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景和尚号石庵

景和尚号石庵

宋代 释智愚

空岩为怀薜萝门,天巧浑无斧鉴痕。
花鸟不来云自合,竖拳消息与谁论。

诗人释智愚的古诗

游棲霞观

宋代 释智愚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
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
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赓静学林府判游天泽

宋代 释智愚

古道兼禅到,躬行得几年。
乾坤资定力,心月鉴前缘。
一静人难学,三生话未圆。
老来重有约,不在北山边。

送小师无二回中川

宋代 释智愚

蜃江来访竺山春,贵尔寻师已得人。
莫学横趋未归客,至今尘土满衣巾。

偈颂二十四首 其五

宋代 释智愚

人间无,天上有,往往无人脱窠臼。四海娟娟洗玉魂,九野茫茫白兔走。

寒山子,不关口,也落马驹群队后。

法云首座请赞

宋代 释智愚

咿呜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东换西。拱良工手,破衲僧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应无方

宋代 释智愚

两脚蹒跚林叶稀,去来初不涉离微。
灵机示转已先照,踪迹拟从何处归。

缘对

宋代 释智愚

石床偃月梦魂冷,溪水写真癯影清。平生矻矻自忘我,世外不知谁可盟。

偈颂二十四首 其十六

宋代 释智愚

春入湖山,先放花明。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透声透色,绝类离伦。

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且望阙酬恩,如何祝赞。

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偈颂二十一首 其四

宋代 释智愚

闹不如静,忙不如閒。静闹俱泯,谓之得理。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题净业图

宋代 释智愚

鍊行修身结佛冤,未曾说著齿先寒。老来不愿西方去,乐得阎浮眼界宽。

庄宗宣兴化问答图赞

宋代 释智愚

君臣庆会豁余机,百亿山河尽贡归。
拈起太平无价宝,乾坤何处不光辉。

僧字止中

宋代 释智愚

鍊实而食,择木而栖。灵灵自晦,物物难齐。秋敛巢虚睡稳,梦破月印清溪。

送了侍者游台山

宋代 释智愚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
已慢示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

电岩相者

宋代 释智愚

妙处未形三寸舌,神眸一烁更无馀。季咸退舍许负死,湖海识人方见渠。

谢芝峰交随惠茶

宋代 释智愚

拣芽芳字出山南,真味那容取次参。
曾向松根烹瀑雪,至今齿颊尚余甘。

远尘轩

宋代 释智愚

开窗种修竹,鉴石搆方池。
良夜月来此,劳生几个知。

偈颂十七首 其八

宋代 释智愚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端书记赴云城辟命

宋代 释智愚

不游文苑入祇园,刍草风香春正妍。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万松山赠张省元

宋代 释智愚

钻仰无门扉不通,静如古井鉴秋容。乐天自得道中术,时引清风吹万松。

上四明守黄侍郎辞延福

宋代 释智愚

雨化仁陶德愈馨,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观政,却与鄞江一样清。
释智愚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23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