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宗泐
五年阙下预朝班,新奉纶音又住山。觉苑喜逢今日盛,道林行见古风还。
岂惟行业高流辈,更有才名动世间。五色奎文曾赐与,朝回擎出九重关。
法喜曲
仁风广被,春日载熙。天人共仰,显幽靡遗。岂惟华竺,覃及岛夷。
因斋以颂,于礼攸宜。
窦德远西斋读易诗
西斋读易处,心与静相宜。对烛雨凉夜,卷帘天霁时。
妙观宁有象,至玩本无辞。一悟穷通理,陶然坐自怡。
无旨兄将归番昜龙台寺遂用宋洪内翰游兹寺韵赋古诗一首以赠
十年两情展,一旦千里违。念此俱皓首,晤里宁有时。
楚天眇无际,孤云杳难期。故山樟树老,秋风亦刚薇。
旧房兵后在,胜侣存者稀。诸孙新入道,迎归候传衣。
寄东轩
黄鞠初开白露零,淮河水落远山青。一声雁度秋云冷,吟到黄昏月满庭。
阻风行
黄芦猎猎江浩浩,洪涛簸天昏复晓。一日行舟两日留,上水风多下风少。
未出门时思远道,在路还思在家好。坐看鸿雁去遥遥,却笑人生不如鸟。
送项处中归越
诏下山东远赐归,去官如此世间希。黄冠贺监遗风在,白首冯郎旧念非。
一镜平湖莲叶艇,千岩寒雨薜萝衣。今朝相送长安道,目断秋云独雁飞。
朝阳轩
开轩面东旭,晴光绚蒲座。霜颅眼倍明,坏衲如云破。
乞来五色帛,针线堪自课。窗户洞虚白,心田无杂涴。
炉香袅馀烟,梵唱松风和。天寒补未完,短日檐前过。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 其三
入门挝鼓便升堂,龙象筵中听举扬。最上宗乘开后学,无边寿量祝吾皇。
人心都与天心合,法运将随国运昌。从此山林增气槩,松头白鹤也低昂。
夜坐杂言次韵 其一
老来百念忘,外缘何用屏。乘月坐更深,和云卧峰顶。
青灯静照壁,白发垂到领。尚怀分芋人,寒岩甘息影。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 其一
松风萝月满禅房,物外高情孰可当。鸟为衔花浑不恐,兔因暖足自相忘。
峰峦重绕何深䆳,楼阁新开更炜煌。敕赐良田供万衲,不须日籴太仓粮。
裴季和著存堂
白日山下没,长江天际流。思亲无时已,寸心良悠悠。
高堂亲所憩,虚榻经几秋。桑梓必恭敬,况此今尚留。
忆昔具庆日,艰难进庶羞。吁嗟受君禄,庭树风飕飕。
再用韵二首 其二
群情尚怵迫,烈火方燎原。纵能齐得丧,不如无一言。
有耳但如聩,有眼从自昏。至道念县旷,
秋江夜泊图
旧游不记是何年,曾向山阴夜泊船。钟磬远来青嶂外,桅樯半出碧湾前。
芦洲月白雁初下,竹屋灯红客未眠。欲访支郎无处觅,至今清兴尚悠然。
宿午峰
山中未云寂,半夜有松涛。不寐初来客,开门月正高。
钦和御制江东桥诗 其二
石梁高架奠长江,要路通津总帝乡。一代规模天广大,万年功业日昭彰。
吾皇制作亲曾赐,臣下赓歌孰敢当。圣子神孙承大统,愿言鸿祚永延昌。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三
少壮若傲世,閒居谢荣名。徵书剧羽檄,白首试大廷。
人材乐教育,泮水清风生。应怜旧山桂,岁暮有馀青。
重过东庵
小庵深住乱峰西,古木逢春叶未齐。记得去年三月里,松花满树杜鹃啼。
上巳日西涧独游
三月三日天气好,西峰独往成幽寻。黄鸟交交柳烟重,斑鸠喔喔桑雨深。
草花已满古石路,涧水乱穿修竹林。寄语兰亭脩褉客,吾将此地为山阴。
暑病作
暑病只思卧,坐来头目昏。爱凉频换簟,畏日不开门。
穴鼠窥人出,林蝉入耳喧。同袍来问疾,相对默无言。
钦和御赐诗一首
奉诏归来第一禅,礼官引拜玉阶前。恩光更觉今朝重,圣量都忘旧日愆。
凤阁钟声催晓旭,龙池柳色弄晴烟。有怀报效惭无地,智水频浇道种田。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213篇诗文
忆昔行赠朱伯贤还会稽
水仙梅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 其二
题道士曹布鸣祀恒山赠卷
秋日钱塘杂兴 其二
送澜法师归云门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二
雪舟图为王公择作
亭南书隐为贡友达作
酬张来仪见寄
梅咏
送徐生之蜀省觐
菖蒲歌
赞佛上
姑苏台歌
献币
莲社钟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一
送思上人还霅上
送一初讲经还京师奉诏住天禧寺
南雁词
萝壁山房为趣上人作
读断江集
听泉轩为藏无尽作
墨竹歌 其一
题顾仲瑛雅集图
墨竹歌 其二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 其八
水西图诗
交门歌
送人归南昌
三阁词 其一
送张士衡之陜西
别陇头
处梦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四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 其十一
微宗雪江独棹图
赞佛下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 其八
秋日钱塘杂兴 其一
题卢生山居五事 其二 牧牛
赋梅驸马清白轩
次韵题宋孝宗朝马和之所画三篇诗图此图乃王风扬之水篇也
清源洞图为洁上人作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 其九
题天童万松图
登峨眉亭
九月晦日高僧同朝赐馔
题张孟兼太常白石山房图
翠微深处为杰上人作
挽戴隐居
送怀以仁还雪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