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次城中遇雨呈邹石城二首 其一

舟次城中遇雨呈邹石城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懒随城市走波波,活火烹茶战睡魔。莫道老渔浑不解,绕船惟放濯缨歌。

诗人苏葵的古诗

过鳌峰超然台谒东坡遗像

明代 苏葵

此老南来世可怜,鳌峰诗在至今传。想应胜概须题品,未必忠良浪播迁。

绍圣论诗元在剥,儋州归路自通天。穹苍后土知公处,不在词章百万篇。

和李希贤检讨雨中见示

明代 苏葵

夏日炎蒸可奈何,洗天凉雨不嫌多。儿童学得商羊舞,帘箔看渠石燕过。

满目郊园回白稿,一时蔀屋喜衰皤。先生未就藤床睡,思和陶唐击壤歌。

寓蜀送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五首 其五

明代 苏葵

少年知己老连姻,万里相休只两人。莫道刚肠无别泪,须知羁客易沾巾。

忙中岁月同驹隙,梦里功名等袜尘。目断征帆天渐渺,却惭归计自逡巡。

赏内阁芍药和徐阁老先生韵四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碧蕤密密閤春阴,花意舂容看渐深。遥向云霞分彩色,绝无尘土涴丹心。

怜芳却不悬铃护,罢草应曾步玉寻。千百年来无雅颂,合令弦管播新吟。

南郊陪祀

明代 苏葵

苍璧元璜对越馀,彩云灿灿护銮舆。精诚自不勤天语,谁识公当第七车。

春日北还鄱阳湖即事

明代 苏葵

锦帆春晓漾湖光,岸芷江蓠十里香。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

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清啸数声山谷应,睡龙惊起浪花强。

九日夷陵道中

明代 苏葵

旋教篱落种黄花,恰好花时已别家。送酒不闻来水际,寻诗偏恨倚天涯。

渣滩波急诸峰峭,阊阖风高一雁斜。莫道欲归归便得,也曾封事乞烟霞。

忆田园

明代 苏葵

荒芜此日又陶园,南望愁怀共草繁。在禄且须粗事事,逢人岂敢尽言言。

山中异鹤曾惊矢,道上羝羊漫触藩。明日杖藜丘壑好,路头偏近杏花村。

挽乡友李元善方伯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少年文誉老精忠,两著边藩屏翰功。共把著廊期大拜,可怜窀穸却先封。

风流自出尘埃表,事业当收简策中。听得地曹贤辈论,许多遗稿后人宗。

庆寿寺斋宿雪夜和马侍读韵

明代 苏葵

夙听彤庭誓命颁,夕从僧宇借东间。水添壶漏寒更永,雪压风炉暖气悭。

文士喜公真逼马,史臣惟我不如班。掀髯刚子赓酬趣,鼓角声高玉辂还。

寄妻舅康子霜

明代 苏葵

钻仰还须岁月深,白沙当日想留箴。道从身外真何有,趣在源头却要寻。

见兔是谁能画卦,亡羊原自不经心。凭君留取梅花月,归共花前快活吟。

邓延耀侍讲母太孺人挽章侍讲之兄任主事孺人能通女范诸书

明代 苏葵

读尽人间女范书,今之贤母古何如。霞帔朱翟双龙诰,粉署词垣两凤雏。

玉兔夜阑仙药冷,瑶池春老碧桃枯。乾坤有恨愁云起,锁断三山海一隅。

待罪漫书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半生谋道未收功,老去行藏尚捕风。白日每多车载鬼,青天谁惜鸟伤弓。

神龙天马尘埃表,沅芷湘兰梦寐中。莫讶当年诗案刻,忘身愚暗是埃翁。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七

明代 苏葵

常言静者寿偏高,石枕藤床最不劳。林下已闻凋玉树,世间原未长蟠桃。

四方上下魂何在,万物洪纤数莫逃。休道巫咸招不得,想无遗恨恋东皋。

登八角亭亭在州学后山半

明代 苏葵

凿石诛茅费几工,无边佳胜入亭中。先天次第罗诸卦,造化寻常散八风。

近起草烟拖翡翠,远来山雨洗芙蓉。太元莫笑前闻拙,后学今谁解逼雄。

漫书答陈学之地曹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世事南公石上松,倚天长剑漫藏锋。犬嗥天薄无人怪,鸿去江湖有梦从。

吾与步兵同酒癖,古来詹父混鱼踪。何时藜杖寻诗处,漫忆罗浮四百峰。

予入京日陈公甫先生曾有言见赠稿付诗邮遗之赋此寄奉用索再录

明代 苏葵

茅笔亲书白陟釐,邮筒故与客舟违。夜深筒斗虚摇落,春老龙蛇或解飞。

风雅未应今在逸,咸韶元是古来稀。青天万里双眸断,一幅何因付雁归。

咏史四首 其三 李泌

明代 苏葵

早承知遇迹兼奇,更觉威权暗已移。休道还山便忘国,濒行犹诵摘瓜词。

蟠桃庆寿图为鲁锦衣赋

明代 苏葵

韬略非母教,忠勇实母成。九重赏勋劳,封母宜人荣。

解韬奉甘旨,爱日难为诚。孟秋届佳晨,捧图祝长生。

不祝如松柏,不祝如冈陵。愿如西王母,瑶池时降升。

摩挲蟠桃树,花实三千龄。我慕金吾贤,亹亹崇令名。

会当称寿觞,无为扬颂声。

弘治十八年七月七日听宣大行皇帝遗诏感恸有作

明代 苏葵

日落风悲涕泪流,谅阴元老要伊周。远臣阴替终天恨,嫠妇犹怀昔日忧。

西序忽闻陈大训,内庭谁始献嘉谋。祖宗典则森然在,唐宋区区莫效尤。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