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乐樵

乐樵

明代 释宗泐

明时忘世士,所乐在樵苏。自无钟鼎念,此心常宴如。

清晨砺斧出,孤云引行裾。薄暮负薪入,明月照庭除。

新篘已在瓮,邻叟行可呼。大瓢喜满眼,醉后歌呜呜。

青天若覆盂,白日无根株。不见北邙道,贵贱同丘墟。

诗人释宗泐的古诗

送罗斛使者郭元恭归国

明代 释宗泐

危樯钜舶在津亭,一曲商歌酒半醒。新水曲江过北固,好风十日度南溟。

瘴云起处桄榔黑,毒雾开时岛屿青。到日蕃王应劳来,皇仁无外说朝廷。

赞佛中

明代 释宗泐

成觉道兮坐宝莲。金容赫兮螺髻旋。威德圣兮福慧全。三身具兮万行圆。

演一音兮龙象筵。应群机兮施化权。由杂花兮至鹿园。大小乘兮假蹄筌。

彼诸子兮悔应愆。运大车兮等无偏。嘱王臣兮法流传。末拈花兮妙无言。

三百会兮五十年。度弟子兮陈如先。量虚空兮知其边。赞功德兮何由宣。

清源洞图为洁上人作

明代 释宗泐

泉南佛国天下少,满城香气栴檀绕。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

清源古洞尤绝奇,花酒仙人颜色好。蜕骨岩连太碧霄,晋代青松三四抱。

高攀南斗不满寻,下视沧溟才一沼。长年钟磬度寥寥,四月笙歌来扰扰。

青厓不雨飞白泉,紫泽未春生碧草。鹤鸣洞口月苍苍,猿挂树枝风袅袅。

上方精舍秋叶红,山人不归萝屋老。不须惆怅看画图,去去长歌海天晓。

萝壁山房为趣上人作

明代 释宗泐

石壁挂青萝,禅房在其下。松枝裁作扉,茅覆不用瓦。

若人百念忘,襟怀自潇洒。行看坞云生,坐听岩泉泻。

怡然朝复曛,在已无取舍。于中亦不存,何有空与假。

一从入山来,见山不见野。寒拾千载人,谁是同流者。

长安少年行 其三

明代 释宗泐

腰下青蛇鞘里鸣,一身长为报雠轻。今朝莫共空街语,京兆新闻广汉名。

赋一曲亭送赵本初待制致仕归越

明代 释宗泐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

晓出吴门

明代 释宗泐

晓出吴门有北风,片帆高挂一飞鸿。如骑鹤背行天上,似听猿声下峡中。

杨柳人家迷咫尺,蒹葭渔唱隔西东。十年霸业同朝露,回首苍茫故垒空。

淮之水一首送别

明代 释宗泐

淮之水,向东流,水流只载行人舟。舟行如飞水如射,一日可到吴江头。

何不载此离情去,掷向天涯不知处。濠梁有客今白头,望断孤云海天暮。

近闻方东轩新造轩成复用前韵赋诗以寄

明代 释宗泐

移家淮甸久,玉树已成林。江汉放情早,文章用意深。

雅无浮俗态,独有古人心。庄舄何为者,区区动越吟。

送人归南昌 其一

明代 释宗泐

红颜绿发映春袍,三十年前白下桥。乱后重逢天竺寺,相看如梦说前朝。

次白以中西塘即景 其一

明代 释宗泐

茅屋夜然灯,中有读书者。门外是官街,更深犹走马。

偶作次王以中韵

明代 释宗泐

拄笏高人塘外居,作诗直与古人如。偶从诗芰香边得,閒向筼筜节上书。

白露湿阶凉气早,青灯照壁雨声疏。晓来不署金吾事,带剑承明去直庐。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 其一

明代 释宗泐

松风萝月满禅房,物外高情孰可当。鸟为衔花浑不恐,兔因暖足自相忘。

峰峦重绕何深䆳,楼阁新开更炜煌。敕赐良田供万衲,不须日籴太仓粮。

题卢生山居五事 其五 洗竹

明代 释宗泐

杂生千个万个,净洗三丛两丛。眼底亭亭玉立,美人含笑迎风。

渭水离亭图

明代 释宗泐

太白峰前渭水边,柳亭春雨惜离筵。江南回首三千里,一度披图一惘然。

次韵题宋孝宗朝马和之所画三篇诗图此图乃王风扬之水篇也

明代 释宗泐

马卿独念宋中微,图写诗篇墨采辉。戍甫戍申都不及,西风淮岸铁为衣。

题翠竹芙蓉

明代 释宗泐

眼前清丽是秋光,翠竹疏疏映拒霜。王母燕归风露冷,碧云影里淡红妆。

送徐生之蜀省觐

明代 释宗泐

春风初起送江船,西上迢迢路八千。巫峡波涛通七泽,成都花柳接东川。

元戎号令飞荒徼,公子才华骋少年。遥想峨眉山上月,夜深应照綵衣筵。

应制赋无事出山

明代 释宗泐

白云岩壑自幽閒,偶被天风引出山。本是无心亦无事,晓来只欲近龙颜。

閒行

明代 释宗泐

林下可逍遥,閒行意颇超。幽花不碍路,偃木自成桥。

度岭何须屐,㪺泉岂用瓢。无媒甘老去,爱尔草萧萧。

释宗泐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21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