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徐生之蜀省觐

送徐生之蜀省觐

明代 释宗泐

春风初起送江船,西上迢迢路八千。巫峡波涛通七泽,成都花柳接东川。

元戎号令飞荒徼,公子才华骋少年。遥想峨眉山上月,夜深应照綵衣筵。

诗人释宗泐的古诗

梅咏

明代 释宗泐

天寒清涧阿,贞姿照冰雪。幽赏众莫同,孤芳为谁发。

东园桃李春,箫鼓夕犹咽。君子天一涯,微香坐消歇。

长安雪中

明代 释宗泐

岁暮长安道,天寒积雪深。凄凉游子意,款曲故人心。

未遂终南隐,徒怜灞上吟。明朝又西去,秦树晚沈沈。

寄东轩

明代 释宗泐

黄鞠初开白露零,淮河水落远山青。一声雁度秋云冷,吟到黄昏月满庭。

上巳日西涧独游

明代 释宗泐

三月三日天气好,西峰独往成幽寻。黄鸟交交柳烟重,斑鸠喔喔桑雨深。

草花已满古石路,涧水乱穿修竹林。寄语兰亭脩褉客,吾将此地为山阴。

入麻谷

明代 释宗泐

入谷初疑路不通,一溪流出万山中。化人宫殿非今制,野老衣冠有古风。

黄独斸时朝雨歇,紫芝歌罢莫云空。重阳且莫登高去,厌见泾川贼阵红。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二

明代 释宗泐

出郭醒客心,驰车复东路。得官遂清贫,还家慰迟莫。

诸生日讨论,诗书自成趣。閒寻南坞僧,长吟倚岩树。

宿午峰

明代 释宗泐

山中未云寂,半夜有松涛。不寐初来客,开门月正高。

盛唐枞阳歌

明代 释宗泐

汉家天子天马良,羽林十万何煌煌。山川望秩礼孔彰,谁言此竟成淫荒。

舳舻千里长江水,江平浪稳顽蛟死。摐金伐鼓海上过,惊散蓬莱几仙子。

朱衣急走传诏书,乘舆所至除田租。载拜愿君千万寿,岁岁望君一巡狩。

登峨眉亭

明代 释宗泐

千尺苍崖一小亭,大江东下入沧溟。矶头牛渚从来险,天际峨眉不尽青。

南北山川分历历,荆吴樯舰去冥冥。十年兵后重来客,独倚阑干两鬓星。

西岭草堂图为誓上人作

明代 释宗泐

摩云霄人不复见,高风独为今所羡。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

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

钦和御赐诗一首

明代 释宗泐

奉诏归来第一禅,礼官引拜玉阶前。恩光更觉今朝重,圣量都忘旧日愆。

凤阁钟声催晓旭,龙池柳色弄晴烟。有怀报效惭无地,智水频浇道种田。

送一初讲经还京师奉诏住天禧寺

明代 释宗泐

凤城夜来雨,南风生绿槐。良友舍我去,老绿谁与开。

晨鸡戒蓐食,使者行相催。空馀淮甸月,长照讲经台。

中都寡名缁,有此万人特。问法常满堂,白日无虚席。

去留系重轻,山川为改色。风雨旧房前,萧条芳草积。

相知二十年,相见辄倾倒。平生江海游,如此眼中少。

白首送归情,何以写绿抱。晓日幽林中,和鸣有黄鸟。

宝训堂

明代 释宗泐

圣君体皇极,建国封亲王。全蜀形胜地,西南控戎羌。

剑阁天下壮,象马称瞿唐。堡障千万祀,崇德乃安康。

昭鉴有严训,宝之靡或忘。服御既有节,出入亦有常。

上承宗庙重,下垂

献茶

明代 释宗泐

有茁者茗,于彼先春。泉甘且洁,荐此芳新。味相本空,识含根尘。

不腆其物,所献惟寅。

题卢生山居五事 其二 牧牛

明代 释宗泐

绿草茸茸满蹊,牛迹远近都迷。烟外数声桐角,溪东吹过溪西。

秋塘小景 其二

明代 释宗泐

秋光淡淡水盈盈,曾在耶溪缓棹行。日莫采莲人散后,柳阴风度一蝉清。

槎峰杂咏六首 其六 三老亭

明代 释宗泐

为爱岩栖好,结亭于此间。一身同二老,白首得青山。

破静闻猿断,忘归待鹤还。采芝人去后,日莫碧云閒。

送徐生之蜀省觐

明代 释宗泐

春风初起送江船,西上迢迢路八千。巫峡波涛通七泽,成都花柳接东川。

元戎号令飞荒徼,公子才华骋少年。遥想峨眉山上月,夜深应照綵衣筵。

访胡守中不遇

明代 释宗泐

入郭寻君不见君,柴门閒对一溪云。空山积雪无行路,何处今朝友鹿群。

山水图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宗泐

何处山如此,人间画独工。数峰华顶合,一径石桥通。

野艇依桃涧,仙台近柏宫。昙猷不出定,云树昼溟濛。

释宗泐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21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