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颂
送句都官粹建阳
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
次韵签判张太博移竹
梁苑有脩竹,移来正得时。新开一斋馆,分植两轩墀。
璅碎青金影,纤圆碧玉枝。物应人共美,性与地兼宜。
渐喜声成韵,毋伤色暂衰。宁因恶土变,自与好风期。
窗闼常相对,阑干不用施。看怜朝露爽,坐觉昼阴迟。
拟富非侯等,亲邻见凤姿。燕杯留几席,画笔置藩篱。
护长防将折,删枯欲更滋。破忧谈将解,化恐误仙骑。
节耸蛟螭骨,苞翻虎豹皮。竿长终劲挺,根困任离披。
肯顾柯亭赏,休思渭水持。吟馀毫亦健,灌罢器频攲。
戴谱须书此,淇园未羡之。七贤尝伴侣,六逸重犹夷。
缅继斯人躅,如吹仲氏篪。萧然发清思,赖尔作良知。
和文太尉第一无双绝句
和过神水沙碛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其三
当扆思遗直,推恩厚恤终。衮貂官秩贵,驷马葬仪雄。
天老宵躔暗,高阳旧里空。从兹使车问,不似十年中。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契丹马
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其五
元祀临朝日,群贤辅政辰。孤臣起南国,再命入洪钧。
雨露恩弥渥,涓埃报未因。守藩垂老恨,无路从灵輴。
过摘星岭
次韵奉酬通判姚郎中宴望湖楼过昭庆院暮归偶
次韵约诸君游长干寺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寄汝阴少师
同事合使见问奚国山水何如江乡以诗答之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其二
倏忽经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光去三千里,晦朔俄惊十二旬。
绝代方言空问俗,蓬山直舍已凝尘。汗青何日成书去,头白常惭窃禄频。
和王临谢寄蜀笺双井茶
铃閤优閒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诚知亭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
固乏琼瑶酬错宝,多惭鱼目换骊珍。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其四
越从景祐至元丰,俪极坤仪四纪中。复辟先朝尊启母,助勤熙旦广尧聪。
深居高拱收渊默,盛德成功绝比隆。太史方修长信注,续诗应首二南风。
送朱郎中寿昌通判河中府
和前三篇 其二
山公偏爱习家池,每出游时醉不知。既见国侨如旧识,何须阮籍乃吾师。
亭边菡萏铺新锦,水际闾阎近布棋。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350篇诗文
送洞霄宫王文玉学士归吴
次韵致政华殿丞怀旧见寄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次韵王正仲蒲传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
行次塘堤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皇帝閤春帖子六首 其一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宣甫宿约见过既而不至翌日有诗为示谨次元韵
某两使辽塞俱值郊礼之岁今以至日到北帐感事
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刘叔贡作诗贻坐客
和神水馆逢齐叶二国信
次韵祷雪有感
留台蔡资政见示嘉章且有花时之约忽蒙除代恨
胡完夫再示西省唱和诗特记曩游过有谦屈率尔
和兖弟到郡先寄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又五言
又送石舍人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司徒侍中贾魏公挽辞二首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
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
又自和
和通判白同朝散见别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冬夕会诸同僚与税舍弟郡斋饮话通判欧郎中以
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 其三
寄题吴兴墨妙亭
冬日北庭怀馀杭旧僚属
景纯学士文丈再录早年见庆嘉篇重用前韵奉和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女郎台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朝享景灵宫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
次韵和钱穆甫答签判殿丞临安道中作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霁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射堂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烛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和汝阴侍读
即席分得秋字送张吉老学士移使京西
再酬三次前韵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华藏竹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坐久月初上
和李子仪学士上元
送李留后赴镇天平
和钱塘周寺丞游南山
次韵孔平仲学士详定次口占
省中早出与同僚过谭文思西轩咏太湖石
送赵君权中归福唐兼呈陈季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