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苏升
西风吹遍百花摧,留得芙蓉独的开。更有主人能醉客,不教箫鼓座边催。
元日对雪
元晨飞雪一天寒,赢得梅花腊后看。车马缤纷千里道,不知何处卧袁安。
忆故园 其三
千树万树荔枝红,孤村曲水任西东。几回攀折浑无厌,处处扁舟笑语同。
宿武阳次王敬宇先生壁间韵
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
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景物堪幽赏,车尘自可怜。
忆故园 其七
燕市无人意气看,朅来空自醉长安。罗浮一望天如远,回首西山烟月寒。
寿王君万年伯母
锦江碧浪何汪洋。瞿塘汹涌势莫当。溯源岷岭初滥觞。
溁流骏发占灵祥。岷之族氏谁最扬。琅琊伟业垂青箱。
参军往筮信非常。从川合淮流转长。徵庭先生閒义方。
韫奇蓄懿滋温良。读书万卷探归藏。青藜夜半犹悬光。
一毡自托清且凉。爵衔三鳝登公堂。德钜秩小福未央。
有子葳蕤轶凤凰。迹腾碧汉瞻辉煌。花县遍栽桃李香。
孙为鷟鸑仍跄翔。旭日照射云锦章。来游上苑随鹓行。
庭阶仪舞瑞虞唐。永怀世德夫何忘。水木缅邈积馀庆。
赠诗绚烂盈缣缃。金茎仙液看瀼瀼。鸿碑驰锡风遐方。
兄汝载曾赋贪泉诗二首书于曲江张先生祠十年矣余因之官度岭谒而见 ...
世上贪名不敢亲,贪泉一味百年新。纷纷世道夷齐者,尽向贪泉欲歃人。
宿青溪观
晚去寻村路不平,青溪道上已逢迎。群山半染浮云色,孤月时明新雨晴。
天宝石泉帘自白,秦人蜡炬水空横。相逢乱指神仙迹,一夜罗浮梦未成。
玉岭晓起 其一
间窗偏见日,客梦乍惊时。野鸟啼何早,晴云去每迟。
弱花环短砌,修竹犯疏篱。最忆陶元亮,羲皇任汝为。
北行杂咏四首 其四
沽酒长安日暮寒,风尘马上一冬残。荆高饮去馀燕市,此地今谁意气看。
野人献鲙
不见鲜鳞久,山行更奈何。未能临大海,何意望长波。
漫忆鲈鱼美,虚言鲤鲙多。权将野人意,弹铗且停歌。
夜宿芦沟
芦沟桥下水汤汤,客梦俄惊夜色凉。惆怅不堪归路远,月明犹自入空床。
上座师成太史 其一
词林此日竞飞扬,夫子风流回擅场。凤起子霞纷绚彩,豹蒸玄雾自成章。
一时人物经题品,百代权衡属主张。漫道燕台齐跃迹,可如神相得孙阳。
汶阳遇雨
溟濛烟雨湿征轺,滑上汶阳白板桥。晚傍酒家寻旧宿,主人强半尚萧条。
题张太学澹庵
清标不肯逐浓华,开舍萧然仲蔚家。满架遗编馀岁月,虚亭袭目尽烟霞。
耽幽独听林间鸟,乘兴谁看砌上花。澹泊多君能济美,平泉何事作豪奢。
玉隆宗侯惠手刻印章诗以报之
西山爽气净嚣氛,中有高人玩白云。谢却有情耽染翰,投来何物不超群。
芙蓉照水供毫色,雁字排空入篆文。咫尺秋风丛桂在,但从诗句觅慇勤。
白下江风
风起布帆开,清朝破浪回。舟飞疾似马,江涌怒于雷。
双塔辞人去,群山揖客来。不愁归路远,吟望意悠哉。
赠玉隆宗侯游鹅湖诸胜及访翁明府
轻风寒浦觉泠然,客子飘飘向洞天。到处名山堪眺咏,但逢香刹可参禅。
王乔清署通仙籍,陆羽遗林访茗泉。自是探奇情不浅,定携宝箓落云烟。
秋日龙沙与万元白年兄小酌得秋字
龙沙日日枕江流,古寺高天一素秋。未有芙蓉解芳节,独馀葭菼入新愁。
西风欲尽当门柳,章水徒撑渡马舟。杯酒看君忧世事,辽阳金鼓几时休。
寿同年刘疏河长兄
旭日射华堂,祥烟绕一方。灵椿披露渥,棣萼带秋光。
自识金门隐,遥瞻紫气长。看君多寿岂,频酌莫辞觞。
元夜滕王阁酌陆宁州陈武宁陈南昌诸丈
家家火树满城春,樽酒凭高入望新。锦浪半含灯色涌,轻风还送柳条频。
论文千载应推陆,下榻当年亦有陈。此地独怜经几烬,不堪重问阁中人。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98篇诗文
己未元旦入朝 其二
北上留别碧江诸子
濠梁元旦
忆故园 其五
归舟夜过飞来寺
赠雷元亮先生
西昌觐行送季文兄南归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二 再歌曰
署中竹园偶成 其一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其一
曹母贞节诗
用韵送石玉完老师
看水灾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
西城夜望
戊午立秋
题同年李仲达孝思亭册 其一
北行风尘
茅亭新成口占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夜侯宅
秋夜客散偕南昌令杨介孺登楼风急望江
题翟吉野善应篇
答天池王孙步韵 其一
杨子江
之官新建留别诸子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三 三歌曰
龙沙寺酌汪鲁望孝廉寺中独多莲柳
西施泛五湖图
赠金陵蒋绍先
庚申立秋
忆故园 其二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其二
秋夜署中与兄汝载话别诗以赠之步其留别诗韵
署中竹园偶成 其二
庐陵夜望西山
余生平喜食梅日啖数百未厌也四月以之官度岭恨时晚矣偶驻车谒张公 ...
七夕负约答张奉新礼所
亲友送余度岭诗以别之
己未元旦入朝 其一
入觐留诸宗侯
重阳后三日饮希举宗侯宅
龙沙秋夜酌曹伯缨吴飞子
王母贞节诗
玉岭驻车 其二
丁巳署中七夕
舟泊庐陵玩月同兄汝载弟孺白分赋 其二
赞宇陈生在金陵为贾矣而手不释卷其志足嘉也诗以赠之
生日夜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