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苏升
当时尧水入天成,闻说于今尚怆情。讵谓九年犹未厌,顿令千命问馀生。
西山日落云犹黑,南浦风轻波复惊。取是长河流不尽,翻疑吾泪益沧溟。
秋日饮夷庚宗侯园
半亩为园大隐同,森森双柏静含风。投閒笑我非山简,爱客看君似孔融。
野菊寄瓶窥席上,鲜鱼入馔出湖东。相留更欲迟明月,行酒赋诗秋思雄。
兄汝载曾赋贪泉诗二首书于曲江张先生祠十年矣余因之官度岭谒而见 ...
世上贪名不敢亲,贪泉一味百年新。纷纷世道夷齐者,尽向贪泉欲歃人。
宿青溪观
晚去寻村路不平,青溪道上已逢迎。群山半染浮云色,孤月时明新雨晴。
天宝石泉帘自白,秦人蜡炬水空横。相逢乱指神仙迹,一夜罗浮梦未成。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夜侯宅
西园开宴近芳辰,卜夜寒樽意倍亲。千载夜英推李白,一时豪侠重陈遵。
飞来郢雪谁堪拟,未动莩灰律已新。自笑令堂难浣俗,咏君佳句可怡神。
西昌送子曼兄归应举
世上相亲只弟兄,异乡长傍见真情。还家却恨三千里,奋翼犹看九万程。
青鬓不愁知遇短,白眉宁得与齐名。堪怜仲智徒攻火,清梦池塘草自生。
夜宿芦沟
芦沟桥下水汤汤,客梦俄惊夜色凉。惆怅不堪归路远,月明犹自入空床。
之官新建留别诸子
诸子邮亭引话长,为官今日重为郎。共言短榻来高士,不道南窗有上皇。
珠海白鱼肥数尺,碧山红荔种千行。故乡未敢频回首,一日衔恩五斗忙。
勘圩到赵家围
一年几到赵家围,每到围前泪欲挥。已有平田从水出,却无流客异乡归。
新堤近见黄牛迹,低畔还多白鹤飞。最怪老农解春事,挥锄犹欲向渔矶。
寿同年刘疏河长兄
旭日射华堂,祥烟绕一方。灵椿披露渥,棣萼带秋光。
自识金门隐,遥瞻紫气长。看君多寿岂,频酌莫辞觞。
濠梁元旦
客路俄惊岁序新,天涯兄弟一相亲。樽前柏叶仍乡土,盘里椒花见主人。
晓日渐开山径色,寒云低护柳条春。驱车遄往缘何事,却向濠梁笑此身。
野人献鲙
不见鲜鳞久,山行更奈何。未能临大海,何意望长波。
漫忆鲈鱼美,虚言鲤鲙多。权将野人意,弹铗且停歌。
题同年李仲达孝思亭册 其二
业已箕裘扩,恩今雨露蕃。哺乌曾寄嘅,容驷有高门。
岁月亭虽古,杯棬泽尚存。庭阶芳气满,料得慰兰孙。
元夜滕王阁酌陆宁州陈武宁陈南昌诸丈
家家火树满城春,樽酒凭高入望新。锦浪半含灯色涌,轻风还送柳条频。
论文千载应推陆,下榻当年亦有陈。此地独怜经几烬,不堪重问阁中人。
亲友送余度岭诗以别之
共上邮亭落日低,晚风频送鹧鸪啼。多情所见惟杯酒,有意还看傍马蹄。
月暗岭头云漠漠,雨馀溪畔草萋萋。只今歧路重携手,无数飞帆尽向西。
北上留别碧江诸子
几年杯酒竹林欢,孤剑携来客路寒。万里雄风吹碧水,一时群从望长安。
弃繻敢拟功名易,献赋焉知际会难。到日逢人燕市醉,可胜飞梦过梅关。
忆故园 其二
长林落落好单衣,尽日无人独掩扉。雨过晚潮添一尺,不船江上有鱼归。
重阳后三日饮希举宗侯宅
秋光一望满江城,偏见朱门月独明。径里见英凝露湿,庭前桂影入帘清。
锦屏香篆和风散,歌吹楼头彻夜鸣。兴比龙山还剧甚,更饶佳句令人惊。
舟泊庐陵玩月同兄汝载弟孺白分赋 其二
暑气销清夜,逢村即泊舟。孤云归岭散,新月入江流。
酒以亲知合,诗因官事休。自今惟种秫,何日始重游。
赠雷元亮先生
朅来间数白头翁,有尔清标回不同。此日说诗能化俗,百年看剑自家风。
春光好处心俱壮,月旦从人耳似聋。尘世一官任年少,酒杯常混野人中。
宿武阳次王敬宇先生壁间韵
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
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景物堪幽赏,车尘自可怜。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98篇诗文
长安夏夜
玉岭驻车 其一
己未西昌七夕同诸子分赋得寒字
忆故园 其三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其一
既度梅关
杪秋萧雁宕丈招饮学中即席赋 其一
赠董文仲山人
七夕负约答张奉新礼所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一 一歌曰
归舟夜过飞来寺
重阳后三日饮彦成宗侯宅
秋夜署中与兄汝载话别诗以赠之步其留别诗韵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其二
忆故园 其六
玉岭驻车 其二
曹母贞节诗
忆故园 其七
忆故园 其五
玉岭晓起 其一
忆故园 其一
汶阳遇雨
丁巳署中七夕
舟泊庐陵玩月同兄汝载弟孺白分赋 其一
夜泊池口
赞宇陈生在金陵为贾矣而手不释卷其志足嘉也诗以赠之
王母贞节诗
茅亭新成口占
元日对雪
搆亭种竹
庐陵夜望西山
杨子江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二 再歌曰
看水灾
署中竹园偶成 其三
幼晋宗侯从麻姑山来访用韵答赠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
用韵送石玉完老师
入觐留诸宗侯
秋夜客散偕南昌令杨介孺登楼风急望江
龙沙寺酌汪鲁望孝廉寺中独多莲柳
忆故园 其八
晚泊丰城
署中竹园偶成 其二
北行杂咏四首 其四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三 三歌曰
玉隆宗侯惠手刻印章诗以报之
答天池王孙步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