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苏升
燕市无人意气看,朅来空自醉长安。罗浮一望天如远,回首西山烟月寒。
题张太学澹庵
清标不肯逐浓华,开舍萧然仲蔚家。满架遗编馀岁月,虚亭袭目尽烟霞。
耽幽独听林间鸟,乘兴谁看砌上花。澹泊多君能济美,平泉何事作豪奢。
余生平喜食梅日啖数百未厌也四月以之官度岭恨时晚矣偶驻车谒张公 ...
四月黄梅落尽时,张公祠畔有遗枝。攀来似带春前色,留此累累尔为谁。
北行风尘
风急红尘动,昏昏白日寒。马从云里出,人在雾中看。
群仆竟何去,周行却自宽。眼前分未得,望不到长安。
玉岭驻车 其二
剩有春前色,看花不记名。鸟啼流水和,车驻白云迎。
山曲藏樵语,林疏见野平。何当恣幽赏,閒望有馀情。
庐陵夜望西山
遥睇西山景色开,清秋万里绝纤埃。波光似带珠帘影,涧回应从暮雨来。
云外疏钟还自起,树边归雀不相猜。风流千古人何在,尽醉登台得几回。
入觐留诸宗侯
征轺驾就出南州,又得相从上酒楼。南浦至今人送别,章江终日水环流。
怜余空抱苍生计,有尔还深宗国忧。此去九重勤夜半,鬼神端不借前筹。
濠梁元旦
客路俄惊岁序新,天涯兄弟一相亲。樽前柏叶仍乡土,盘里椒花见主人。
晓日渐开山径色,寒云低护柳条春。驱车遄往缘何事,却向濠梁笑此身。
生日夜酌
堪笑百年徒一瞬,他乡今夕又生辰。却怜乡事真无定,但得尊醪何厌频。
望入白云惟见月,梦馀青草不知春。殊惭多病为官苦,空有腰肢折与人。
元日对雪
元晨飞雪一天寒,赢得梅花腊后看。车马缤纷千里道,不知何处卧袁安。
重阳后三日饮彦成宗侯宅
九日登台兴未阑,侯门犹得更追欢。秋涵桂树香风远,月入梁园夜色寒。
白雁先霜何处度,黄花一径借相看。酣来作赋多公等,授简低头愧子安。
之官新建留别诸子
诸子邮亭引话长,为官今日重为郎。共言短榻来高士,不道南窗有上皇。
珠海白鱼肥数尺,碧山红荔种千行。故乡未敢频回首,一日衔恩五斗忙。
西施泛五湖图
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鸳鸯逗浦迟。为问五湖烟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时。
己未元旦入朝 其二
丹墀次第绕鹓行,烧罢庭燎夜欲央。旭日远分金阙色,祥云低引御炉香。
新莺啼破千宫柳,碧玉敲残万国珰。此日临轩筹社稷,诸公应有报君王。
忆故园 其一
小筑青青柳色新,飞来白鹤不惊人。弹琴欲罢垆烟绕,石榻幽清少到尘。
题翟吉野善应篇
物数俱有尽,大造总好生。同托天地间,苦乐自关情。
枯骸枕原野,触目胡不惊。杳杳逐游魂,微微动转燐。
愁云翳白日,暮雨哭荒蓁。幸得遇贤良,感念无不真。
一发慈悲心,封土尽成坟。揶揄已称异,盎缶如有神。
古□无主骨,灵台称积仁。能雪孝妇冤,沛泽飞苍旻。
精诚通金石,至信感羽鳞。君看隋侯珠,绝代得灵珍。
载读魏子书,治命立奇勋。不与报应期,冥报自嶙峋。
丁巳署中七夕
天上惟牛女,人间亦弟兄。几何长夜饮,转快一秋清。
有意还栽秫,无缘问落英。何当学乞巧,吾辈但忘情。
茅亭新成口占
半亩馀蔬圃,因之搆小亭。晚吟风细细,休坐思泠泠。
移植花仍好,新栽竹更青。谁知官署内,景色似林坰。
长安夏夜
帝城亦炎热,起坐向青霄。乍见檐前月,时闻楼上箫。
呼童窥绿醑,启户出中宵。待得南风入,微微动柳条。
赞宇陈生在金陵为贾矣而手不释卷其志足嘉也诗以赠之
陶上居何蚤,芳名与愿违。象筹时入市,卷帙向斜扉。
万里虚言远,三年但不飞。龙山读书处,何日始来归。
寿同年刘疏河长兄
旭日射华堂,祥烟绕一方。灵椿披露渥,棣萼带秋光。
自识金门隐,遥瞻紫气长。看君多寿岂,频酌莫辞觞。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98篇诗文
秋夜客散偕南昌令杨介孺登楼风急望江
兄汝载曾赋贪泉诗二首书于曲江张先生祠十年矣余因之官度岭谒而见 ...
归舟夜过飞来寺
玉岭晓起 其二
用韵送石玉完老师
上座师成太史 其一
忆故园 其二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其一
北行苦雨
玉隆宗侯惠手刻印章诗以报之
北上留别碧江诸子
戊午立秋
秋日龙沙与万元白年兄小酌得秋字
宿武阳次王敬宇先生壁间韵
忆故园 其六
王母贞节诗
忆故园 其八
己未元旦入朝 其一
赠金陵蒋绍先
忆故园 其四
己未西昌七夕同诸子分赋得寒字
玉岭晓起 其一
汶阳遇雨
七夕负约答张奉新礼所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三 三歌曰
西昌觐行送季文兄南归
秋日风雨酌兄季文偶成
晚泊丰城
赠玉隆宗侯游鹅湖诸胜及访翁明府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夜侯宅
勘圩到赵家围
赠董文仲山人
龙沙寺酌汪鲁望孝廉寺中独多莲柳
舟泊庐陵玩月同兄汝载弟孺白分赋 其二
玉岭驻车 其一
长安得谢伯子书却寄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
西昌送子曼兄归应举
忆故园 其三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一 一歌曰
重阳后三日饮希举宗侯宅
秋日饮夷庚宗侯园
杨子江
看水灾
庚申立秋
赠雷元亮先生
偶成和云西宗侯次韵
西昌九日
杪秋萧雁宕丈招饮学中即席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