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秋意足凄冷,归心只自怜。乱峰分落照,只雁度遥天。
拙学千金帚,浮生上水船。含晖亭畔月,最好别时圆。
陈孺人
静正成家道,贤明训子孙。园林冬出笋,霜露早摧萱。
有泪瞻遗像,无言似倚门。伤心夜台月,不照再承恩。
张宰湖山堂
别来萍梗浙东西,得向湖山手重携。风定波间鸥出没,云深天阔雁高低。
拟将脩竹题归隐,长恐扁舟路欲迷。明日棹歌回首处,苇花蘋叶冷凄凄。
天姥
自登天姥岭,飞雪满千峰。采药难寻径,啼猿不见踪。
赤城应改色,白道定相逢。渐觉吾庐近,微闻日暮钟。
酬上官右史
住山今几年,归兴只飘然。野水无边际,浮云自变迁。
螭坳曾侍立,渔火对愁眠。二老成来往,三生定有缘。
送赵守寺丞除郎
专城不两年,千骑促朝天。星宿明前席,江神护奏篇。
梅开堠亭雪,柳绽御楼烟。怅望寒汀晚,芦花一钓船。
归涂雪
蹇驴骑破野村前,爱惜飞花懒著鞭。到得归来山舍晚,竹篱遥认煮茶烟。
吊无著塔
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须惆怅启颓砖。路傍多少麒麟冢,转眼无人赠纸钱。
陆教授致政
去秋哭子过蒸山,岂料今年逝不还。自是广文甘独冷,卑从神武乐高闲。
枌闾南望无回日,莲土西归觉梦间。同队相看成白首,先将老泪为君潸。
桃红菊
桃叶桃根逐水流,冷烟凉月几番秋。篱边强作春风面,满地黄金不替愁。
和上官右史韵
虽然身世两相违,不以无为碍有为。偶被闲名难免俗,因将黄叶强题诗。
一年好是中秋节,万事能如采菊时。自古圣贤观出处,只今谁解帝王师。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二
淮云吹过浙西山,只在皇华指顾间。天际悠悠无定向,愿随霖雨不知还。
归旧隐
六载城尘闹压头,一朝脱屣返林丘。一山不远迎人笑,绿水依前绕郭流。
随意野花开欲遍,尽情幽鸟语相留。门前若有敲门客,多谢山阴王子猷。
酬张槎溪
一笑相逢白下城,秋光满路雨初晴。沧江上与天河接,应是乘槎到玉清。
送孙教授翔父
泮宫留不得,廊庙叹才难。远送嫌江碍,深思上阁看。
菊开秋意足,雁到水天寒。德释关民社,何须问改官。
寄上制使贾端明二首 其二
天台山压众峰高,极胜穷幽是石桥。在昔一诗留翠壁,至今万壑响青霄。
淮南草木皆沾润,塞北烟尘即便销。将相功名古来有,可曾江上问渔樵。
寄御史王少卿
朝阳有鸣凤,天下喜初闻。去棹轻如叶,閒心淡似云。
杯羹留奉母,一饭不忘君。千古濠梁水,流清涤世氛。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七
兰生在深林,众草相陆沈。微承雨露滋,积受霜雪侵。
幽芗时一吹,樵牧空见寻。采采当我前,远此违世心。
江上雪
人道瓯闽不识寒,北风吹雪夜漫漫。断蓬折苇沧江上,只作淮南旧日看。
送沅清溪游江西
桐庐山下水,彻底照人清。流向西江去,吟高旧日声。
洪崖千丈雪,黄鹤一楼晴。知是何时到,随缘不算程。
和魏侍郎登虎丘
朱轮千骑出行秋,览胜须登海涌丘。水与天光远相接,云遮山色半如羞。
先贤祠下修时敬,古剑池边记昔游。醉墨淋浪足酬唱,归来鼓角动城头。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寄江阴史君尹梅津
天台山中十首 其十
所寓
时敬庵
用赵倅韵二首 其一
湖上秋日
和方新恩
琴川图
次方蕙岩行春韵
别菊
赵计议半云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一
送祖书记之武昌
华夷图
次陈平甫提干晚春韵
送月上人之东州
客陈园二首 其一
送江西益禅人
题陈藏一山房
与郑明府四首 其二
次柳倅见寄
送陈省元归通川
牧野图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二
菖蒲田
与郑明府四首 其四
林酒仙
高辇院
和天目送行
舟中雪
送僧游岳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一
用赵倅韵二首 其二
舟别浦禅师塔
送僧归武昌
挽高鼓院
寄南叔凯
送正西堂
陆主簿
杜少陵像
池梅
题饮仙图
西园晚春
和天目见寄
礼嵩明教塔二首 其一
清月溪
送深禅人归衡岳隐山
和白玉蟾韵
足庵寄朱新父
次吕教授游江心韵
送方常簿赴召
送张明府知黄岗
和宋松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