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东轩见访

次韵东轩见访

明代 释宗泐

老结淮山屋,重围橡树林。鹿行岩径窄,虎饮涧泉深。

风雨人间事,冰霜世外心。夜来明月上,拥毳一长吟。

诗人释宗泐的古诗

送崔生之钱塘

明代 释宗泐

黄鹤仙人过辽海,一见贤甥似舅多。家世见应怜寂寞,丹青曾不废吟哦。

天边白月思乡梦,江上凉风发棹歌。为报钱塘旧相识,空惭桂树小山阿。

法喜曲

明代 释宗泐

仁风广被,春日载熙。天人共仰,显幽靡遗。岂惟华竺,覃及岛夷。

因斋以颂,于礼攸宜。

宣城见吴溥泉

明代 释宗泐

江海山林两故人,敝貂残衲总清贫。今朝叠嶂楼前过,不是五云坊口春。

送陈中复许写予真

明代 释宗泐

武英殿里朝天日,曾见曹公奏放还。老鹤有心归海国,白云无意恋乡山。

九重城外征车远,一曲湖边钓艇閒。为报僧繇休阁笔,兴来貌取道林颜。

题张孟兼太常白石山房图

明代 释宗泐

浦江先生张太常,白石山下开山房。读书养亲不下堂,青山自高溪自长。

一从攀龙上天阙,山中十年春草歇。夜飞清梦到山房,堂上双亲已华发。

孙卿颇擅丹青好,为写新图慰怀抱。秋云半掩草斋寒,白鹤不归松树老。

我见新图忆旧山,石梁垂瀑萝阴閒。金华赤城咫尺间,何日拂衣从此还。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 其三

明代 释宗泐

少壮若傲世,閒居谢荣名。徵书剧羽檄,白首试大廷。

人材乐教育,泮水清风生。应怜旧山桂,岁暮有馀青。

柯生耕读轩

明代 释宗泐

耕下村外归,抱书窗下读。读书期业成,耕下待秋熟。

一饭充朝饥,所愿良亦足。圣贤日相亲,志不在干禄。

白水涵春陂,青灯照茅屋。宠辱吾不知,门前羽山绿。

鲁王登泰山奉令旨作

明代 释宗泐

宫漏声沉天欲晓,严车整队东郊道。泰岳车然境内山,暇日登临散襟抱。

初闻鼓吹入深谷,倏见旌旗出林杪。扪萝不惮路崎岖,直欲高跻极飞鸟。

峻拔中霄日观峰,阊门白马明双瞳。下视沧溟一杯水,六鳌背负三神宫。

东封古来天子事,石壁千寻刻文字。吾王祇欲穷冥搜,䬃䬃冷风引飞骑。

上界群仙朝玉京,空中夜半天鸡鸣。阴崖凿开混沌窍,石髓饮来毛骨清。

乐不可极下山去,羽盖霓幢拥归路。奥域灵区非世间,回首苍茫隔烟雾。

赠安古心还山中

明代 释宗泐

子来能几日,遽有还山想。长笑轻别离,一策晨独往。

旧房清涧阿,夜雨新泉响。门前嘉树林,阴阴夏条长。

即此人事绝,遂尔长偃仰。得句林花开,弹琴山月上。

萧散世念疏,澹泊道心朗。白驹空谷中,谁能复羁鞅。

何彼势利人,劳生在天壤。

再用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宗泐

群情尚怵迫,烈火方燎原。纵能齐得丧,不如无一言。

有耳但如聩,有眼从自昏。至道念县旷,

重过东庵

明代 释宗泐

小庵深住乱峰西,古木逢春叶未齐。记得去年三月里,松花满树杜鹃啼。

访胡守中不遇

明代 释宗泐

入郭寻君不见君,柴门閒对一溪云。空山积雪无行路,何处今朝友鹿群。

题顾仲瑛雅集图

明代 释宗泐

良时不再逢,嘉会难复得。斯人亦云亡,玉山空黛色。

有生能几何,忽如驹过隙。昨日歌舞地,回首成陈迹。

临淮秋雨朝,览图增太息。黄鹄招不来,萧条望八极。

秋塘小景 其二

明代 释宗泐

秋光淡淡水盈盈,曾在耶溪缓棹行。日莫采莲人散后,柳阴风度一蝉清。

晓出吴门

明代 释宗泐

晓出吴门有北风,片帆高挂一飞鸿。如骑鹤背行天上,似听猿声下峡中。

杨柳人家迷咫尺,蒹葭渔唱隔西东。十年霸业同朝露,回首苍茫故垒空。

石溪渔隐

明代 释宗泐

乘閒垂钓客,多在石溪中。断港孤蓬雪,长堤一笛风。

沧浪歌濯足,渭水兆非熊。好为明时出,休誇隐德隆。

次韵寄延龄峰讲主

明代 释宗泐

五年不见老龄峰,高枕吴山似卧龙。海菜晨充斋钵供,天花晴扑讲筵钟。

琅函久閟金襕密,石塔新围宝树重。道貌近来闻瘦甚,莫如秋后看山容。

五云西蜀王读书处

明代 释宗泐

五云缭绕日华西,柳外旌旗簇仗齐。绿水接连青琐近,黄莺飞过画桥低。

朝回席上焚香坐,诗就屏间纵笔题。独有邹枚曳裾客,每因献赋上丹梯。

宿午峰

明代 释宗泐

山中未云寂,半夜有松涛。不寐初来客,开门月正高。

次韵题宋孝宗朝马和之所画三篇诗图此图乃王风扬之水篇也

明代 释宗泐

马卿独念宋中微,图写诗篇墨采辉。戍甫戍申都不及,西风淮岸铁为衣。

释宗泐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21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