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友人村居

访友人村居

明代 释今沼

桃红村口路,春水没来津。木榻移深巷,尘书绕病身。

秘方求道叟,新曲试伶人。过值春兰节,爱君园砌新。

诗人释今沼的古诗

閒园怀朱子

明代 释今沼

清秋云物趣,暮适閒园心。独见池边树,同栖烟外禽。

露光微上叶,霜气暗疏林。远念羁游子,离居直至今。

与英卓今坐邝无傲轩西待雨

明代 释今沼

仲春足和惠,众物相待发。故人耽积疴,友我憩林樾。

边村凭善邻,轩牖向虚阔。颇类郊西郭,旧畴见新伐。

薄阴始闻雷,殷渰试轻勃。良怀物与并,悦泽生容发。

洒空已舒润,楹檐坠未卒。陂花望欲浑,海树看弥没。

邝子务及时,为栏资所歇。荣橘已飘香,栽桐更逢杌。

嗟予抱纤尚,远道载饥渴。湍泊与斯人,缄情谢时达。

咏蜀葵花

明代 释今沼

旭日散朱扉,名花宫锦姿。宝钗沾夕露,剉檗染秋衣。

野雀下不见,狂蜂隐未飞。片心应待照,辛苦为君欹。

戏效杜体

明代 释今沼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和李直庵先生七夕酌酒怀友

明代 释今沼

正好衔杯夕,离离天上星。淡云流远汉,微月下中庭。

玉匣开仙缕,银灯照凤軿。莫愁双剑别,且待玉梭停。

柬秦山人

明代 释今沼

闻君入城去,昨为秋光还。霜警栖松鹤,风鸣近海山。

破炉思药气,病肺想童颜。独步松萝影,残蝉待款关。

七夕何园寄邝无界

明代 释今沼

微明初月夕,念子隔严城。予复无家别,他乡池馆清。

鹊飞常近汉,萤度亦流星。沉郁终何望,中宵风雨兴。

明月落谁家为孟陬赋

明代 释今沼

三五流光四望同,盈盈如玉锁深宫。初经邺下晖渠沼,乍落淮南眠桂丛。

隐树胧华珠箔暗,过花移影玉楼空。多时死育何须问,顾兔应生在股中。

放翠鸟

明代 释今沼

小鸟炎州秀,凭生但水鲕。难教笼笯好,徒惜羽毛奇。

密荻劳君事,长天积我思。罾罗前未远,慎憩映塘枝。

咏井

明代 释今沼

惜此井泉长不改,寒光迥出碧梧疏。寒床蛙鲋资清渗,石甃朝昏上气虚。

湕渫漫随孙楚赋,清滢空冷傅咸居。年来频梦城东宅,贫巷萧条自晏如。

送王邑宰佐宣城郡

明代 释今沼

紫泥初拜谏书清,善政弦歌在武城。五马近依新雨露,三年从拂旧尘缨。

南来崇岭千峰出,北望衡阳数雁征。此去裁诗秋正好,谢公楼上月初明。

九日泛舟同梁器圃怀徐圣甫

明代 释今沼

自客水村里,登高仍泛舟。凫鹥分渚月,鸿雁急霜秋。

篱菊无从把,山萸难可求。有怀成远梦,兹夕在高楼。

酬罗仲髯因苏未仁过钟山同坐月兼附见讯时余与徐圣甫游西樵

明代 释今沼

清秋泉籁发,杖策欲穷源。何意山扉下,枉来良友存。

高人共清夜,好月自明轩。此际碧天叶,萧萧摇我魂。

哭英卓今 其二

明代 释今沼

畴昔与我言,贞脆各有终。会须出三界,静以观诸空。

奈何抱志没,所愿弗获从。新诗日懒成,行书暂能工。

弱冠弄柔翰,当世罕其踪。予方师尔书,犹恨失所宗。

天椓自天丧,咄嗟吾道穷。

就麦子小榄馆别钟山诸子

明代 释今沼

何事意不适,所求仍友声。相随及春鸟,忽异故林鸣。

我去玩芳草,汀兰逐岸生。衣间倘同佩,掇取报亲情。

送人归闽中

明代 释今沼

闽山粤水无多异,为积羁愁始欲归。离绪暗滋伤逝恶,客心长计浪游非。

从经海岛诗偏怪,欲别林僧话转稀。世故为儒谁可奈,苍苍苦觅旧渔矶。

赠郭亦知参军

明代 释今沼

盛朝身属邮亭长,越岭燕台走马闻。壁满题诗当路客,堂多勒铭教儿文。

重辎几散黄巾栅,深巷閒拖白练裙。昨约林僧扫园径,半庭残叶落纷纷。

千佛道场即事

明代 释今沼

锦角幡旌喷沫烟,栴林龙象率陀仙。观成万象金光涌,礼遍千名梵响圆。

花树齐发催百鸟,香渠分供出诸天。萧郎夙慧多生事,眼见池开上品莲。

招隐诗 其一

明代 释今沼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风发。披衣试素微,搴帷见明月。

皤皤漆园吏,拮据乱世哲。世途险以难,中道易故辙。

贫贱夙所安,荣华焉所设。幽谷有崇兰,怀芳度严节。

贮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缬。如何妙佳人,旷今音尘绝。

初秋与诸子登宝莲寺风雨大至

明代 释今沼

近海炎云变,经秋林壑移。炉烟轻欲灭,园木重能垂。

凉气添深竹,流波瀰漫池。閒情各为默,端坐待成诗。

释今沼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