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何石人仿王叔明笔作画赠余入匡山竟不果行题此

何石人仿王叔明笔作画赠余入匡山竟不果行题此

明代 释今沼

住山烦为写山容,半幅阴晴壑万重。风过泉声来绝壁,云疏鹤影落高松。

清斋似对西林客,落日疑听北岭钟。何事乡园留滞久,石桥边畔草茸茸。

诗人释今沼的古诗

中渡作

明代 释今沼

偶随潮水去,缆放水津开。半日未百里,前山时几回。

同舟济海客,息帆越王台。予独投村浦,鸣鸦入草莱。

塔影

明代 释今沼

槛户淩虚影倍长,羲和高臬候青阳。涵灯未透琉璃影,浮水初韬舍利光。

风到草间吹欲转,日中沙界迹偏藏。焰埃幻灭劳相问,惟向清阴礼法王。

赠刘菭石宪副归荆南

明代 释今沼

十年旅宦梦潜溪,乱后归帆路不迷。乱鹆砚携端水署,橘橙家到洞庭西。

栽菱渡口来渔父,酿秫厨边卧鹿麛。谁候太常斋满日,叩门壶榼手亲携。

送何兵曹拜命赴端州行在

明代 释今沼

新加露冕拜纶丝,远水寒山木落时。天子刻期传诏诰,三军指日罢旌旗。

思乡欲上高崧路,望阙先扳古桂枝。别后若逢佳节近,数丛黄菊拟东篱。

何石人仿王叔明笔作画赠余入匡山竟不果行题此

明代 释今沼

住山烦为写山容,半幅阴晴壑万重。风过泉声来绝壁,云疏鹤影落高松。

清斋似对西林客,落日疑听北岭钟。何事乡园留滞久,石桥边畔草茸茸。

省英卓今病因留宿旅舍经旬临别赋此 其一

明代 释今沼

一岁一相见,清容况不同。爱山閒换舍,调药漫催童。

曲巷深春里,空庭细雨中。南邻池馆静,日暮共茏葱。

赠郭亦知参军

明代 释今沼

盛朝身属邮亭长,越岭燕台走马闻。壁满题诗当路客,堂多勒铭教儿文。

重辎几散黄巾栅,深巷閒拖白练裙。昨约林僧扫园径,半庭残叶落纷纷。

雷峰山寮寄徐四同

明代 释今沼

自住上方聊寄迹,山窗长在竹竿边。昨来是处秋风好,忆尔生时明月圆。

捧橘定知怀袖阔,食梨应喜弟昆连。偶拈茗碗生閒思,却记前年共酒筵。

赠蜀中喻胜力居士

明代 释今沼

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

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閒。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

咏井

明代 释今沼

惜此井泉长不改,寒光迥出碧梧疏。寒床蛙鲋资清渗,石甃朝昏上气虚。

湕渫漫随孙楚赋,清滢空冷傅咸居。年来频梦城东宅,贫巷萧条自晏如。

秋日华首台院

明代 释今沼

山衔古寺秋,石路晚幽幽。谷掩云移树,钟残月在楼。

烟萝和露滴,风叶乱泉流。禅暇閒来往,东西溪上头。

晨起阁上望秋色呈黄杯湖

明代 释今沼

朝光透檐隙,孤客晨兴候。百感易来晨,况复引东首。

园幽萃群植,窗虚爽明岫。轻叶响深阶,微霜结寒甃。

疏落惜鸟栖,飘荡怜云骤。缅想登高人,披衣步林茂。

养拙咏楚骚,视履观周繇。懿彼幽潜姿,没齿泯祥咎。

宿西樵与麦徐二君夜寻陈元孝山楼

明代 释今沼

寻幽曾不远,松石旧经行。不记下山路,空闻流水声。

林深疑月暗,洞广觉天晴。俱是樵苏者,谁能辨姓名。

再过白衣寺元约上人山房

明代 释今沼

重访支公叩上方,数栏花木闭禅房。旧栽松菊侵山径,新种梧桐近井床。

僧定蝉声连静室,鹤归松色带斜阳。浮生但觉身无住,唯看青山忆故乡。

挽台设师

明代 释今沼

尚忆溪桥遇我师,自挑衣履到山时。自谙细行劳皆喜,远赴檀那病不辞。

寒骨似霜流辈服,夜坛无食野魂悲。供亲捆屦终难待,几日春条为倒吹。

咏蜀葵花

明代 释今沼

旭日散朱扉,名花宫锦姿。宝钗沾夕露,剉檗染秋衣。

野雀下不见,狂蜂隐未飞。片心应待照,辛苦为君欹。

春楼

明代 释今沼

绿屏春晓露珠稀,地尽南天草木葳。石角柳芽风不到,小窗梅绽雨初微。

身随玉液寻仙侣,手捻沉香事小妃。碧草远郊人寂处,开帘唯见燕双归。

秋日效齐梁体

明代 释今沼

疏柳带馀晖,前山淡映扉。砌鸣蛩告入,檐语燕辞归。

篱折夕餐尽,池乾元服稀。所思日云迈,征雁杳南飞。

和李直庵先生七夕酌酒怀友

明代 释今沼

正好衔杯夕,离离天上星。淡云流远汉,微月下中庭。

玉匣开仙缕,银灯照凤軿。莫愁双剑别,且待玉梭停。

哭英卓今 其一

明代 释今沼

庭阴叶摇摇,不知此何舍。灵立故人名,恍忽恸哭罢。

惟是供病作,棂轩敞清夏。织簟犹未成,参差若倾卸。

犹馀两僮仆,龃龉廊庑下。达士信所归,庶以及物化。

独有柩前灯,炯炯如辰夜。

释今沼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