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桃叶桃根逐水流,冷烟凉月几番秋。篱边强作春风面,满地黄金不替愁。
赠四明赵秀才
梅雪初消柳欲金,弄春天气昼沈沈。当时东越西吴事,试上高台为一吟。
初至建邺
六朝陈迹认应难,只有春风燕子还。陌上花开又花落,看人来往是钟山。
和上官右史韵
虽然身世两相违,不以无为碍有为。偶被闲名难免俗,因将黄叶强题诗。
一年好是中秋节,万事能如采菊时。自古圣贤观出处,只今谁解帝王师。
和赵寺丞中秋韵
太守能诗赵倚楼,良宵开宴领清秋。挂檐玉鉴明如洗,划汉银河近欲流。
雅兴自来轻庾亮,颂声翕尔变营丘。关河万里须长啸,莫问膏腴在橘洲。
怀吴中
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乾渡水人。
清月溪
万劫高超一念轻,来非住相去何曾。定逢葱岭当年使,谁访洪川旧日僧。
舍利未安无缝塔,伽梨空对短檠灯。凌霄多少薰风泪,吹入淮南紫翠层。
石湖晚泊
磨子峰头日已倾,楞伽塔顶月初生。鸱夷去后烟波冷,怅望吴台与越城。
送张明府知黄岗
去作黄岗县,风寒护上流。近时登要路,皆用试边头。
赤壁应无恙,雪堂还在不。多将民疾苦,归日奏宸旒。
水心先生挽章二首 其一
归自金陵后,情疏狎隐沦。身缘忧国瘦,家为著书贫。
江海星沈夜,池塘草不春。门生天下是,椽笔付何人。
与郑明府四首 其四
天外横河泣露寒,中秋月好傍楼看。高标不及康庐远,难博渊明一笑欢。
陆主簿
洽人恩惠在乡闾,石有玙璠水有珠。爱日欲烘阴枳棘,寿星怅望落姑苏。
池台旧宅流沧海,丘垄新封近太湖。却忆渡江同到处,寒城渺渺夜啼乌。
送周伯弜帐管
不见山楹喜见君,才名端不愧芳尘。才云自古迟佳士,白发如今尚选人。
鹦鹉洲边文寂寞,滕王阁上句清新。相逢无语又相别,红叶残阳野水滨。
寄题孤屿琚师半云
江上悠悠寄此身,一间茅屋半边云。长年相伴闲怡悦,去住无心不用分。
舟中雪
扁舟泊晚橹咿哑,飘洒随风整复斜。照夜初疑篷背月,隔溪遥认树头花。
村深浦远人迷路,苇折荷倾雁著沙。渔父披蓑归去后,带烟茅屋两三家。
中秋下含辉亭
秋意足凄冷,归心只自怜。乱峰分落照,只雁度遥天。
拙学千金帚,浮生上水船。含晖亭畔月,最好别时圆。
竹邻
虚怀似此君,所至爱为邻。寒影过墙绿,清风无俗尘。
恐孤栖凤侣,不作钓鱼身。昔有吟人癖,移家更苦辛。
忆冯宗谕
去岁无辜出帝乡,石头城下水云长。凤凰台上多今古,李白题诗恐断肠。
张宰湖山堂
别来萍梗浙东西,得向湖山手重携。风定波间鸥出没,云深天阔雁高低。
拟将脩竹题归隐,长恐扁舟路欲迷。明日棹歌回首处,苇花蘋叶冷凄凄。
润云
高结据空虚,吴中大隐居。碧云生暮景,清气浥楼书。
座上通玄客,门前长者车。东隅贯休阁,相望复何如。
菖蒲田
一从神武挂冠缨,便入千峰适性情。已向耆英逃姓字,肯因杨柳作歌行。
石田水冷菖蒲节,茅屋云深薜荔荣。白发山僧知此意,时时来听野泉声。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送深禅人归衡岳隐山
访方蕙岩不值
写照王肖岩
汤西楼新居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一
碧沼
桃红菊
送印宝章知温州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一
与郑明府四首 其三
立虚舟游洞庭
叠石
足庵寄朱新父
天台山中十首 其四
送祖书记之武昌
西园晚春
送正西堂
天台山中十首 其八
寄池阳许史君
送尹教授
雪中访赵守宗簿
同游归故隐
姑苏台放生
陈府判
湖上秋日
得坐
送致政许朝请
吴荆溪大监
云谷日者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一
秋日庵居
寒岩
江上雪
晓过吴江
吊无著塔
酬张槎溪
寄郑司业直院右史
赵计议半云
题陈藏一山房
和天目送行
和方新恩
与郑明府四首 其一
拟寒山吴下庵居
题杨梅山人渭川图
啸岩
过无怀故庐
狼山池上有感
时敬庵
别菊
客陈园二首 其二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二
用赵倅韵二首 其二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