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山居好十首 其五

春日山居好十首 其五

宋代 舒岳祥

春日山居好,闲思二月头。麦青农作暇,荑秀女工休。

布谷迟催种,提壶早劝游。老夫同猎较,陌上暖风柔。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六月甲申雨后凉气如秋

宋代 舒岳祥

蘋花消息入疏棂,六月何曾有此清。
晚饭出门新雨过,深衣临水早蝉鸣。
月西人影如鸿影,风里松声带鹤声。
此意寂寥谁会得,沉沉默默自含情。

九日观万堂小酌怀正仲及梅所鍊师

宋代 舒岳祥

极目冥鸿颢气初,人生快意食鲈鱼。
剪来萸菊触新酒,麾去蚊蝇府旧书。
骚雅刘郎今健否,清修周老近何如。
篆畦雨里青蒿长,寂寞无人过草庐。

秋日山居好十首 其七

宋代 舒岳祥

秋日山居好,重阳庶物穰。剖菱红绽白,剥栗紫含章。

黄雀绵披脊,霜狸玉截肪。登高惟小圃,何必上重冈。

十村绝句

宋代 舒岳祥

麦须剪剪吹成浪,花口吟吟笑作东。
莫道太平无处觅,便於此处见天真。

庵中有红山茶一株自腊月开至二月半为蕊尚无

宋代 舒岳祥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朱霞散射晓城里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鸳鸯此朱砂杯,道人无情还悦目。
端正浓妆不逞妖,处女頩然在幽独。
有时脱蒂响苍苔,不作他花飞片逐。
剑南樵叟设色时,就掌调丹贵匀熟。
花容肉色两相宜,肌理细腻端不俗。
画犹如此况天生,谓花无韵评示足,
白茶虽白太清癯,何惜深红著深绿。

寄赵敏求

宋代 舒岳祥

赵子贫愈好,吟诗送此生。
焚巢同旅鸟,泛宅老书檠。
八座清门户,王塘好弟兄。
杉棚先辱和,欲报怨无琼。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宋代 舒岳祥

洛水湘娥剪晓冰,枝头五出幻飞霙。
夜来鹤踏高枝折,撒下阶前碎月明。

紫木笔花

宋代 舒岳祥

簪笔侍臣辉荷橐,丝纶郎省照薇花。
管城不任中书职,咄咄书空蘸晚霞。

古思二首

宋代 舒岳祥

饥饿未必死,甘腴能杀人。
憔悴未必殒,逸乐能丧身。
所以岩欲槁,以俭全其真。
秉耒自耕野,腰斧躬采薪。
亦复育书史,自负亨经纶。
兵寇幸无恙,委蛇保天民。

闻鄞兵入仙居二首

宋代 舒岳祥

独岭斜阳笠,深溪夜雨灯。
多忧未归客,万事不言僧。
兵甲今如此,台明昔未曾。
欲言徵敛数,天远有谁能。

又咏万岁藤杖酬正仲并谢元惠主人潘少白

宋代 舒岳祥

不求海上千金药,且觅山中万岁藤。
潘子入林亲拣得,舒翁履险力扶能。
乞君瘦硬苍龙节,伴我清羸病鹤形。
莫向潭边令照影,忽然变化老谁恁。

阴雨几月馀三月初一日闻鸠鸣有作

宋代 舒岳祥

春雨濛濛来,花时昏昏过。山深多悲风,闭昏祇欲卧。

此村无杜鹃,不知桑叶大。滩声自不恶,赖此洗尘堁。

晓闻晴鸠呼,云阴似将破。故园何时归,麦饭出舂磨。

余名宴居之室日一枝巢赋诗以自遣

宋代 舒岳祥

世事随流水,年华逐北风。
雁横残笛外,人老夕阳中。
听雪三间永,催梅百榼空。
沿溪漉明月,只在最高峰。

咏竹拂子谢潘可大

宋代 舒岳祥

天封竹拂子,赠我意何勤。
白马惟余鬣,苍蝇合避人。
柄双疑共产,身粉止留筋。
可鄙棕毛贱,堪同尘尾珍。
书斋添道气,入室许嘉宾。

观窗前月过有感

宋代 舒岳祥

檐影倒垂地,月高窗更阴。
残蛩沉积叶,悲鸟发遥岑。
易下伤时泪,难平读史心。
胸中犹若此,酒盏可辞深。

二月初三日曝睡

宋代 舒岳祥

山茶花白野棠红,谇语纷纷雀闹丛。
眼暗耳聋墙角睡,真成老退一田翁。

十六夜月蚀既

宋代 舒岳祥

虾蟆新食月,金饼曲如钩。
天道终还旧,书生自隐忧。
星辰秋后烂,河汉夜深流。
我欲骑鹏背,乘风阅九州。

瞩物

宋代 舒岳祥

灼灼日及华,朝荣夕已坠。
牵牛泫碧露,见已歘憔悴。
拒霜舒晓红,惟愁夕阴至。
蜻蛚庇其根,亦复多愁思。
容色岂不佳,浮脆何足贵。
念此令人嗟,百年何流驶。
所以靖节翁,把菊有深意。

题潘少白诗

宋代 舒岳祥

海飓既过天泬寥,瓦檠弄焰静自摇。
特山吟稿适在案,读罢不知山月高。
早从唐体入圆妥,更向派家事掀簸。
尽囊六卷要我删,子自得之何秘我。
燕骑纷纷尘暗天,少陵诗史在眼前,
我才衰退空茫然。君能於此更著力,
唐体派家俱可捐。

雪后喜晴和正仲近诗 其一

宋代 舒岳祥

今朝天气好,寒减煖初增。微醉无灰酒,闲居有发僧。

芳情花下月,艳眼雪中灯。久废赓酬事,新诗忽启縢。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