吟。

百合诗 其一

明代 释今严

石壁西边古涧东,绿陂浓荫隐香风。孤根寄去一丘外,素蕊开时六月中。

嘒嘒晚蝉山寂寞,泠泠疏磬月朦胧。閒心此际分明极,玉质幽香迥不同。

金井潭观游鱼

明代 释今严

日动畏高影,应嫌水至清。鼓琴人已往,濠上叹方生。

我丧残同域,尔无哀乐情。寂寥天地内,持此向谁鸣。

丁酉初春登滕王阁 其一

明代 释今严

胜标藩国千年后,行客登临每在兹。栏槛喜看新黛色,风流想见盛唐时。

东风遥忆锦帆疾,羌笛翻怜玉佩迟。堤柳渐随芳草绿,长江依旧镇南垂。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 其二

明代 释今严

又逢岁晚客心惊,病骨遥怜万里情。长听哀笳吹汉曲,几看边月照秦城。

山中薄雪难为赋,塞外重裘尚厌轻。芳草绿时相忆否,江南二月好莺声。

石人峰腊月菊花

明代 释今严

敛息危峰坐,落英满涧阴。重矜柔弱质,亦得岁寒心。

根不寄篱下,香能待雪侵。何人餐不尽,起我一长吟。

伐木吟四首 其二 怀诃公

明代 释今严

一从溪上别,幽独迥无邻。性以孤能寂,心从冷处亲。

听莺迟好友,临水叹伊人。亦是寻常事,兴怀每怆神。

夏日过诸子村居留赠

明代 释今严

入门暂相见,不负昔年闻。师友一堂内,须眉各自分。

种松怀夜月,开阁待秋云。语及安心际,蹉跎欲愧君。

秋日留滞虎丘怀庐山栖贤寺

明代 释今严

影寄吴中第一丘,惊看去燕恨淹留。登台坐石随人事,送夏迎秋只自愁。

金井桥边新水月,玉渊潭畔旧松楸。微霜欲晓轻烟晚,谁共閒吟恣遨游。

百合诗 其二

明代 释今严

未得芳名挂楚辞,都缘清绝畏人知。休誇玉树临风好,想见红蕖映日时。

姑射山头空有梦,蕊珠宫里正相思。可怜影没荒岑外,惆怅残阳欲待谁。

过宝积寺探景泰禅师卓锡泉

明代 释今严

地辟萧梁代,幢标南汉年。登临吾辈重,怀想古人贤。

宴坐消长昼,清言入暝烟。更忻情所乐,一饱杖头泉。

寄达此上人

明代 释今严

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

杪冬登玉川门 其二

明代 释今严

浑身浴雪一登临,不负多年山水心。门瞰烟波当月出,帘垂风雨听龙吟。

层崖但见苔痕旧,绝壑长如秋气深。几度欲歌招隐曲,恐惊幽客夜相寻。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 其三

明代 释今严

道法多年叹陆沉,令人怀古更情深。令期慧业同他日,岂谓蹉跎尚至今。

箕子旧封知问礼,苏卿雪窖几长吟。从来练达都经历,相见应知慰夙心。

崧台夜泊

明代 释今严

野色苍茫日易昏,萧条风物似梁园。数声鼍鼓催残月,一派铜刁乱海门。

玉殿暗销秋草醉,平台长共暮云屯。重华寂寞湘江冷,梦到苍梧亦断魂。

释今严

释今严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7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