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颂
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
再和暮春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霁
契丹马
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皇帝宫郊大礼庆成诗
冬夕会诸同僚与税舍弟郡斋饮话通判欧郎中以
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
濮安懿王夫人挽辞二首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 ...
久从閒僻向沧池,忽见嘉宾喜可知。触热正烦思美荫,卧疴方苦遘良师。
欲留尽兴时须饮,要取忘忧祗有棋。二者已欣陪造适,解颐仍得鼎来诗。
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
和安抚王临骐骥见寄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西溪
尚书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邹公挽辞二首 其二
赍志龄虽趣,传家德已流。里门开驷马,子舍直鳌头。
不见车茵贵,频加绂冕优。箫笳归葬处,声断汉江秋。
皇太妃合春帖子五首
昨日纳还公择诗卷相次复示三篇不独说茶曲尽其妙加以敏捷不易追攀 ...
吟君三绝重徘徊,不复言诗为鼎来。咏到茶中精绝处,犹如笔下役风雷。
宣甫宿约见过既而不至翌日有诗为示谨次元韵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350篇诗文
次韵杨立之观韵海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
即席分韵送李才元学士守临邛
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
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诗垂示俾次前韵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奚山路
次韵敖侄书怀
和北游
和孙节推寄罗发运
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七言四韵诗一首
和文太尉第一无双绝句
观潮三首 其二
次韵致政华殿丞怀旧见寄
七言二首奉答签判学士
契丹帐
驾部郎中毕公挽辞二首
和陈和叔秋寒
判秘阁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
次韵李公择送新赐龙团与黄学士三绝句
省中早出与同僚过谭文思西轩咏太湖石
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和签判郡圃早梅
和神水馆逢齐叶二国信
和宿牛山馆
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送句都官粹建阳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其一
太平守梅学士隔阔累年会遇京口喜道旧故特枉
再和三篇
再酬三次前韵
恭谢庆成诗十韵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
清晖茅亭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四望亭
同事合使见问奚国山水何如江乡以诗答之
次韵曾子固舍人上元从驾游幸
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留台宾客李公挽辞二首
和丘与权秘校咏宝寄林成之进士
秀才石君予同年子也携书见投重之以歌诗意甚
送李留后赴镇天平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
和清明后一日游西池
和富谷馆书事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登赏心亭
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
新岁五十始觉衰悴因书长句奉呈仲巽少卿
重次前韵奉酬子由子开叔贡三舍人二首
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
胡人牧
和兖弟到郡先寄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苏明允宗丈挽辞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