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故人至

故人至

明代 释宗泐

十年吴楚念西东,岂谓高谈此夕同。坐对灯花浑似梦,惊看鬓色已成翁。

关河阻绝朋游少,天地苍茫吾道穷。西阁小琴閒挂壁,且将一曲和松风。

诗人释宗泐的古诗

昭信曲

明代 释宗泐

维此妙香,五分普熏。筐篚斯实,有玄有纁。物微礼具,敬奉慈尊。

庶祈鉴只,展我殷勤。

钓朱溪

明代 释宗泐

投竿溪水深,散发朝日上。高歌不逢人,心与晴川广。

对鞠

明代 释宗泐

病里看花更惜花,谁分秋色到禅家。一年一度催人老,相对无言日又斜。

送崔生之钱塘

明代 释宗泐

黄鹤仙人过辽海,一见贤甥似舅多。家世见应怜寂寞,丹青曾不废吟哦。

天边白月思乡梦,江上凉风发棹歌。为报钱塘旧相识,空惭桂树小山阿。

琢鍊堆

明代 释宗泐

琢鍊堆,何奇哉,平地涌出青崔嵬。乔木一涌翠阴合,閧市咫尺无纤埃。

缁客吟登最高处,琢辞鍊意肝胆摧。蝉与吟声两宛转,鹤随舞袖相盘回。

当此时也如耄如倪,饥不索饭盌,渴不求茗杯。倚松坐石无次第,蹋碎半亩青青苔。

划然一得如醉醒,凉风飒飒怀抱开。天葩笔底动光怪,珊瑚出水珠含胎。

吾闻古来苦吟者,贯休齐己名相侪。后生崛起会陵轹,岂独二子称奇才,呜呼岂独二子称奇才。

题卢生山居五事 其五 洗竹

明代 释宗泐

杂生千个万个,净洗三丛两丛。眼底亭亭玉立,美人含笑迎风。

送罗斛使者郭元恭归国

明代 释宗泐

危樯钜舶在津亭,一曲商歌酒半醒。新水曲江过北固,好风十日度南溟。

瘴云起处桄榔黑,毒雾开时岛屿青。到日蕃王应劳来,皇仁无外说朝廷。

西岭草堂图为誓上人作

明代 释宗泐

摩云霄人不复见,高风独为今所羡。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

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

题天台归老图

明代 释宗泐

白头天外未归人,江上看图愧此身。閒却溪头半间屋,桃花流水几经春。

裴季和著存堂

明代 释宗泐

白日山下没,长江天际流。思亲无时已,寸心良悠悠。

高堂亲所憩,虚榻经几秋。桑梓必恭敬,况此今尚留。

忆昔具庆日,艰难进庶羞。吁嗟受君禄,庭树风飕飕。

禅悦曲

明代 释宗泐

礼诚在敬,三献靡加。释尊燕喜,乐奏无哗。明徵瑞应,昭著光华。

冥幽溥济,蒙被祯嘉。

送曹国公北征

明代 释宗泐

上将提军事北征,旌旗百万出南京。直教大漠空沙碛,岂但先锋破敌营。

瀚海无冰堪饮马,天山有石可镌名。由来卫霍多勋业,从此三边不用兵。

朝阳轩

明代 释宗泐

开轩面东旭,晴光绚蒲座。霜颅眼倍明,坏衲如云破。

乞来五色帛,针线堪自课。窗户洞虚白,心田无杂涴。

炉香袅馀烟,梵唱松风和。天寒补未完,短日檐前过。

题卢生山居五事 其三 灌畦

明代 释宗泐

抱瓮归来日暮,高槐树下月明。唤取邻翁对坐,一樽浊酒同倾。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宗泐

五年阙下预朝班,新奉纶音又住山。觉苑喜逢今日盛,道林行见古风还。

岂惟行业高流辈,更有才名动世间。五色奎文曾赐与,朝回擎出九重关。

北萱堂

明代 释宗泐

萱草可忘忧,树之北堂后。此堂何为设,白头有慈母。

暑月萱始花,凉风吹户牖。母颜和且悦,上堂奉尊酒。

岁岁见萱花,年年献亲寿。儿孙满眼前,甘旨亦具有。

昔当艰虞时,东西屡搔首。幸今际承平,日不离左右。

我间南陔篇,古人相戒守。愿入北堂诗,弦歌同永久。

长安少年行 其三

明代 释宗泐

腰下青蛇鞘里鸣,一身长为报雠轻。今朝莫共空街语,京兆新闻广汉名。

菖蒲歌

明代 释宗泐

蒲生山泽间,水石长为徒。超然尘土外,秀色清而腴。

印公爱之如寂公,当轩盆植数十丛。虽无仙人鸾凤状,好事剪拂还相同。

叶如虬须直不卷,根穿石罅连苍藓。昔闻张生十二节,苏子九花今宛宛。

眼中清气端可掬,此处焉知有尘俗。去年赠我小石盆,几上团团青一簇。

知君定出聊自怡,此心岂为物所移。色空都忘心境寂,寥寥独坐轩中时。

雷氏逸清堂

明代 释宗泐

逸人在山泽,境静心自清。树堂不必广,取自三四楹。

几席何所有,图书浩纵横。尊罍时复具,客至辄与倾。

东风散庭树,众鸟相和鸣。高歌有至乐,所乐非世情。

食薇卧首阳,空留苦节名。旧衣起草庐,勋业竟何成。

士师与乘田,行义不在荣。嗟嗟雷夫子,吾知得其生。

应制赋听松

明代 释宗泐

石榻坐来久,松涛万壑声。轻扬同梵呗,细奏学龙笙。

不独回禅寂,犹能悦圣情。莫归还在耳,魂梦亦须清。

释宗泐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21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